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 Distance 自己似乎越来越熟练地 与事情保持着一定距离, 没有太靠近,也没有太疏远。 得到了,也不敢太过欣喜,因为随时都可能失去; 失去了,也不会太过伤感,因为这结果早已预料。 我们可能要有足够的勇气放弃掉所有东西, 才会知道不能抛弃的是什么。 这到底是一种过于谨慎的自我保护, 还是一种理性的处世之道? 最近在读的《悉达多》里面, 主角悉达多拥有自己的一处心灵庇护所, 在这个庇护所里存放着自己的宁静和本色。 “ 你同我一样, 在心里面有一种宁静和一处庇护所, 任何时候,你都能退避到里面去, 保持住你自己的本色。 ” --黑塞《悉达多》 悉达多尝试过与出生就自带的贵族生活割裂, 去尝试沙门苦修者的生活, 后面再次返回到俗世间的生活。 他能这么自如地在各种生活中切换, 是不是因为他心里与这个世界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 所以才不会因为太靠近而被这世界的引力吸住, 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 但是, 他的心,他真正的本性, 却并未投入到这里面。 他真正的自我在到处流浪, 远远地,不见踪迹地, 流浪,流浪, 与他的生活毫无关系。 ” --黑塞《悉达多》 悉达多也为他这种“游戏人间”的“距离”感到害怕, 因为这种思想似乎让他无法完全享受生活本身。 “ 有时他对自己这些思想感到害怕, 因此希望自己也能像人们一样 尽情享受孩童般的日常生活, 加入他们之中,真正同他们打成一片, 过他们的日子,享受他们同样的悲欢喜乐, 而不再仅仅在他们之外当个旁观者。 ” --黑塞《悉达多》 保持着距离感似乎能帮自己减少很多痛苦, 但好像又会与自己追求真诚的状态有矛盾? 距离感与真诚似乎也不是对立的两样东西。 应该是自己还没琢磨透真诚, 所以才会继续出现对它的不了解。 与世界的距离应该保持多少才合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