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御史余乾贞疏请王阳明从祀孔庙

 淳安老家千岛湖 2022-05-15

御史余乾贞疏请王阳明从祀孔庙

/余利归

明朝隆庆年间,周恪倡率兴复瀛山书院,并邀请王畿来遂安讲学,由此王阳明学术事功在遂安广泛传播并产生重大影响,云南道监察御史余乾贞疏请王阳明从祀孔庙,就与此背景有关。尽管此后有了“辟王尊朱”的趋向,民国《遂安县志》还是载录了余乾贞的《请祀醇儒王守仁疏》。

王守仁,原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生于明成化八年(1472),卒于嘉靖七年(1529),享年五十七岁。王阳明是明朝状元、南京吏部尚书王华之子。

王守仁年少时,明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即发誓学好兵法,为国效忠。弘治十二年二十八岁登进士第,先是观政工部,后授刑部主事,再授兵部主事。正德年间因疏球御史戴铣等人,谪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正德五年复官庐陵县(江西吉安)知县。同年被召入京,任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正德十一年八月,擢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平定福建、江西盗贼。正德十四年再次平定江西宁王朱宸濠叛乱。正德十七年,明世宗即位,封王守仁为新建伯。嘉靖六年,诏王守仁兼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率湖广兵达南宁,剿灭断藤峡叛军。平乱后,王守仁因病请疏请告老还乡。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

王守仁一生能武能文,少从塾师即志存高远,心思不同常人。十八岁经江西广信,拜谒娄谅学习朱熹格物致知之学,后遍读朱熹著作。他善于思考,在贵州龙场时,对朱熹求理思想和方法提出了质疑,史称龙场悟道,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嘉靖元年父亲去世,王守仁回乡守制,在绍兴、余姚带创建书院,开始宣讲王学,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等心学理论。

王守仁事功学术卓著,先是封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隆庆间,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

在我国古代,早就立孔庙,祭祀孔子。后来,凡是对儒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先贤先儒,死后经过一定程序讨论认定,都从祀于孔庙。这类孔庙又称文庙、夫子庙。在州县一般设在学宫之中。《光绪淳安县志》有详细记载,文庙中为大成殿,旁为东西两庑。大成殿中为孔子,另有颜子、曾子、思子、孟子四配,先贤闵子损等孔子门人学生以及先贤朱熹十二哲。东庑从祀历代先贤先儒六十二人,先儒王守仁列在其中。西庑从祀历代先贤先儒六十一人。

据学者研究,王守仁配祀孔庙历经曲折,先后经历了隆庆元年、万历元年、万历十二年三次争论,至万历十二年十一月才最终确定入祀孔庙。

余乾贞请祀醇儒王守仁是在什么时候?

民国遂安县志载录的余乾贞《请祀醇儒王守仁疏》,掐头去尾,不好断定其上疏时间。这里将赤川口《遂安萝蔓余氏族谱》《题请王守仁从祀疏》全文整理如下:

    巡按直隶等处监察御史臣余乾贞谨题为恳乞圣明表章醇儒以正人心以宏化理事。

    臣伏睹我皇上冲龄践祚,仁孝聪明,讲学亲贤,无间寒暑,正世道雍熙,斯文兴起之时也。臣职忝言官,学惭芜陋,夙夜惶悚,罔效涓涘。其于人心通塞之机,学术邪正之辨,不能不为之汲汲者。

    窃以为先臣新建伯王守仁,先该吏、礼二部会议,疏请恤典,荷蒙先皇帝复其厚爵,锡以诰劵,薄海内外踊跃腾欢。乃者我皇上复因言官建白以守仁从祀庙廷,特允礼官之请,行翰林院等衙门从公譔议。臣有以仰窥陛下之心,即先皇帝崇儒重道之心也。

    夫天下之事,有千万人信之不为众,一人信之不为寡者,惟其是而已。守仁之学术事功,曾经在廷诸臣会议,题覆者非一人矣。臣愚以为礼应从祀,无可疑者。何者?

    道有正脉,学有宗传。正脉者,孔子所谓一贯也。一者何?诚也。《中庸》曰:“天地之道为物不贰”,不贰则一矣。是一也,吾人得之为心,虚灵不昧,神感神应,是即所谓“良知”也。虞廷之道,心也。人能涵养此心,随其所觉而推极之,则四端以充,万事以备,而人道全矣。故古昔圣贤垂世彰教,一则曰:“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一则曰:“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无非所以提醒人心,知道不假于他求云尔。是故以此语道,则谓之正脉;以此为学,则谓之宗传。譬之世家者然。孔子,宗子也。颜、曾、思、孟,嫡派也。由、赐、冉、闵诸贤,则继别之大宗,而穰子、石子辈又继祢之小宗也,皆所以羽翼乎宗子者也。由汉而唐,宗统绝矣。延至嘉祐而其统复续,周子无欲之旨,首振宗风,而程子《定性》一篇,宛然惇颐家法,故子二(二子)嫡派也。而张子之作《西铭》,朱子之集大成,又皆羽翼乎正传者也。夫何自濂洛关闽以还,圣学不明,人心蓁塞,世之业儒者侈宏博以为高,競富丽以为美,矜轧以智能,猎取以声誉,非无豪杰之士出于其间,亦惟知砥行立名,树勋完节已尔,而身心性命之学,则漫不知讲。

    自守仁申明“致知”之旨,与四方学者相与讲明,往复论辨,于是此道复明于世。有志之士莫不知性道之当求,圣贤之可学,以良知自信而不迷谬于见闻,以斯道自任而不眩惑于声利。真如寐者之既觉,醉者之得醒焉。

   且守仁之学,凡再变而悟,三变而纯。少英迈特达,百氏之书无所不读,而其恍然神契,窥见心体,则自居夷得之故。龙场以后,尽去枝叶,一意本原,默坐证心,体认天理。后官滁留,见学者喜静厌动,渐有疏脱之弊。乃复为“动静合一”之说以救之。江西以后,则专提“致良知”三字,以淑后学。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学不虑,直心以动,盖圣门易简之学也。其造诣之精,统绪之正,无可议矣。乃不得一分爼豆于庙祀。臣窃惜之。

    或者谓其为禅耶?夫禅之学,外人伦,遗物理,不可以治天下国家。守仁经文纬武,动有成绩。其疏犯中璫则直矣。绥化夷方则仁矣。首倡勤王则义矣。芟群凶,夷大难,则勇矣。处权奸,寝逆谋,不动声色,则智矣。员(圆)融变化,不倚一偏,禅之学能乎?否也。

    或谓其与朱子相牴牾耶?守仁年十八时闻娄谅言,即从事元晦格物之学,及读上光宗疏,又以循序致精者日体验之,则守仁之于朱学,盖非漫不究心者矣,而一旦有所异同,必萁所自得者深也。彼朱子非尊信周程者乎?中和之说与通书异,本义之作与易传异,谓朱之牴牾周程可乎?否也。

    况陆九渊之学与守仁同。肃皇帝尝允言官之请而进之从祀矣。守仁独不可乎?

    且守仁之功更有大焉者。夫圣贤卫道觉人之心,未尝一旦忘天下。但时有难易而功有大小。孔子没而曾子、子思均得圣人之传,乃后儒之论,独以孟子之功不在禹下者,何哉?以时至战国,去圣已远,富强功利之辈,迂谈怪罔(妄)之徒,纷然杂出,皆足以陷溺人心,簧鼓世教。孟子乃明王道,陈仁义,道性善,倡言以排之,故能存什一于千百。微孟子,将惧其溃滥而不可捄拾矣。此功之所以推尊孟子也。守仁倡明绝学于昭代,以开曨聩,以淑人心,而毁誉利害不足以夺之,其情诚急而其志诚可嘉也。与孟子蒙好辨之毁而反覆不已者,诚殊时一心矣。然则语守仁之功,又岂在孟子下乎?

    夫以学则可绍先哲而学则当祀矣以功则可以觉斯世而功亦当祀矣

臣又闻之治天下者必审所尚正人心者必示其所趋绍兴之后去建隆未二百载而周程诸儒相继从祀者无他慎所倡也我国初迄今语始终典学真知力行而可以称醇儒者惟守仁一二人而犹靳其祀臣不能无惑焉夫议礼之家古云聚讼赫赫惟断乃成正德嘉靖间在廷诸臣争言河东薛瑄无著述,不宜从祀,致屡议而屡寝。荷蒙先皇帝英断排群议而跻之舆论为之帖然亦可见公道之在人心不容泯矣方今圣明在上千载一时吾道昭明之秋正典礼修举之会所以表彰正学丕振风教者端有在于今日也伏愿我皇上采佥同之见明道统之传绍有宋之休嗣先皇之断勅下礼部早为议复俾守仁与薛瑄并祀孔庭则士习益端人心益劝而唐虞之治再见于大明宇宙间矣。臣不胜恳切祈望之至。

缘系恳乞圣明表章醇儒以正人心、以宏化理事,理未敢擅便,为此具本,专差承差温得宠亲赍。谨题请旨。

奉圣旨:礼部知道。

本疏开头写道“巡按直隶等处监察御史臣余乾贞”。据《明实录》等史料记录,余乾贞于万历元年调任巡按直隶河南,万历三年乙亥降级到湖北荆门任职,其上疏题请王守仁从祀时间当在万历元年或二年。

余乾贞于隆庆元年丁卯考中举人,次年戊辰考中进士,观政吏部,授福建崇安县知县,隆庆五年辛未拜升殿中侍御史(云南道监察御史),万历元年,巡按直隶河南。余乾贞为朝官时间不久,何以上疏请祀王守仁?这就涉及到隆庆间周恪、王畿在遂安讲学,传播王阳明学说。

隆庆二年,余乾贞前脚入朝为官,周恪就从安徽来到遂安担任知县。周恪是王畿门人,来到遂安,即兴复瀛山书院,不仅自己倡明阳之学,还请来阳明弟子王畿来遂安讲学,一时方应时、蒋时庆、王尚廉、毛一瓒等一批遂安学子都接受了阳明心学的教育。

据横沿蒋家《三径蒋氏宗谱》记载,余乾贞上请之疏原来是蒋时庆所起草的。蒋氏宗谱载录的《王文成良知奏议》,其内容就是余乾贞奏疏的内容。《乡贤录》及知府吕昌期《宾泉蒋先生列传》均写明奏议是蒋时庆赴京参加会试期间起草,由御史余乾贞呈给皇上。列传说,“阳明之学赖以大振,迄今血食不衰,皆先生力也。”

蒋时庆于隆庆四年中举,到万历六年去世。期间会试有隆庆五年戊辰、万历二年甲戌、五年丁丑三科。《云林余氏族谱》胡明治《送泽陵余先生致政荣归序》载:丁丑春,余偕宾泉蒋君(蒋时庆)、龙洋王君(王尚廉)、养吾方君(方应时)、肖环毛君(毛一瓒)、纯轩余君(余学文)赴试南宫,拜泽陵余先生于玉河之西。由此推断,蒋时庆大概参加了三次礼部会试。结合余乾贞履历,余乾贞《题请王守仁从祀疏》撰写于万历二年甲戌。

笔者看了一些学者关于明朝疏请王守仁配祀孔庙的研究文章,均未提及余乾贞疏请一事。又查看了明实录。《明神宗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五记载:

万历十二年十一月,庚寅准王守仁、陈献章、胡居仁从祀学宫。先是隆庆元年,给事中赵思诚,御史石槚疏题王守仁、陈献章不宜从祀,而副都御史徐栻,给事中魏时亮、赵参鲁、宗洪暹,御史谢廷杰、梁许、萧廪、徐乾贞,进士邹德涵俱言二臣应从祀。其后御史詹事讲上言,孔子有功万世宜飨万世之祀,诸儒有功孔子,宜从孔子之祀。

实录写到了御史徐乾贞。查当时御史,未发现有徐乾贞的。结合遂安县志、宗谱记载,这“徐乾贞”当是“余乾贞”。方志、宗谱史料不仅补正史之误,而且彰显了遂安人在推进从祀王阳明这件事上的智慧和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