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渚文化博物馆 良渚文化是以浙江杭县良渚镇的发现而得名的。良渚文化主要分布于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发现的较重要的遗址在江苏有无锡锡山公园、许巷、吴县华山、苏州越城、昆山果庄和陈墓镇、吴江团结村和梅堰等处,在浙江有杭县良渚和长明桥、吴兴钱山漾和邱城、嘉兴双桥和杭州水田畈等处。 ![]() 良渚文化玉器 良渚文化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骨器和蚌器很少。石器磨制精致,种类有斧、锛、有段石锛、凿、铲、镰、有柄刀、“耘田器”、三角形刀和箭头等。有柄刀、三角形刀和“耘田器”是良渚文化特有的器物。有柄刀一般高厚重,略呈长方形,一端有一柄。三角形刀刃部朝下,前缘尖锐,后端有榫口,是为安柄用的,可能是翻土的农具。“耘田器”有双翼、圆刃,背部中央有一便于安柄的头,形状颇象现代使用的铁耘田器。 ![]() 良渚文化玉器 良渚文化的生产工具中,还有些是玉器,如玉斧、玉铲,但大多数玉器是礼器和装饰品,如玉壁,玉璜、玉环、玉管以及其它佩饰,这类玉器有时成批地出土,有一窑将近百件。制作这些玉器需要耗费大量的非生产性劳动,表明当时的与原始共产制劳动对立的家族生已很发达。这种家族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为少数人所享用,有一部分产品很可能用于交换。交换的发展就会为私人财富的积累创造条件,其结果必然导致贫富分化,促进原始公社的解体。良渚文化很可能就是处于原始公社经济已濒临瓦解的阶段。 ![]() 良渚文化陶器 良渚文化的陶器也很发达,许多器型与山东龙山文化非常相似,它的特点是以磨光黑皮陶为特征,胎壁较厚,质地松软,容易脱皮,据研究这种黑皮不是烧成的,也不是打磨成的,而是制造时贴上去的。此外,良渚文化也有一些火候很高的薄壁黑陶(厚仅一、二毫米)与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相近。 ![]() 良渚文化陶器 良渚文化陶器的种类比较复杂,泥质陶器基本上都是轮制的,夹砂陶有些则为手制,圈足器、三足器和平底器较多,器物种类主要有鼎、规、豆、簋、圈足盘、盆、罐、碗、双鼻壶等。鼎身多圜底罐形,多扁足;豆把和篇的足部一般都有长方形或曲尺形镂孔;舞器壁较厚,颈部缓曲;杯有直筒形和高足杯两种,这些都跟山东龙山文化相似。 ![]() 良渚文化的宫殿建设 良渚文化有某些因素接近于青莲岗文化晚期。如镂孔豆,扁足鼎等,但从文化发展水平来看,显然比大汶口文化为高。如轮制陶器的普遍,石器种类之增多,以及玉器大量出现等等。在吴县草鞋山遗址中发理见了良渚文化叠压于青莲岗文化之上的地层关系,可知良渚文化比青莲岗文化为晚,是直接日青莲岗文化发展而来的。 ![]() 良渚文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