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川印象​》(五)保安红 || 作者 南子雨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2-05-14
关川印象

作者 ‖  南子雨

南子雨往期部分作品及相关链接:

《〈关川印象〉序及(一)千年关川》《〈关川印象〉序及(二)悠悠关川河》《〈关川印象〉序及(三)一棵古老的大槐树》《〈关川印象〉序及(四)古刹回龙寺》

 

保安红是关川中部一种糜子的名称,相传当初冯家堡屯垦三十六名军,有人是延安保安县人,看到这里的土地,温差,雨水都和他家乡一样,带来那里的大红糜种子,在关川中部种植,没有想到非常成功,并且产量还很高,正常年景,亩产过300多斤。非常适合这里种植。村民们后来就称这种糜子为保安红。

关川中部,地里位置很有特色,关川从南到北好似一张湾弓,中部共丰村正好在弓的湾里中心,这里川宽四公里,关川河两岸有肥田沃土上万亩,有著名的关鼎川,康家地,堡门前后,代家淌里。气候温和,土地宽阔,无霜期长,很适合保安红的生长。东西两边的李家塬,鹿尔塬,新庄塬都不能种植,成熟不了。上止成牟村,头寨村不能种植,下到八百户以下也不能种植。当年没有水地的时候,正常年景亩产300斤,58年浇了水,亩产可到六七百斤。关鼎川的亩产到了千斤,为此共冯村得到国务院奖状,树为全国农业生产先进大队。支书到北京领奖状,当年很是荣光。因为会宁县当时只有这一个国家级的先进代表。


用保安红糜子磨成面,做成糜面馍馍,金黄金黄的颜色,柔软香甜,口感味美无穷。夏天用凉开水浸泡,吃一碗沁人心扉。消暑降温,解除劳累和疲乏。总感觉美在不言之中。

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保安红糜面泡馍馍。记忆永远不忘,美味挥之不去。那时农业社生产劳动,最讲究的是把泡好的米黄馍馍用瓦罐提到地头,休息时吃上一碗,顿感乏意退去,一股力量涌上心头。


米黄馍馍,当今会宁城有几家作坊,销量很好,星期六星期天更是供不应求,会宁人用纸箱包装代往兰州白银。看起来会宁人都喜欢吃。我也每天吃一块。但是再也没有原来保安红的味道。这都是小数糜,没有甜度,就加了糖精,添加剂,糜面少了,加了白面,大约不少于百分之三十。就是这样的糜面馍馍,还是很有销量。时代不一样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关川再没有了保安红的种植,自从单干后,没有人种植,因为效益不好,种一年连水费都不够,劳动没有了成果。其他地方都不能种植,这传承几百年的保安红,就这样断代了......


现在从陕北调来的糜面每斤3元,糜面馍馍从一个1元已经涨到4元。而会宁的市场热销不断。虽然是这样的糜面馍馍,会宁人还很喜欢,会宁游子更喜欢感受家乡的味道。我想这样好的前景,这样好的经济效益,关川保安红,总会成片的再种植。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