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69沈洁.活化阅读:大学生参加读书沙龙有何收获

 高教课堂研讨 2022-05-15

      读书沙龙,顾名思义,是有读书意愿的人组成的以读书为主题的注重面对面交流和互动分享的小团体阅读活动。高校读书沙龙的主要参与对象是学生读者,那参加读书沙龙的目的和意义何在?本文就大学生参加读书沙龙的意义展开分析。

交流互动:

古今中外都注重共读共享知识见解

      早在2000年前,我国的《礼记·学记》中就有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表述。大概在五百年前,人类就出现了聚众讨论文学的先例,而在近代,根据美国联机图书馆中心(OCLC)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最受读者欢迎的阅读方式是在图书馆与他人分享阅读的经验和体会(即读书沙龙)。到了现代,我们或许和身边的同学在兴趣爱好、三观认知上存在分歧,需要和一些三观相符的人交流读书意见。由此可见,从古至今,阅读中的交流与互动对读者都是非常重要的,读书沙龙正好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

      读书沙龙需要基于一定的平台。比如高校图书馆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良好的环境资源来展开其教育职能,读书沙龙便成了它的不二之选。高校读书沙龙的主要参与对象是学生读者,学校通过开展读书沙龙活动,来激发大学生的读书兴趣与激情,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成为当代大学生读者亟需的互动交流平台。

精神成长:

阅读思考和交流分享促进思想进化

      读书沙龙满足了大学生的精神成长的需求。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最快的阶段,也是他们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精神成长不仅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在群体中分享交流。没有交流的思考,很可能会陷入思维偏差,造成“一意孤行”;而没有思考的交流则会流于形式,不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素养和内涵。读书沙龙活动将阅读和交流相结合:阅读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交流则是在群体中分享交换自己的想法并听取他人的意见的过程。因此,读书沙龙活动可以有效拓宽大学生的思路,同时满足他们阅读和交流的多重需求,有利于大学生精神健康成长。

个性发展:

选书、论辩和私交凸显个体独特性

      读书沙龙有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所谓“个性”,个性可界定为个体思想、情绪、价值观、信念、感知、行为与态度的总称,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独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有机结合。个性是个体创造性的源泉,读书沙龙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能激发学生创造性。首先,学生们往往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书沙龙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特长,增强自信心,形成独特的个性;其次,读书沙龙的交流分享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调整自己,弥补自我认识不足的缺点,形成较为客观公正的认知评价。同时,交流又是一个互相补充和启发的过程,大学生们通过交流取长补短,完善健全人格;最后,读书沙龙的参与对象多是同龄人,更容易让人敞开心扉,拓宽大学生们的交际圈,帮助我们找到志同道合的书友,获得友情、尊重等心理资源,有利于我们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保持心理健康,进而实现个性的发展和完善。

认同归属:

阅读、交流和交友满足集体归属感

      读书沙龙可以帮助大学生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大学生活远离父母,远离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家乡。大学的学习、生活的改变很容易使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孤独和对独立的不适应,需要寻求心理的保护和沟通理解。读书沙龙活动将有相同兴趣爱好、三观相合的同学聚集到一起,阅读、思考、交流、互补,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自我心理调节的平台。阅读书籍可以让人迅速放松心情,沉静下来,能让人安静的思考。同时,学生们通过读书沙龙表达自我内心观点和情感并能获得他人的肯定,听取他人意见进行自我调节,减缓压力,提高自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总之,大学生参加读书沙龙具有“活化阅读”的收获。首先是交流互动,古今中外都注重共读共享知识见解;其次是精神成长,阅读思考和交流分享促进思想进化;再次是个性发展,选书、论辩和私交凸显个体独特性;最后是认同归属,阅读、交流和交友满足集体归属感。读书沙龙作为一种开放式的交流平台,可以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成长需求、个性发展需要、归属和认同需要,只要不断探索,它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教课堂研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