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B物理创新课堂丨第35期:“滑轮与滑轮组”互动式教学设计

 品茗堂 2022-05-13
图片
观看本课精彩演示和更多实验推荐


教学目标


(一)物理观念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使用滑轮的好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滑轮的挂线判断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

4.掌握滑轮组的规律及公式,能应用做题。

 
(二)科学思维

1.提升科学思维,学会挖掘内在原理来解释“为什么要使用这个滑轮”,并且能够得以应用。

2.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可以组成滑轮组,达到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目的。


(三)科学探究

1.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等自主活动来提高实验能力。

2.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数据,总结规律的能力。

 
(四)情感责任与态度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思维习惯

2.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由'定滑轮和动滑轮'和'滑轮组'两部分构成。教学的重点是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教学的难点是滑轮组。要引导学生完成好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找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加深对滑轮的认识,并为学习滑轮组好知识储备。

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出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和特点后,要通过对比(是否省力,是否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是否省距离)找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事物的意识和习惯。对于滑轮组的特点,可在教科书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拓展,为学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好铺垫,分散教学的难点。

重点:用探究式学习法来认识滑轮的特点

难点:会根据滑轮的挂线判断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


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生活中的实例为根底,先让学生了解滑轮,然后以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和教师点拨为根本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滑轮的使用特点。教师通过NOBOOK虚拟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滑轮的工作原理,通过视频及图片的展示使学生进而了解滑轮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资源


NB物理实验、弹簧测力计、钩码、动滑轮、定滑轮、绳、小木块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入

1、杠杆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2、举两个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实例。

这样设计一方面了解了学生对上节课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在本节课中要用到这些知识,这样也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推进新课

1、初步认识滑轮

(1)提出问题:如何把木料运到楼上?

(2)介绍滑轮的结构:

图片

滑轮的结构
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观察使用时的情景:

  a.使用时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这种滑轮称为定滑轮;

  b.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称为动滑轮。

(3)请学生举出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滑轮的实例,并指出分别是哪一种滑轮。

(4)说明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2、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按下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图片

定滑轮的特点(点击图文即可体验)

(2)在它的右侧挂钩码,左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图片

(5)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3、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1)按下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图片
动滑轮的特点(点击图文即可体验)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

图片

(4)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说明:在提升钩码的过程中也把动滑轮提升起来了,当钩码重远大于动滑轮重时,动滑轮才可忽略不计,从而得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结论。

4、讨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1)回忆杠杆的五个要素,找出定滑轮支点,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

(2)请学生根据以上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不变。

(3)得出结论: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

图片

定滑轮的实质

(4)找出动滑轮的支点,强调这是一个瞬时支点,拉力的方向一定要竖直向上,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较其的大小关系。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

(5)请学生进一步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会变大(动力臂变小)。

(6)得出结论:动滑轮实质是一种能省力的杠杆。

图片

动滑轮的实质

5、滑轮组

(1)定义: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

(2)特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3)简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例:按照要求组装下列滑轮组。(动滑轮自重不计)

 ①用G/2的力提起重物;

 ②用G/3的力提起重物。

图片

探究滑轮组的绕线方式(点击图文即可体验)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能否按照给定条件来选取合适的滑轮组绕线方式?

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老师恰当总结。



板书设计



一、滑轮

定义:能够绕……

组成部分:轮  轴  框  钩

分类

定滑轮:轴固定不动

动滑轮: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二、定滑轮的工作特点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三、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省力费距离,不省功
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五、滑轮组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掌握两种滑轮的特点,按照给定要求选择不同的滑轮进行使用,对于滑轮组最难的绕线部分,也给了学生更多的尝试与验证的空间,能够亲自感受不同的绕线方式带来的影响,从而深化对滑轮组的理解与应用。

使用软件:NOBOOK虚拟实验(物理)

 地址:

https://www./wuli.html



图片


图片

直播预告


时间:

本周五晚上(5月13日)

19:00-20:30

图片
直播通道
图片

直播课程表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