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拈痛汤治“痛风”,一张名方,湿邪、风邪一把抓,早日远离痛风

 新用户99908lAM 2022-05-14

今天这篇文章咱们聊聊痛风事。

中医在治疗痛风这件事上早已达到了庖丁解牛的程度

文章图片1

我们作为后生晚辈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看得更远。

接下来我就要给大家讲一张中医老前辈调理痛风的医案。相信定能让你大受启发。

医案的主人公是号称国医大师的段富津教授。段富津教授。被誉为“一代方宗”。

有一回段师接诊了这么一个患者,患者当时50出头,形体肥胖。有一次陪客户吃完饭后,又陪客户打了一个多小时的篮球,当时还是4月份,晚上温度比较低,患者出汗以后又吹了会风回家了。

但是回家以后患者开始出现身体关节走窜性疼痛,尤其是自己的右侧腕关节,疼痛非常剧烈。同时,感觉到身体发热。

文章图片2

后来,此人求治于段师。刻诊,见舌红,苔黄,脉滑数。

段师斟酌再三,写了一张配伍。方见——

茵陈20克,茯苓20克,羌活15克,秦艽15克,苦参15克,薏苡仁30克,葛根15克,川芎15克,防风15克,汉防己15克,威灵仙15克,海桐皮15克,炙甘草15克,姜黄15克,5剂,水煎服。

结果,患者用药以后,浑身走窜性疼痛大大减轻,而且右侧手腕关节肿痛消失。

后来,段师根据上方,稍作加减,前后经过2个月的调治,诸证悉平,而且未曾复发。

这个配伍,其实是当归拈痛汤的加减化裁。当归拈痛汤是中医的老方子了,源于《医学启源》。它的特点,就是外散风邪,内消湿热。就段师的组方来看,就是防己、茵陈、苦参、薏苡仁、茯苓来清内部的湿热,羌活、秦艽、葛根、防风来驱散外部的风湿。这就是内外分消。

在这个基础上,姜黄、川芎活血化瘀、海桐皮和威灵仙祛风止痛。这就是基本意图。

文章图片3

这个配伍, 我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借鉴。这是一个临床的经验,通过内外兼顾之法,对体内蕴有湿热,同时又外感风邪的痛风患者较为有效。它比单纯地清热利湿之剂,更符合患者的病因病机。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