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胃胀呕吐按上脘--上脘穴在上腹部的前正中线上,即胸骨线上,大约在肚脐的上面五寸之处,正好与食管相对应。如果因为吃得过快过饱出现反酸,胃胀打嗝等消化道体征,按压这个穴位,都会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2. 胃热口臭按内庭--如果兼有口臭、消谷善饥、便秘,就是有胃火。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有清胃泻火、理气止痛的功效,可以说是热证,上火的克星,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它的祛热、祛胃火效果非常好。 3. 感冒咳嗽按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即旁开2横指。按摩这个穴位对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等症状效果比较明显。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可以参考上面的足三里。 4. 久咳不愈按合谷穴--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 5. 强腰健肾按腰眼穴--按摩时身体坐正,两手握拳自然背向后面,用食指隆起的拳眼紧按腰眼穴并做旋转用力按揉,以酸胀为宜。每次可以揉5分钟,长期坚持有很好的强腰健肾作用。 6. 眼睛疲劳按攒竹穴--位于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主治】目视不明、流泪、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常见疾病、假性近视等。 7. 膝盖疼痛按鹤顶穴--位置:在膝上部,屈膝,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功效:膝痛、腿痛、膝关节酸痛、腿足无力、下肢痿软、瘫痪。 8. 养肝护肝按肝俞穴--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由于肝俞穴位于人的背部,所以按摩肝俞穴需要借助别人的帮助才能完成。而肝俞穴最佳的按摩方式则是针灸。 9. 牙齿疼痛按翳风--缓解牙齿疼痛的特效穴位。医者或者病人自己将食指按在本穴位,用力指压,并且用拇指指压面颊的四白穴,可缓和上齿疼痛,假如和大迎穴一起指压,则可以缓和下齿疼痛。 10. 便秘就按手三里--在中医当中,便秘跟大肠经受阻有很大的关联,所以,保持大肠经通畅对于改善便秘的情况大有帮助,手三里是大肠经在手臂部一个非常容易拥塞的点,因为这个地方比较“繁忙”,就容易拥堵。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