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名门望族”这个词,它通常是指历史悠久而声望很高的家族。比如春秋时期晋国就有“六卿”,而隋唐时期则有“五姓七望”。那这些家族称得上“望族”么?或许在当时他们确实是名噪一时,但过后全部销声匿迹。比起另外两个长盛不衰的家族,他们都是“弟弟”。那这两个繁盛的家族分别在哪里呢?别急,听爆史君给大家慢慢道来。 第一个家族:曲阜孔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私人讲学之风,门下有弟子三千。虽然他活着时没有受到各位君主的重用,但他死后,思想却对中国和世界产生深远影响。西汉中期,天灾频发,社会动荡,儒家学者认为是未能妥善安排对孔子的祭祀,导致了这些灾难。于是从西汉开始,孔子得到褒封,享受祭祀。东汉时期,孔子正式被列为国家公神,和社稷神地位同等。 到了唐代,朝廷规定每个县都要修建庙宇祭祀孔子,每年春秋两次大祭,每月初一和十五两次小祭。唐朝之后,孔子的地位不断提高,对他的封号也不断追加。到了清朝,对孔子的祭祀已经从中祀,变成了和上帝、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地位不断提高,他后世子孙的身份自然也水涨船高。从汉高祖十二年,封建王朝就开始了对孔子后裔册封的举动。当时刘邦封孔子8世孙孔腾为奉祀君,从此孔子的嫡系长孙便有世袭的爵位。在之后千年的时间里,封号屡有变化,直到宋至和二年改封衍圣公,才基本确定了这一封号。此后的元明清,一直延续这一封号。 虽然孔家没有行政权力,但衍圣公却是古代封建王朝享有特权的大贵族。宋朝时,衍圣公相当于八品官,元朝提到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后来又被列为“文官之首”,清朝时,还特许衍圣公在紫禁城骑马。要知道,就连一般的满清贵族都没有这一特权。而衍圣公所居住的衍圣公府(今天的孔庙),是全国仅次于明清故宫最大的府邸。尽管衍圣公这一封号在民国时被废除,但孔子家族至今仍享有崇高地位。 第二个家族:龙虎山天师府。孔家能延续两千年之久,且世代享受荣华富贵,得益于孔子。而龙虎山的天师府,则是凭借了初代天师张道陵的名头。张道陵是东汉人,相传是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后裔。他年轻时喜欢看河图、洛书、谶纬、天文、地理一类的书,还曾入太学学习。汉明帝时,也曾在四川为官。 后来他隐居修炼长生之术,并创立了“五斗米道”。由于他自号“天师”,所以五斗米道又被称为“天师道”。他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并授民取盐之法,百姓受益,一时间从者甚众,弟子达数万人。张道陵以太上老君的名义,将天下分为二十四治,设立祭酒分领其户,有如宰守。从此,道教有了正规教团组织“正一盟威道”。 那天师府的驻地为何千年来一直在龙虎山呢?原来龙虎山早年名为云锦山,张道陵在永元十年游鄱阳湖,登上了云锦山。相传黄帝在此地传授他“九鼎丹法”,他日夜苦练,三年后炼成了“龙虎大丹”,云锦山也出现了龙虎之形,索性改名为龙虎山。张道陵去世后,其子张衡接任,称嗣天师。张衡化去后,儿子张鲁接任,称“系天师”。 此后,张家的天师代代相传,都是“张天师”。不同的是,前面会加“第几代”。而到了第四代天师张顺时,将道场迁回了江西鹰潭龙虎山,龙虎山就成了张天师世代居住的地方。如今张氏子孙在龙虎山承袭63代,历经1900多年。得到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器重,历有封赏,位极人臣,还曾被元世祖忽必烈官封一品,因此天师府又被称为“龙虎山中宰相家”。而嗣汉天师府,如今也被国务院列为了全国重点宫观保护单位。在中国历史上,还有比这两大家族更昌盛的家族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