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吃的“红糖”,可能只是未脱色的“白糖残渣”

 hghhphf 2022-05-13

一根根甘蔗,在石磨中被慢慢碾压,溢出的汁液顺势流淌,经过一层层密网过滤,形成了甘冽可口、清淡香甜的蔗汁,在大火中榨干水分,撇去浮泡,经温火慢慢熬煮,摇瓢、搅拌、凝浆,此时呈现在你面前的便是红里透黑的糖浆,再经过慢慢打沙,最后倒入模具之中,经过时间与温度的洗礼,凝结成型,一块块古方红糖便制作出来了。

纯手工制作,天然添加,这便是老祖宗留下的“红糖熬煮法”,真正的制糖手艺。

传承千年的红糖手艺,来之不易

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最早的“糖”诞生了,它以“饴糖”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诗经·大雅·躲》里这样记载:“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其中的“饴”就是指饴糖。它属淀粉糖,也就是现在的麦芽糖,是用小麦、高粱等谷物来制成的。

先前由于人们都没吃过甜的,所以它一出现,就赢得了男女老少的竞相追捧。可是,它也有个很大的缺点,吃过麦芽糖的人都知道,一不小心,牙齿就可能被戴上糖套!上下牙一见面就紧紧相拥,想把它们分开需要九牛二虎之力。

再后来,到了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网红“甘蔗汁”,甘冽可口、清淡香甜,就像喝了一罐王老吉! 可是,由于古代没有防腐剂,汁液最多只能存放一两天,天天榨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甜蜜的事总是那么不容易,到了西汉初年,出现了固体甘蔗糖。固体甘蔗糖也称石蜜,其工艺并不难,就是通过暴晒,把水分蒸发掉,留下固体结晶物,这样一来,就解决了甘蔗汁不容易存放的问题。

不过,它还不是咱们所说的现在的手工红糖,真正的红糖被制作出来是在唐朝。

大唐盛世,甘蔗的种植量扩大,需求量也明显增加,原始的暴晒法效率低下,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供不应求,甚是着急!无奈至极,唐太宗一声令下:“去!给我去印度,把最新的制糖手法学会了再回来!”

使者也是不辱使命,成功带回了手工红糖熬煮法,经过榨汁、过滤、开泡、摇瓢、凝浆、打沙、成型这七道工序,真正的红糖终于诞生了!

这种制糖方法一直沿用到现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工业红糖,赤砂糖也

随着时间的流转,时代也在改变,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催生了工业制糖,流水线的生产工艺大大降低了时间、金钱、人力等成本,白糖、赤砂糖几乎垄断了整个制糖行业。

现代社会,走进超市你会发现各种“红糖”:月子红糖、女生红糖等,琳琅满目,满足女性各种需求。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在大多数“红糖”产品的包装袋背面,配料表里标注的成分:赤砂糖。

传统意义的红糖是由甘蔗直接做成的,而赤砂糖则是甘蔗经过工业化生产做成白糖后的下一级产品,通俗来讲,就是白糖未脱色成功的失败品!

先把甘蔗榨汁,然后加入磷酸、硫磺、石灰水等进行脱色得到白砂糖,多次提纯后,剩下的脱色未成功的糖渣,由于颜色呈现红色,被命名为“赤砂糖”。赤砂糖投放市场以后,为了更快地被消费者接受,还顺势借用了“红糖”的称呼。

图片

几千年的红糖品牌,就这样被它顺手牵羊了!但是,即使它叫红糖,也不是真正的红糖。

李时珍所著药学经典《本草纲目》中,红糖的物理性状被描述为“凝结如石,破之如沙”,这说明:红糖成型之初是块状,切开会看到内部有非常明显的沙纹,碾碎之后呈现沙粒状。所以单从物理属性来说,赤砂糖也并非真正的红糖。

赤砂糖虽然便宜,但它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远不及红糖,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痛经的宝宝们喝红糖水不管用的原因之一。

古方红糖,才有的营养

红糖源于甘蔗,保留了甘蔗中极大的营养价值,如蔗糖、多酚化合物、植物甾醇、高级烷醇、叶绿素、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无机阳离子等,能极大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加强新陈代谢,延缓衰老,促进人体健康。

红糖性温,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驱风散寒,活血化淤、镇痛之效,特别适合儿童、女性以及老人食用。

红糖具有排毒滋润的功效。寒冷干燥的秋冬季节,皮肤会因失水而全身瘙痒,此时可用红糖水来洗擦、清洁皮肤,能够有效地减轻干燥、瘙痒的感觉。

红糖具有美容养颜之效。红糖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等能量物质以及多种维他命和抗氧化物质,能抵抗自由基,重建和保护细胞基础结构,维护细胞的正常功能,加速新陈代谢;红糖中含有的叶酸、微量物质、氨基酸、纤维素等可加速血液循环,提高面部皮肤的营养、氧气、水分供应,有效保护和恢复表皮、真皮的纤维结构和锁水能力,增强皮肤弹性,同时补充皮肤营养,促进细胞再生;红糖中含有天然酸类和色素调节物质,可有效调节色素代谢过程,平衡色素,减少局部色素的异常堆积。

传承千年手艺,七道工序酿制,古方红糖才是真正的红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