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话老子》连载第24期:【企者不立】章

 花间一酒壶 2022-09-22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图片

图片
《白话老子》24期:【企者不立】章

讲述:黄晓明

【原文】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
曰余食赘行
物或恶之
故有道者不处

【解说】

企者不立

把这一章分成三段,第一段就是“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什么叫做“企者不立”呢?这个企,从字形上来看,上面是个“人”,下面是一个脚趾头,说明这个人,是站在脚趾头之上的,就好像企鹅一样的,他是踮起脚跟而眺望的,他有企图,他有企盼。那他的企图和企盼是什么呢?他要立志,他要立志行于大道。一般人认为踮起脚跟就能够站得比一般人高一点,就能够看得远一点,就容易成功,实际上是站不住,不成立的。那“立”是什么呢?立是立志。这说明,我们人生立志,要脚踏实地,不能够好高骛远,而是要先保证当下的脚踏实地的去努力。

跨者不行

“跨”就是大跨步走路的意思。以前有个夸父逐日,因为夸父他是个巨人,他走一步就比一般人的脚步要迈的大。现在就有跨栏这个运动。那么,大跨步走路是行不通的,是不能够达到目的的。这个“行”,就好像“立”一样,我们不能说“立”是“站立”;同样的,我们不能说“行”是“走路”。

在老子语境中,“行”就是“行于大道”。53章讲“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当我们行于大道的时候,你不能想着我能不能走的快一点,我“大跨步走路”是不能长久地走的,是不能长久的行于大道的。说明我们要保持什么呢?保持一个正常的行走的节奏。那么正常的行走节奏是什么?48章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们既要每天学一点,每天增长一点学问;同时,我们也要每天为道,每天损去一点私欲。就是这样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就会发现,你不知不觉地就已经走了很远了。那么或许,我们保持这么一种脚踏实地合于我们生命节律的行道的节奏,在我们这一生就能够到达“行道”的终点。

本篇开始讲“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这两句话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无论是企还是跨,都是人的本能的思维,觉得这样能够行得通。其实,这些都是人的本能当中的想法,但是它违背了实际的事物的发展规律,所以被否定了。这属于自见。所以总结为内心不明,没有内明。所以,这就是“自见者不明”。这里就要重点理解本章上下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这4句话和22章的“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内容是接近的,只是它反过来讲。所以具体的内涵我们就可以参见22章。那这里有什么更加深入的含义呢?我们可以认为:

即使做到了“不自见”,你依然还可能“自是”;
即使做到了“不自是”,你依然还可能“自伐”;

即使做到了“不自伐”,你依然还可能“自矜”。

所以,我们都要注意怎样才能够不停留于“自”,怎样去否定这个“自”?那就要重点的讲一下什么叫做“自”。这个“自”是鼻子的初文。去看甲骨文,就发现这个字画的跟鼻子的形状是一样的。那鼻子有什么特点呢?鼻子在人脸的中间,它是突出来的,它是管我们人类呼吸空气的,比起其它器官更加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呼吸空气是须臾不可离的。我们或许可以七八天不吃饭,两三天不喝水,但是可能几分钟没有呼吸,你将失去你的生命。同时,清洁的空气参与到我们每一个细胞的运作当中,对生命就很重要了。

那么后来为什么这个“自”变成了“自己”的“自”?变成了“我”的这么一个代名呢?我想有可能是人习惯于指着自己的鼻子说话,后来就特指为“自己”。现在鼻子这个鼻,是在“自”的下面加一个“畀”。这个东西是专门用来通气的,所以用来专门指“鼻子”的“鼻”。

布置一个作业:大家要把《老子》的81章当中的有关的“自”给找出来。

我们会发现《老子》当中的“自”很多。22章、24章有“自见、自是、自伐、自矜”,37章有“万物将自化”,57章有“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什么叫做“自”?实际上这个“自”也表示我们人类一开始是懵懂的,到后来慢慢有了自我的意识,这是生命的觉醒。但是最初始的自我意识,实际上还是按照生命的最顽强的求生的本能,来运作我的这一生;到了有一定思维能力的时候,看待问题一开始都是从自我求生存的角度出发的。

但是我们要知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类属于万物之一,当人类逐渐地抱团取暖,逐渐地形成了人类社会之后,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思维不仅仅是要从“我”的这个角度出发,还要从更多的人群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意味着你要产生一个群体意识,而不仅仅是自我意识。但是,这是要靠非常理性的思维,相当的参悟水平,才能从“自我”“小我”走向“大我”。因为“自见”属于本能,“不自见”属于理性思维。这是不容易的,这是需要参悟的。所以古人经典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最后,“鳏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这既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标志,也是我们人类群体意识、理性思维觉醒的标志。

其在道也

曰余食赘行

个“其”是什么呢?“其”就是上文讲的“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在有道之士看来,或者在“道母”看来,“曰余食赘行”。什么叫做“余食”呢?“余食”就是剩饭,剩饭时间长了就馊了,味道会很恶心;又好像是这个人身上长了一个大肚子,或者长了一个瘤子叫做“赘形”,多余出来的“形”。那应该怎么样啊?应该去掉它,应该舍弃它,这就是要修身。什么叫做“修身”呢?“修身”就是要把这个“赘形”去掉。

那么,“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实际上属于我们的思维,属于性功的范畴,“赘形”属于命功的范畴。所以“修身”实际上包含了性、命两个方面。从性功角度讲,我们学习《老子》,主要就是要应用老子这个“道天地人”的巨大系统的思维模式,来纠正我们、改进我们的心智思维的模式。

当然了,“余食赘形”也还可以有一解:“余食”就是多余的食物。吃了人体不需要的多余的食物,结果运化不了,必然会变得臃肿肥胖,挺一个大肚子。所以这句话也隐含着要去掉这个“赘形”,也就是要修身。所以前后的逻辑是什么?意思是我们怎样才能避免陷入“自是、自见、自伐、自矜”呢?老子就给出个答案:修身。

“修”这个名有“修剪”“修整”的意思。所以既包含了我们生命的形气神的形体方面的修剪,去掉“赘形”。当然,这个“赘形”是比喻,所以也包含了我们的思维,我们的心智,我们的思考模式上的调整。如何把我们本能的狭窄的“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修剪掉?去掉这些东西是不是就自然会成为一个真人呢?那么是不是谁都喜欢呢?所以鸡汤讲:最高的修养就是让人舒服,让人如沐春风。那谁都不会讨厌这种人。

物或恶之

“物”是什么意思呢?“物”就表示人物。也就是谁都讨厌“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人。

故有道者不处

有道之士是不会处于让人厌恶的这种状态。那我们就要提一个问题:为什么有道者不会处于这种状态?而一般人、俗人难免会让人恶心,处于一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这一种让人很不愉悦、很恶心的状态呢?因为有道之士他能觉察到。

什么叫做“有道之士”?15章讲“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中间有很多话,然后是“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我们怎样觉察到他人对你内心的这种情绪的变化呢?或者说我们怎样修出这个觉察能力呢?主要是修炼静功。当我们修炼静功有素的时候,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你不光是能够觉察到自己内心的波动,你还能够觉察到他人对你的言行的一种无形的感觉。你可以从他人的言谈举止、从他看你的眼神、从他无意识的一些小动作等等蛛丝马迹当中觉察。当修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你可能从内心的感觉当中,你就发现,他对你的这一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是有看法的,是有意见的。那么,自然就会去反思:我是不是有“固执己见”,一根筋,钻牛角尖?我是不是“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正确?我是不是总爱夸耀自己,让别人心生厌恶?我是不是端着架子没有放下来,让他人感觉到不可接近,不好亲近?

所以,可以说有道之士,一开始也难免会有一些问题。但是,当他开始修身,他的心胸、他的思辨都会逐渐开阔,因此也就逐一的改正这种不足。为什么呢?内心开始已经逐渐有了一种“明”,逐渐能够反观到、觉察到、知道他人给你的无形的反馈。他人的言行往往会有一种矫饰,但是内心的感觉往往是最真切的。

老子有时候,立言只讲了一面,而没有讲另外一面。比如说:43章讲的“不言之教”,实际上,他还隐藏那个“言之教”;05章讲的“虚而不屈”,他实际上还隐含着“实而屈”。

而这一章讲“有道者不处”,那么还隐含着一个“无道者”。什么是“无道者”呀?可能他的一生当中,很难摆脱“自见”。那么剩下呢?自然也都无从谈起。应该说,这也许就是绝大多数人的一生的写照,终身陷于“自见”而不可自拔。

那怎样才能够摆脱“自见”呢?很多人,他都是从生活当中的挫折、从事实当中发现:自己的看法是局限于自我的、是片面的、是偏执的。如果他有反省能力的话,他自然会反思自我。可能是看了一些公众号的文章,也可能是开始大量阅读,包含了对经典的学习,内心就逐渐走向了求道,逐渐去渴望得到真知。那么当他有缘得到了高人的指点,也许,就从此逐渐走出了“自见”,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老子讲“荒兮其未央哉”,心灵的世界是无穷无尽的。当这个人的一生,最后走向了大彻大悟,他的起点或许就是从摆脱“自见”,走向“不自见”的开始。

24章是比较简单的。学习第24章,更多地去理解这三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非常有趣的。

【总结】

这章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一章的中心思想是:人生为什么会失败?是因为“自见”,是因为思维的局限。那如何避免呢?即要去寻找有道之士的指点。这一章的知识点是什么?这一章的知识点重点把握在“自”,对“自”的理解。这一章在81章当中的定位是什么呢?老子指明了人类的思维局限;而摆脱思维局限的关键是修身,参悟,从而走向有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