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在距今7000年到5000年前的河姆渡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茅草屋,也被人们称为“第一代住房”。 ![]() 茅草房 春秋末期,茅草房就已经开始向瓦房转变,到秦汉时期,宫廷已经出现“以青瓦为顶,以青砖垒砌”的砖瓦房,砖瓦房也被称为“第二代住房”。 ![]() 砖瓦房 1854年,在纽约水晶宫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美国人伊莱沙·格雷夫斯·奥地斯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发明,历史上第一部安全升降梯。后来随着建筑材料的不断改进,高楼也慢慢出现,电梯房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电梯房也被人们称为“第三代住房”。 ![]() 电梯房 所以说,怎样的住宅才是理想住宅呢? 别墅占地面积大,又大多建在郊区,交通不够便利,受众极少,即便是富人,也不会长久居住。 ![]() 胡同街巷和四合院生活气息浓重,方便居住,但占地面积太大,容积率低,在城市人口过多的今天,无法再造和普及。 ![]() 如今“第四代住房”新模式开启,被称为庭院房。集合了中国传统四合院、街巷胡同、低层别墅以及电梯房的全部优点于一身,是一座全球前所未有的绿色生态建筑。“第四代住房”是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拥有多项创新技术,甚至被业内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 简单来说,第四代住房的主要特征是: 每层都有公共院落,每户都有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米的土地,可种花种菜、遛狗养鸟,可将车开到每层楼上的住户门口,建筑外墙长满植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 ![]() 为了不再建设出“无法居住或不宜居住”的房子,以绝前车之鉴,使建成后的房子都具有优良品质,都没有“黑窗户、黑房子、无私密性和无安全性”等任何缺陷,经过众多专家团队历时七年的不断探索、总结及创新,并获得如下“第四代住房的核心技术及技术标准”: 1、空中公共立体园林(即四合院平台): 停车的,应为所属两层总房屋面积的60~75%,不停车的,应为所属两层总房屋面积的30~45%! ![]() 但无论停车的或是不停车的,均将房屋设置在园林平台的一边、两边或周边,并园林平台均需要有房屋的两个自然层高度,至少还应有其园林平台周长累计三分之一的边,全部敞开、不封闭,用以采光通风(即不设置房屋)。 2、私家花园庭院: 应设置在每户住房的客厅外,每一座私家花园庭院的面积,应为该户住房套内面积的40%以上,即每一座应为45~120㎡(如每座面积低于45㎡,则会在植树绿化50%以后,硬化地面因太小而形同传统阳台,将失去设计庭院的初心和应有价值),并还应需要有两个自然层高度,以及还应至少有两个或三个相连的完整花园庭院边无墙、无柱、不封闭、且全部外挑!同时,还应达到如下4项要求: ![]() 第四代住房的院子,将比房子更具有使用价值) ①私家花园庭院所对应的上一层楼的全部外墙面不能设置有任何窗户。 ②下一层住房的私家花园庭院与上一层住房的私家花园庭院应设置在客厅的不同方向,不能有任何重叠。 ③在私家花园庭院的任何地方,不能看到隔壁、及下层邻居家的任何房间窗户以内。 ④私家花园庭院的结构为下沉板上翻梁,全部覆土深度应不低于50㎝,植树绿化的面积应不低于该私家花园庭院面积的50% 。 3、为了保障室内空气清新及居住品质: 第四代住房的所有房间及所有卫生间,都必须开设有直接对外的窗户。 4、施工技术不够成熟: 施工技术水平要求高,当地的施工技术水平高低会影响成本高低。 相比于国内,国外的第四代住房技术已经成熟,比如米兰“垂直森林”双塔公寓耗时3年斥资5个亿人民币才得以完成,所造成的售价也不便宜,根据面积不同价格大概在600万~2000万人民币不等,然而如此高额的投入跟不低的房价,也不能根本解决防蚊灭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