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连载 | 山西寺观壁画赏析:释迦牟尼佛前世做转轮王时曾烧身供养(北宋)

 晋见人文 2022-05-13

山西高平开化寺壁画中的第三个故事:转轮圣王本生,共绘制了四个画面,内容源自《报恩经》卷二“对治品”
《报恩经》卷二“对治品”用了大量的篇幅讲一个道理,实际就是儒家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许是大家认为《报恩经》是中国人写的伪经的原因之一吧!
而卷二“对治品”虽然看起来说的是三个故事,实际讲的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转轮圣王本生”。前面的两个故事“渴人失井”和“痴施主施毒”都是转轮圣王要寻求佛法的原因,没有前面的两个故事做铺垫,我们就无法理解转轮圣王为什么宁肯舍身也要求佛法。
而“转轮圣王本生”开化寺的壁画没有去画那些冗长的故事,只是用了四个画面讲述了转轮圣王燃灯烧身的事情,而这四个画面实际代表的是整个《报恩经》的卷二“对治品”。
仔细阅读卷二“对治品”,可以看到讲的内容主要是为什么要听佛法,为了听佛法甚至不惜付出一切。那我们去看看,“转轮圣王本生”又是一个怎样悲惨且荒诞的故事。
佛祖讲到,我做转轮王的时候,经常导化众生。众生在我的导化下来生可以转生为人或者天,不管是做人还是做天神,虽然可以享受五欲的快乐,但是终究一死。死了之后不仅自己有死的苦,活着的亲人也痛苦万分。
看到人世间的生老病死之苦,感觉自己导化众生是没有用的。之后转轮王就举例说明。举了两个例子。所以这两件事情只是两个比喻而已,和佛经中的本生故事、因缘故事是有区别的。这两个例子分别是“渴人失井”和“痴施主施毒”。
“渴人失井”的大概内容就是有人口渴,看到一口井,很高兴。脱了衣服赶紧跳进去打水,结果水里有蛇蝎等毒虫,结果水没喝上,自己死掉了。转轮王说,自己的导化就好比是那口井,帮不了众生反而害了众生。
“痴施主施毒”。遇上旱灾,七年没有下雨,人人相食,苦不堪言。一位富人决定布施,结果吃了他施给别人的食物后,很多人死掉了。后来查原因,原来是自己小时候养了三条毒蛇,放在一口井里,结果家人做饭时打了这口毒井里的水。好心办了个坏事!转轮王用痴施主来比喻自己。
所以“渴人失井”和“痴施主施毒”都是转轮王的比喻。所以在开化寺的壁画中并没有体现这两个事情。很多研究者人云亦云,也许压根就没有看过《报恩经》,说是这个地方只画了《报恩经》“对治品”中“转轮圣王本生”一个故事。
正是因为转轮王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无法教化众生彻底脱离苦海,所以一定要寻求佛法。于是转轮王下令,寻求大师给讲佛法。

转轮王下令寻访大师

经过一番寻觅,终于在一个边小国家找个一位婆罗门大师。转轮王请求大师给讲佛法,但是大师说,佛法是勤苦得来的,不能随意传人,需要供养。但大师要求的供养并不是普通物,而是“若能就王身上,剜(wān)作千疮,灌满膏油,安施灯炷,燃以供养者,吾当为汝解说佛法。”

转轮王迎接婆罗门大师

转轮王请求婆罗门大师讲法
这真是残忍之至!但是,转轮王同意了。于是转轮王到宫中和自己的夫人、太子告别,并请求“大臣诸小国王,五百太子二万夫人,汝等今者,谁能为吾剜(wān)身千疮。”大家当然不忍心,都拒绝为其剜身。
有一旃陀罗,所谓的旃陀罗是印度种姓制度中不入流的种姓,甚至排不到四个种姓制度之中。四种姓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旃陀罗是比首陀罗还要低的贱民。该旃陀罗乘机和太子说,我可以让转轮王放弃剜身的想法。于是太子将他带给转轮王,结果旃陀罗乘机持牛舌刀在王身上挖了数千个窟窿,事成之后赶紧跑掉了。

旃陀罗持牛舌刀挖肉
然后转轮王用膏油灌满千疮,又插上灯芯。大师心想,如果点燃之后转轮王死掉了我还为谁讲佛法,于是给转轮王讲了半个偈语。转轮王听后,心生欢喜,让大家把大师讲的半个偈语到处散发,然后点燃灯供养婆罗门大师。

转轮王燃灯供养

灯点燃后出现了异像,燃灯的光明远照十方世界,灯光中还发出声音也在说着这半个偈语。其光照射到忉利天宫,忉利天王帝释天看到后心生奇怪:“以何因缘有此光明”,然后用天眼观于世间,见转轮王烧身供养。于是下世间化作凡人,来到宫殿。
帝释天问:“剜身千灯修此苦行,为求半偈何所作为?”
大王回答:“善男子,我为一切众生故,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帝释天然后变回真身,和大王说:“你做这个供养,是想成为天王魔王还是梵王?”
大王说:“我要成佛,普度众生!”
帝释天说:“你真是愚蠢啊,想成佛你知道多难吗?”
大王答道:“哪怕热天轮在我头上悬,我也不改此志向。”
帝释天:“你光嘴上说,我不相信啊!”
大王答道:“上帝啊,要是我欺骗帝释天,让我的伤口永远好不了,要是我没骗他,让我立刻痊愈。”
话说完,大王马上恢复如初。
帝释天赶紧跪拜,说,我比不上你,如果你成佛了,第一个一定要先度我啊!然后帝释天放大光明遍照王身,与百千诸天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后面的这几句写起来实在太轻松了,几乎就是直接把须阇提太子本生的后面部分复制粘贴就完事。当然,这个转轮王也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前身了。
这个故事,开化寺用了四幅画面来展示,简直就是栩栩如生的把佛经中的文字变成了画面。我们感叹画师高超技艺的同时也感慨故事的荒诞不经。这样的佛经故事显然是佛经中的糟粕。今天的我们看了这个故事一定不会去效仿的,但是我还是补充一句,这个绝对是糟粕,这个很荒诞,千万不能效仿,是没有帝释天会出现的,也不会发个誓愿就会好的,只有死路一条,绝不会有意外!但是这样荒诞的事情,翻开文献,历史上效仿的真有其人,实在是迷信害死人啊。五台山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寺庙叫“王子烧身寺”,现在寿宁寺的前身,据《清凉山志》载:“寿宁寺,在三泉寺南岭,古名王子焚身寺。高齐第三子,自识宿命,厌尘劳,于此燃身供圣,菩萨现形火光中。内侍刘谦之回奏,帝悼之,敕建寺焉。”

这个属于佛经的本生故事,本生故事就是讲释迦牟尼佛的前身。我们知道释迦是佛祖,有神通力,每次转世估计是不喝孟婆汤的,所以前世前前世前前前前世的事情都清晰的记得。实际我们知道,所谓的本生故事,是佛教徒将古印度的一些民间传说等都安到了释迦牟尼佛的头上。这个凭良心,释迦牟尼佛或者是乔达摩·悉达多他老人家应该是不知道的,他并不知道后来的徒子徒孙们给他创造了多少神奇的故事。他只是一个凡人,自认为“觉行圆满”的凡人,他从不来不说自己的神,也不允许有个人崇拜。

原创连载:山西寺观壁画赏析之开化寺(北宋)
连载1:概述 全国唯一的一铺宋代寺观壁画——山西高平开化寺壁画
连载2:阿难的困惑(北宋)
连载3:不可思议的须阇提太子(北宋)

相关文章:

晋见走山西:晋东南古建寻游——开化寺

山西寺观壁画系列之一:概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