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这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关山听风 2022-05-15

“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也说成是“宁拆十座庙,不毁一座桥”。前一句是实指,后一句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这条俗语,说明古代人在宗教信仰和道德规矩两者之间的选择,采取的是务实的态度,人间善恶之间,以人性道德为主轴,以善念为主,以人为本,物资是身外之物。


(夫妻和睦)

先讲一个民间流传故事。这个故事常用一句俗语来表现:“张屠杀猪登仙去,李氏吃斋命不长”。

故事说的是两个邻居,一个以杀猪为业被称为张屠的人,因心肠好,买卖公平,乐于助人,行善好施。他还有一种特长,善于说和那些即将家破裂婚姻家庭,按民间的说法,他善于在架“桥”。

民间通常认为,屠夫是以杀生为职业,是一种孽重罪深的职业,死后要下地狱。然而,张屠因心善积德,在有生之年,不但没有下地狱,反而因积满阴功,得道升仙。

另一个叫李氏的妇人,在家里建了佛堂吃斋念佛,但是,这些行为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李氏是一个心术不正之人,没事时喜欢走村串巷,挑弄是非。暗地里不是算计这个人,就是算计那个人,总是贪图小便宜,尤其喜欢挑拨别人家的夫妻关系,不知拆散了多少幸福美满的家庭。

后来,李氏为她不良行为付出了代价,她不但不能成仙,反面短命而亡。死后,因她在阳间做的坏事太多,罪孽深重,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被押在阴曹地府受苦。

中国民间的宗教信仰场所有庙祠、寺庵、观的区别,但百姓口头上总是把这些混淆在一起,把一些供神佛的场所也称庙。

在我国古代传统的民俗之中,祖先和历史上有名人物早已成神了,并立庙纪念。因此,供奉这些人的地方是庙。在民众的观念之中,寺庵和观也是神仙住的地方,所以民间并不严格区分,习惯性地笼统称为庙。

庙都是宗教信仰的场所,在百姓心里是神圣之地,平时那里的东西连乱动一下都敢,心存敬畏,怕神灵报复,就不用说拆除了。老百姓认为,修庙是做善事,积阴德,拆庙是做恶事,损阴德,要遭报应。


(庙)

民间认为毁人婚姻,让人有情人不能成眷属,或者让已结成眷属的家庭离散,这种行为比拆十座庙还要坏得多,损去的阴德也要大得多。

“宁拆十座庙”之说,不一定是真去拆十座庙,是用一种打比方的方式,说明后者为恶损阴德的程度更大,以此来强调毁人婚姻的巨大危害性。

不管是古代社会,还是现在社会,在人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出于各种阴暗心理,喜欢在别人处对象时或是夫妻之间挑拨离间,搬弄是非,或是来个第三者插足,毁人婚姻,毁人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古人们早就意识到毁人婚姻的行为危害极大,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影响家庭的稳定,让家庭悲剧一幕幕上演,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是最不道德的行为,比拆庙的行为坏得多。


(家和万事兴)

“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体现了中国古人把社会的道德比对鬼神的敬畏更加重要,更加务实。如类似的俗语还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也有说成是“救人一命,胜吃七年长斋”。又如,民间常说“修庙不如修桥”。

总之,“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告诉我们懂得家庭和睦的重要性,而为人处事只有心存善念,多行善举,方得善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