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旧小区改造社会参与如何强化

 lpl求知获识 2022-05-13

如何做好老旧小区治理工作,让“老居民”享受到“新生活”,成了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科学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明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要求的通知》明确指出,市、县应当多渠道筹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资金。积极通过落实专业经营单位责任、将符合条件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吸引社会力量出资参与、争取信贷支持、合理落实居民出资责任等渠道,落实资金共担机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社会力量如何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如何让老旧小区管理走上规范化轨道?在实践中,不少地区展开了积极探索。

“三无”小区治理难,怎么办?国有企业来“兜底”

图片

在山东聊城莘县,以前有大量无物管、无主管部门、无人防技防的老旧小区,成为社会治理的盲区。

针对这一难题,当地创新授权县属国有企业——莘县物环公司,对全县失管老旧小区兜底管理,让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从此不再缺位。

“因为老旧小区设施陈旧,维修更换的费用比较高,加上居民缴纳物业费的意识差,导致老旧小区无人管理。”莘县物环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冯言超给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公司接管的这些老旧小区每年应收取的物业费大概在300万元左右,但是实际收取上来的只有一半,大部分小区没有维修基金,每年的维护费用和管理费用,一年就有近400万元的亏空。而这些亏空,需要靠公司的其他收益来填补。

小区管理与服务贴近社区居民的生活实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物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与服务的好坏对城市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重要影响。作为国有企业,我们必须把这份工作做好、坐实。”莘县物环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常宪鹏说。

为了画好宜居“同心圆”,莘县物环公司围绕常态长效管理目标,积极探索引入专业化、市场化管理服务,在做好小区环境卫生保洁和人防技防的同时,创新思路探索建立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融入社区治理的新模式。并结合网格化管理将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等各方力量拧成合力,形成“党建引领、协同治理”的良好局面,有效推动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走向专业化、精细化和常态化。

“三无”小区这样管,居民幸福感“升级”


晚饭过后,莘县三中家属院居民李女士随其老公一同来到小区里散步,小区绿化带里的花儿开得正好,微风吹过,带来阵阵清香。

“只要天气合适,我们每天晚上都会下来在小区里散散步。”李女士告诉记者,自从小区里来了新“管家”,老旧设施该换的换、能修的修,安装了路灯、整治了飞线,小区内还补种了绿植,“现在,24小时有保安值守,每天都有人定时打扫小区内的卫生,居住环境好了,我们居民的心情都跟着好了。”

莘县物环公司兜底管理老旧小区以来,莘县失管老旧小区焕然一新——道路整洁、花繁叶茂,再不见垃圾污水。公司实施业主评价物业制度,定期逐户进行登门拜访,发放便民服务卡,倾听居民意见建议,针对业主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记录并安排专人专项进行解决。“以前水管坏了都没人管,现在连家里马桶堵了,灯不亮了这种小事,不管是什么时间,只要给物业打电话,都有人员免费上门服务。”住在鑫安小区的陈先生,提起小区里的物业服务,也是不由得连连称赞。

据了解,近两年来,莘县物环公司为小区安装高清治安监控设备,设置值班室,配备小区管理员、保洁员,同时整改老旧小区道路,硬化路面,清理下水道、化粪池,对杂乱无章的弱电线路进行规范整理……一系列务实举措,成功破解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难题,切实提升了物业管理和社区治理水平。

对于基层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创新,专家表示,老旧小区改造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举措,是回应群众新期待的民生工程,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当前老旧小区改造存在资金筹措、创新模式、公众和社会参与不足等三大难题,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系统集成,从政策机制供给、参与模式创新、相关平台搭建等方面入手,实现老旧城区的高质量改造。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邱玥)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邱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