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敏俐教授主编《中华吟诵田野调查研究》(21卷)出版

 古典文学我最爱 2022-05-14
图片




近日,赵敏俐教授主持的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的重要成果《中华吟诵田野调查研究》由现代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出版,全书共21卷,545.4万字。该书由赵敏俐主编,徐健顺、朱立侠副主编,上百位吟诵志愿者参与编辑整理,历时两年多,终于告成。这是学界首次大规模出版的吟诵资料,也是吟诵访谈实录的第一次公开出版,对吟诵的研究和传承,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图片

图片

图片

吟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汉语诗文的诵读方式、教学方式、创作方式,也是重要的文化承载方式,在中华文明古今演变传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华吟诵是汉语诗文的语音活态遗存,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吟诵发端于先秦,通过私塾、官学等教育系统,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然而,在近代西学东渐的洪流冲击之下,吟诵备受冷遇,逐渐式微,到现在几乎成了一门绝学,现存吟诵传人基本都在80岁以上。所以,吟诵的抢救、研究和推广,具有兴亡继绝、薪火相传的重要意义。

图片


图片

图片


所幸的是,由赵敏俐教授主持的中华吟诵抢救、整理与研究重大课题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该课题组10余年来在全国27个省市采录了1000多位吟诵传人,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并对全国的吟诵现状进行了初步描述。最近两年,该团队潜心资料的整理工作,目前已整理出了600多万字的吟诵访谈实录,和400多位吟诵传人的录音、录像材料,这些资料将分批出版。2022年2月出版的21卷是文字部分,主要包括20多个省386位吟诵传人的访谈实录和小传。与之配套的音像部分,目前也已通过了本年度的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评审,即将启动编辑工作。该音像资料所选体裁完备,涉及诗词曲赋、经典、古文、蒙学等众多名篇,其中不乏周有光、周退密、南怀瑾、霍松林、叶嘉莹、屠岸、陈以鸿、史鹏、戴逸、周笃文、钱绍武、范敬宜、张本义、吕君忾、陈少松、华锋等名家吟诵,既有收藏价值,又有学习价值,是一部珍贵的吟诵资料集。



图片


此外,近期即将出版赵敏俐教授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结项报告《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附采录纪录片光盘和吟诵传人简表),是其在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基础上,第一次对全国吟诵状况进行的学理总结,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本调查报告主要包括该重大项目的执行情况、各地区(包括汉语方言区、少数民族地区、韩国日本)吟诵现状、特点、方法的分析总结,同时还精选了21卷内著名学者、诗人、艺术家、教育家等有关吟诵的精辟论述,使读者能够对吟诵的概况有较为客观的了解。



图片


这批吟诵资料的出版,与此前赵敏俐教授主编的《吟诵研究资料汇编》(古代卷、现代卷,中华书局2018年版12月出版)一起,构成了吟诵研究不可或缺的口传、文献两个维度的重要支撑,必将对吟诵的学术研究起到促进作用。在此之前,学术界对吟诵的研究异常薄弱,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吟诵本为传统文人基本技能,司空见惯而未能引起重视,另一方面也与吟诵基础资料的匮乏以及近百年来对吟诵的忽视不无关系。所以,吟诵研究要取得进展,要引起学界重视,必须先搜集整理一批可靠的文字、音像资料,为学者的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吟诵这一“冷门绝学”才有可能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吸引更多学者进行研究,吟诵的学理也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来。所以,出版吟诵田野调查的成果,具有重大的资料建设意义和学术开创意义。

该书的出版,也得到了学界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中华吟诵学会理事长韩经太教授说:“赵敏俐教授主编的《中华吟诵田野调查研究》是一套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著作。该书详细记录了中华吟诵采录组十多年来采录过的重要吟诵传人,既有真实的访谈记录和录音、录像,又有评价性的吟诵者小传,还附有诸多相关照片,可谓详备,该书势将成为吟诵研究者必备的参考书。吟诵采录组历时十多年,足迹遍全国,坚持不懈,对最后一代吟诵传人进行抢救性采录,又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细致整理和研究,将成果公之于众,嘉惠学林,功德无量。”左东岭教授也给以了高度评价:“该书体例清晰,资料翔实,图文并茂,是研究吟诵必备的基础资料,也是学习吟诵的极佳教材。这也是当代口头与非物质文化抢救的一个代表性工程,具有重大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朱立侠 供稿)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