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一)物理观念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使用滑轮的好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滑轮的挂线判断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 4.掌握滑轮组的规律及公式,能应用做题。 1.提升科学思维,学会挖掘内在原理来解释“为什么要使用这个滑轮”,并且能够得以应用。 2.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可以组成滑轮组,达到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目的。 1.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等自主活动来提高实验能力。 2.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数据,总结规律的能力。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思维习惯 2.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由'定滑轮和动滑轮'和'滑轮组'两部分构成。教学的重点是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教学的难点是滑轮组。要引导学生完成好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找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加深对滑轮的认识,并为学习滑轮组做好知识储备。 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出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和特点后,要通过对比(是否省力,是否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是否省距离)找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事物的意识和习惯。对于滑轮组的特点,可在教科书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拓展,为学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做好铺垫,分散教学的难点。 重点:用探究式学习法来认识滑轮的特点 难点:会根据滑轮的挂线判断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 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生活中的实例为根底,先让学生了解滑轮,然后以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和教师点拨为根本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滑轮的使用特点。教师通过NOBOOK虚拟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滑轮的工作原理,通过视频及图片的展示使学生进而了解滑轮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资源 NB物理实验、弹簧测力计、钩码、动滑轮、定滑轮、绳、小木块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入 1、杠杆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2、举两个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实例。 这样设计一方面了解了学生对上节课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在本节课中要用到这些知识,这样也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推进新课 (1)提出问题:如何把木料运到楼上? (2)介绍滑轮的结构: 观察使用时的情景: a.使用时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这种滑轮称为定滑轮; b.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称为动滑轮。 (3)请学生举出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滑轮的实例,并指出分别是哪一种滑轮。 (4)说明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2、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2)在它的右侧挂钩码,左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5)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3、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1)按下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 ![]() (4)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说明:在提升钩码的过程中也把动滑轮提升起来了,当钩码重远大于动滑轮重时,动滑轮才可忽略不计,从而得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结论。 4、讨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1)回忆杠杆的五个要素,找出定滑轮支点,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 (2)请学生根据以上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不变。 (3)得出结论: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 ![]() 定滑轮的实质 (4)找出动滑轮的支点,强调这是一个瞬时支点,拉力的方向一定要竖直向上,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较其的大小关系。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 (5)请学生进一步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会变大(动力臂变小)。 (6)得出结论:动滑轮实质是一种能省力的杠杆。 动滑轮的实质 5、滑轮组 (1)定义: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 (2)特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3)简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例:按照要求组装下列滑轮组。(动滑轮自重不计) ①用G/2的力提起重物; ②用G/3的力提起重物。 ![]()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能否按照给定条件来选取合适的滑轮组绕线方式? 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老师恰当总结。 板书设计 定义:能够绕…… 组成部分:轮 轴 框 钩 分类 定滑轮:轴固定不动 二、定滑轮的工作特点 三、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五、滑轮组 教学反思 使用软件:NOBOOK虚拟实验(物理) 地址: ![]() ![]() 直播预告 时间: 本周五晚上(5月13日) 19:00-20:30 ![]() ![]() 直播课程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