分享

赵妙果连载798:对大道歌其功、颂其德、赞其大

 道德经学用 2022-05-13

这一章是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再次谈到道的作用和性质——道无所不在,世间万物都是道所生养,所以道是万物的本源;但道是自然而然的,它的功能是无我利他,它存在于万物之中,万物却不知道它的存在。本章第二段共二十四个字,分三个层面来阐述。

今天我们进入第四层次,对大道歌其功、颂其德、赞其大。

首先,“不为主”的精神,才是王者之风,会令大家自动追随。

老子在本章里说的“不辞”、“不有”和“不为主”的精神,可以消解人性中的占有欲、支配欲;并从“衣养万物”中,使人们感受到爱与温暖。特别是道“不为主”的精神,正是老子崇尚道的原因。一般情况下,你努力之后,越不为主、越不想要,就越是能得到大家与天地的推崇与帮助;反过来,如果以急躁心做事,越想成功,有时越是成不了。这种“不为主”的精神,才是真正的博爱——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有大爱的人,才能让自己的思想与同等级的能量共振!

《道德经》第八章中,老子说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和第十章中所说的“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些内容,都是对道“不为主”的本质更为详尽和贴切的描述。道创造万物之后,不做万物的主宰,但万物却都臣服于它的原因,是源于道的柔性——它总是顺势而为:

道可大可小,在微观上没尽头,在宏观上无边界,这是因为它的虚静,所以总是能兼容并蓄。老子在第一章中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正是说明了道之“大小”的辨证关系。

用水来比喻道,是最贴切不过的。所有的生命都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之源,但水藏于万物之中,肉眼不会轻易看见。一滴水很小,但它能“衣养万物”,这是因为水“利而不争”。其实,每滴水都有海的特质——汪洋大海,也正是由一颗颗小水珠组成的。水珠是水,大海也是水,大海中包含了各种生命,万物归附于它,大海却不把自己当做万物之主,也做到了有容乃大。

从水的性格来看道,就知道了大和小的关系。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这就是说:清水是苛刻的,很难容外物,只有适度的浑浊才是包容的体现;人生也一样,对人要宽容,才会有很多朋友。所以,要成为好的领导者,平时待人要谦虚,不摆架子,平易近人;不了解他的人都以为他地位不高,而了解他的人才知道他很伟大,这样大家就都愿意拥护他、追随他。

当我们明了了道的现象和作用以后,就知道我们的生命也是由道所生,即使是死亡,也只是回归到道的怀抱里去,那么我们就对生死往来的现象就放下了,就无所谓了。所以,道之大爱、道之无私、道之思维是宇宙最本源的大同思维、大同世界;道不是拿来说的,而是让我们好好学习,再去日常奉行的。

其次,“不自为大”思维是柔性思维。

我们的祖先早就说过:“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道德经》则是教我们要重视这些人生不如意,并且有处理和应对的方法,能让我们的身心大顺、家庭大顺、事业大顺,乃至生命大顺。

这个方法也很简单,其实就是:成就他人而不自夸自耀,更不是去占有或去主宰;同时,还要保持柔弱温和的思维。柔弱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拥有巨大的威力,能让世界万物秩序井然。因为柔,所以道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是大,也可以是小,这就是朴的思维,也是柔性思维的表现。

这种柔性思维就是道思维,但柔性思维的伟大是有底气的,因为道既能创造万物,又能养育万物,只是它不去主宰而已,所以,这种柔是温厚而有力度的。这种柔性思维一旦成为家庭思维,这个家族一定是家和万事兴的;一旦成为企业文化,这个企业一定是可持续发展的;一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人类将心花绽放,世界业力都将下降——这就是我们效法天之道要走的殊胜天性美德的修行之路!

再次,你可想到过:我们头顶有苍天?

本章可以说是对大道的礼赞,分成三步曲:

第一,本章开篇的“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这简短的八个字把大道的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展露无遗。

第二,老子阐述了大道对万物的生、成、养之功,以及不辞、不名有、不为主之德。在对大道的无限之功和至高至伟之德的强烈对比中突显出了大道的“大”。老子写大道品质是让我们以道为镜,反观人类自己——世间人往往能实现点滴有限有形之功,可一旦略有功成,人往往会因为自身的局限、渺小和卑微,而犯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病”。但这“病”的存在也是好事!因为一旦我们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那么我们也就有了修炼自己“天人合一”的动力!

第三,老子明确揭示了道的“小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道之所以为小的原因,是由于大道无形无欲。而道之所以能为大的原因,则是由于它为万物所归,却不为主。老子形容道是“常无欲”,正是因为道不显其意志,所以才能“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也正是万物所归的根源所在。因为,常无欲就能包容万物;反之,如果常有欲,就有了利己之心;一生利己之心,则万物自危,难归大道。

如果我们能领悟到老子说的大道这种至德,那么人类就会崇尚大道品质,修行大道品质,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充满和平与爱,所有的憎恨、战争、抱怨、傲慢、抢夺就会离我们而去!

我们必须要思考几个问题:今天的科学发现到底算是对世界了解了多少呢?人类今天的文明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水平上呢?我们对世界的整体认识有多大程度上是正确的?当我们自认为宇宙间只有地球有智慧生命,也就是我们的时候;当我们自认为天地之间人是宇宙中心的时候;当我们自诩人为万物之灵的时候;当我们自认为我们可以征服大自然的时候……我们可反省过:我们已有了很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膨胀;整个人类已经在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上病入膏肓了!

我们可想到过我们的根、我们的本是什么?我们可想到过我们头顶有苍天? 本章,老子的意图就是告诉我们:“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这就是苍天不老、天长地久的奥秘所在!这就是我们要效法的天之道!这就是我们要获得生命大自在、大光明、大成功的秘诀所在!所以,《道德经》第三十四章是非常重要的一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