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官不入民宅,父不进子房,后半句怎么解释?

 修善无上 2022-05-14

在古代社会,官民的阶级区分是很清晰的。一般来说,做官的,无论是大官还是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只要是一个官员,在普通的老百姓心中,地位都是很高的,而普通老百姓则无权无势,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更不敢轻易的得罪那些官员。

受传统文化,儒学思想的影响,三纲五常,长幼有序在古代社会中,还是非常重视的,一般而言,做官的不能随意地进入民宅,一方面有私闯民宅之嫌,二也是给自己的脸上抹黑,因为等级区分的缘故,人们就会猜想:要么是这个官员霸道,要欺压老百姓,去百姓家中强取豪夺,捞得什么好处;要么就一定是这家人犯了什么事,触犯了法律法规,所以要接受制裁。

除此之外,几乎无其他的可能。而这两件事都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官不入民宅”的意思,也就意味着当官的为官清廉,没有以大欺小,欺压普通的劳动人民,一方面也意味着老百姓安分守己,没有做出违规的事情来。官员和普通百姓相安无事,自然是皆大欢喜。

那么下半句“父不进子房”又是什么意思呢?自己生养的儿子的房间,父亲都不能够进去吗?这是什么道理?其实,这句话当然不是说儿子还小的时候,而更多的指的是儿子已经长大成人,甚至已经娶回了媳妇的情况下来说的。

儿子长大了之后,拿现在的话来说,儿女们进入了青春期,当然要允许他有一些私人空间,应对各种事物,他需要自己调整情绪和心态,这是需要一定的自由的。做父母的不能够完全掌控。

而一旦孩子已经娶妻,儿子的房间自然就不是一个人了,还有儿媳妇的存在。这个时候,做父亲的就更不能随意地出入儿子的房间了,毕竟媳妇和公公之间男女有别,在古代社会尤为注重这方面。

所谓“男女授受不亲”,这个时候如果做父亲的出入儿子的房间,就很容易被人说闲话,虽然是自己家中之事,但是也是不符合基本的礼仪规范的,有违伦常之事,只要是个明白的、为人正派的父亲,相信都不会有此举动。

就算是放在现在来说,不随便打扰别人的自由,不影响他人的生活,给人留下空间,无论是对外人,还是对家人,都是一种最起码的尊重,你们说呢?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完善自我,即是修行欢迎随喜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