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讲起道理一套套,却总是“臣妾做不到”?

 水手麦瑟 2022-05-15

第 278 次

进化

-所罗门悖论-

Paradox of Solomon

为什么有些人给别人建议的时候头头是道,

但在自己的人生决策上却总是栽跟头?

古代以色列有一个国王叫所罗门,

他最擅长的事就是给别人建议。

所罗门给别人建议时头头是道,

但他也不是忽悠。

别人听了他的建议并照着做之后,

也确实有效果。

当时的民众都把所罗门奉为智者。

所罗门给别人的建议都能让他们过得更好,

但所罗门自己呢,生活并不怎样。

贪财好色,

娶了很多美女,也爱向别人炫富。

只有一个儿子却也不会好好管教,

儿子在他死后长成了一个暴君。

看所罗门自己的生活,

并不会觉得他是一个清醒的智者。

能给别人的生活提出好建议,

但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这样的现象就被称为

“所罗门悖论”。

怎么摆脱所罗门悖论?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类似所罗门的经历,

“给别人说起来头头是道,

自己就是'’臣妾做不到’”。

为什么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因为执行者与建议者的身份重叠时,

建议者的角色容易被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干扰判断,

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想不明白的时刻;

执行者也会因为在执行中产生的情绪

导致不能按着想好的思路去做,动作变形。

就像教别人育儿,

因为不需要忍受带孩子过程中的各种吃喝拉撒的琐事,

只需要单纯地考虑抽离出来的育儿问题,

也就容易比亲爹妈想得清楚明白很多。

一旦亲生父母上阵,

依旧是鸡飞狗跳,心烦气躁,随时准备动手“调教”……

那怎么办?

练习“无我”。

“无我”经常在佛家的言语里听到,

导致很多人听到“无我”这个词总会觉得是在故弄玄虚。

但我这里不是让大家研究佛学佛经,

只是尝试去练习达到无我的状态。

什么是“无我”的状态?

就是跳出执念,跳出自我的束缚,

从超越自身的角度去观察事物的状态。

怎么做到“无我”?

我们很多时候做不到“无我”,

是因为被自己当下的角色束缚住了,

所以思维也被困在角色的视角里。

其实最简单的“无我”就是

换位思考。

一旦开始换位思考,就已经跳出了自己当下的角色,

代入到别人的角色里,

尝试通过别人的视角去理解事情。

但这只是初级的无我,

更高级的无我应该是不被任何一个角色所困住,

也随时能带入任何一个角色的视角里观察。

就像父母教育儿女,

不能被“父母”这个角色束缚住思维,

觉得“父母就应该这么教孩子”;

尝试换到孩子的角色思考,

“孩子想要父母怎么教育引导他?”;

还可以跳转到育儿专家的角色思考

“什么样的方式才最适合教育自己的孩子?”。

结合多个视角的观察,综合得出一个最优方案,

并开始执行。

兼听则明,

不仅是要多听别人的意见,

还可以是多让自己从多个方向收集信息,

只需要自己换多几个角度观察和思考就能做到。

说回“想到却做不到”的问题上,

到底该怎么解决?

其实就是让自己分裂出“执行者”和“建议者”两个角色,

让自己在这两个角色之间不断转换,

而不是把这两个角色融合在一次。

行者的角色专注执行,

建议者的角色负责思考和建议

甚至我们还要能同时保留两个相反矛盾的观点去

观察现实情况,再根据观察所得来调整执行的策略。

有点类似人格分裂,

但“无我”算是在自我稳定控制下的分裂出多个观察视角,

而非人格。

菲茨杰拉德的这句话仍值得细细品味

同时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

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你体验过“无我”吗?

「一天进一步」

 点一下在看,

一起找找同频道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