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常说的“发物”究竟是什么?一份「发物表」比医生说得还清楚

 杏林长春 2022-05-15

相信很多人在生病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忌口”。

在生活中,就算平时再坚强理智的人,长了疮痈,发生红肿或者做手术,生病卧床期间,有人来探望都会告诉患者,千万要忌口,不能吃发物,否则会加重病情甚至治不好了。

那么发物是什么呢?

中医认为,食物之所以能防治疾病,是由于它本身特有的性味所决定的,这就是食物的“食性”。但如果不懂食性,对某些特殊体质的人或患者,食性就会诱发旧病,或加重已发疾病,或削弱药力这是食物的“发性”,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发物”。

所谓“发”,可以理解成“诱发、引发、助发”。

原本有慢性疾病的人,体内存有“伏邪”,如果吃了“发物”,就可能诱发原有的慢性病,导致疾病反复发作。而如果体内没有“伏邪”,身体健康,根据自己的体质适量吃些“发物”则是无害的。

中医常说的“发物”究竟是什么?一份「发物表」比医生说得还清楚

中医常说的“发物”究竟是什么?一份「发物表」比医生说得还清楚
中医常说的“发物”究竟是什么?一份「发物表」比医生说得还清楚

从中医的角度讲,伤人致病的因素称之为邪气,如风,寒,暑,湿,热等,而上述说的这6大类食物,一旦遇到这些邪气,便会使得病情加重,久病不愈,但身体健康的人,根据自己的体质适量吃些“发物”则是无害的。

现在大家是否对发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不是一说发物,所有的食物都不可以吃,而是要根据自己的病情,相对应的忌口发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