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死5任丈夫,却被刘邦的情报头子看中,一生终享荣华富贵

 贵而全之 2022-05-13

秦始皇一统天下,结束了长达几百年的战乱时代,本以为天下从此太平,销毁了所有兵器,铸成十二个大铜人放在了咸阳。

但冷兵器时代,拿起锄头就是兵,放下菜刀就是农,收缴兵器这种事,是根本做不绝的,秦始皇刚一死,天下立刻陷入了大乱之中。

嬴政眼一闭,从此天下的事儿跟他没关系了,但生活还是要继续,饭还是要吃,只是在这天才大乱的前夜,有三个人的软饭吃的正香。

谁也没有想到,短短几年后这三个软饭男会成为新兴王朝最有权势的三个男人,刘邦吃吕雉家的软饭这谁都知道,但要是论排名,恐怕刘邦只能排到第三,因为第一名是刘邦的大哥。

(01)刘邦的大哥

刘邦在沛县起兵的时候,已经47岁了,所以当时跟着刘邦一起起兵的很多人,都是货真价实的刘邦的小弟,什么周勃樊哙夏侯婴之类。

他们都是跟着刘邦在沛县吃香喝辣,形成了一个以刘邦为核心的小团体,刘邦为人仗义,有侠义之风,毕竟刘邦只比秦始皇小三岁,那个时代非常盛行豪侠之气。

但是大哥在成为大哥之前,都有一段当小弟的岁月,而刘邦当年最崇拜的大哥,就是张耳,那绝对是刘邦的偶像。

刘邦年轻时候的梦想就是做一名游侠,信陵君就是他最崇拜的偶像,但年轻的刘邦也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崇拜一下,毕竟信陵君是那样的高不可攀,属于游侠界的顶级存在。

刘邦做了皇帝以后,每每经过大梁,一定要祭祀信陵君,完成自己少年时代的梦想,信陵君去世以后,张耳接续信陵君的遗风,在外黄结交天下豪杰,声名由魏国传到楚国。

很多人都慕名而来,这其中就有刘邦,刘邦曾经数次从沛县来到张耳门下做宾客,随同活跃于江湖,前前后后,在外黄住过数个月之久。

在当时可以说,刘邦就是个妥妥的小弟,江湖侠气快意恩仇,但这只是后世另一种角度的评价,按照当时的评价体系来说,刘邦和张耳都不配做游侠。

当时顶级游侠自然是战国四公子再加上燕国太子丹,他们都是有什么有地位的人,衣食不愁还动不动就养了几千门客,人必须是吃饱了饭才能去做别的事情,这一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像张耳和刘邦这样的人,没有贵族身份,也没有经济来源,他们是根本不配做游侠的,但他们这种人内心总有一种不安分,你让我去陌生人家要饭都行,老老实实种地不行。

而且游侠不但没钱,你要行侠仗义还是不是会做出以下违反朝廷法律的事情,动不动就逃亡啥的,那都是家常便饭。

而张耳有一次不知道犯了什么事,就开始了逃亡,但你怎么都想不到,逃到了外黄这个地方竟成了他的福地,当地有个大户女儿死了丈夫,大肆操办婚礼,张耳就是过去做客,实际上是去帮忙做工,这点跟在农村一直都有类似的传统,谁家里有红白喜事村里没事干的人一般都会去帮忙,主人也会客气的请他们吃饭喝酒。

这人比人气死人,张耳一穷二白,还是个犯事儿的逃犯,但是就是被未来的老丈人看上了,非要把女儿嫁给他,并从此资助他在外黄扎根,成为当地很有势力的人物,为将来的反秦运动奠定了基础的人脉。

(02)情报头子陈平

张耳这软饭吃的可是真香,有了吃软饭的大哥,刘邦也有样学样,但让刘邦想不到的是,在吃软饭这件事儿上,自己还比不过小弟,陈平。

陈平也是平民出身,同样是年少家贫,幸好有个本分老实的哥哥,就承担了家里所有的事情,还供养陈平,让他做自己喜欢的游侠,四处闯荡。

陈平人生奇特,不过这可能跟家庭也有关系,他哥哥也是个奇葩,像韩信刘邦都有过在别人家讨饭的经历,总会有些不愉快,这也是人之常情,你游手好闲去别人家吃饭,哪怕是自己哥哥家,嫂子说两句也算正常。

但陈平的哥哥不这样,知道了媳妇嫌弃陈平啥也不会干之后,就直接把媳妇赶出了家门,这样的家庭,难怪陈平做事,总透露着许多的不可捉摸。

哥哥能把自己媳妇赶走,但想要给弟弟娶了媳妇,却是有点困难,主要是弟弟不但游手好闲而且眼高手低,自负有才,一般人他还看不上。

当地乡里有个大户人家叫张负,他的孙女先后嫁过五位男人,五位男人都一一死去,被认为是克夫星,再也没有人敢娶她。陈平不信邪,看中女方的家境和相貌,很想娶张负的孙女作自己的老婆,因为拿不出聘礼,无法开口。

像这种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人,多少都有点迷之自信,但陈平不一样,他放到现在可能更有自由,因为陈平长得很帅,是个美男子。

张负有一次去一个办丧事的人家做客,被陈平的魁梧美貌所吸引,经久注视而逗留不去,一路跟着陈平到了他家,看了看家里穷的只有破草席,有看了看房子前面的很多车辙,断定此人将来一定飞黄腾达。

张负不但决定把孙女嫁给陈平,还出钱让陈平下聘礼,把婚礼办得风风光光,还特意嘱咐孙女,一定好好生照顾陈平,千万不可轻视,并通过财力一直资助陈平,用张负的话说就说,这么一个仪表堂堂的人,肯定不会久居人下的。

看来长得帅是真的能当饭吃,陈平后来做了跟他相貌不是那么般配的事情,情报头子当时叫做护军都尉,这个职务直属于刘邦管理,专门收集各种情报,属于秘密战线。

这也就解释了陈平为什么看起来总是那么神秘而阴险,连他自己都说,自己干了很多损阴德的事情,你在这种情报部门工作,肯定也是没办法,刘邦视他为心腹,很多事都只能他和刘邦知道,为此陈平为刘邦背了不少黑锅。

都说陈平阴险,骗了韩信,那不也是为刘邦出谋划策吗,再说了,最后杀刘邦,萧何也欺骗韩信说,大家都去见吕后,你不去不合适,就把韩信骗到了长乐宫,但似乎没人说过萧何阴险。

陈平高大威武英俊潇洒,其实工作可以和张良换一换,张良常年生病,貌似女人,适合那种躲在角落里搜集情报算计别人,跟君王当心腹这个角色,但历史就是这么有趣,样子帅的要隐居幕后,身体孱弱的却要走向前台。

(03)韩非的先见之明

韩非是法家之集大成者,在秦末统一六国之前都说过,儒以文乱法 侠以武犯禁,说国家要严防这种行为,果不其然最后灭了秦国的,还都是这种游侠。

为什么刘邦张耳陈平,这些汉初开国之人,早期都有吃软饭的经历呢,因为他们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只能依靠有眼光的老丈人来资助他们,这样的人本来就是国家的不安定因素。

韩信也是这样的人,只不过韩信被吕后夷了三族,早起经历婚姻一无所知,但韩信也跟他们一样,是宁可要饭也不种地的那种人。

这汉初的软饭天团,最温和的还算是刘邦,尽管吕后及其家族,给了刘邦很大的帮助,但毕竟刘邦娶吕雉的时候,是乡里派出所所长加邮局负责人,算是秦朝的基层公务员,平日里也都在县里混的风生水起。

娶吕雉肯定是高攀了,吃软饭也没跑,但条件实在是比陈平张耳好多了,张耳是个逃犯,陈平穷得叮当响,相比之下刘邦这软饭也就只能排第三名了。

秦末农民起义,一呼百应,这些不种地的游侠们,是最容易起来造反的,所以汉朝建立之后,哪怕刘邦再喜欢游侠,对游侠也是采取打击的态度。

尤其是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消灭游侠,可以说从汉武帝之后,中国就没有了光明正大的游侠,江湖变成了灰色地带,不能再与官府抗衡,中国也从游侠时代进入了江湖时代,游侠也从社会的光鲜亮丽的角色,变成了身份尴尬的江湖大侠。

吃软饭不可怕,开创了四百年基业的刘邦也吃过软饭,但这必须是暂时的,须有鸿鹄之志才配说自己是暂时蛰伏,要不然那你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无名软饭男,跟汉初这软饭天团,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发布于:福建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