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乙版《黄帝内经》阴阳 【甲甲 甲乙 甲丙】

 醒真 2022-05-15

第一篇   阴阳

【甲甲】

《上經.知辦》曰:見,所見不見,不見見。見見愚乎弗見,見也。乃謂常見,見弗見之見,見之見,不見見見,見而得之道矣。故見者,有,非見者,不見見者,有,非不見者,不見。見不見者,見不見乎,見不見見焉。是以見者,也;不見者,也。弗見而可見見者,陽中之陽;見見,見而弗見者,陰中之陽也。不見見也,不見見也,若 [髟下付字](音符,會意:整理順疎其髪也)

陰陽之道,生之樞也,天地之常也,恒生之主也。

然哉,見而盲於心者,不謂見而不見者也。見乎見,不見乎見,不見見者,見矣。

是故,天之道者,見而弗見也;地之道者,見可見見也。故見而弗見見之見者,也。見見而不見見者,也。者,諸象之根也;者,眾玅之始也。是時也,亦非時也;是常也,亦非常也。時有所應,亦有非應;常有亘常,亦有非常。恒有不常之見,亦恒有不見者。豈有弗明而愚者哉!且夫病病始攝養也,生養也,此常也。

然而有未成而病者,病而屍如死者,豈非然哉?是以聖人知民之苦,而立醫之道者,治其病也。諸求之於未治而治者,養攝之道蒙也。

【甲乙】

故《經》曰:道生唯一,一生唯二,二生為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气以爲龢,是以宇宙一也,天地陰陽二也,齊之人物之生三也。故達,道無形而天地運行有序;達,道無名而萬物生息爲紀;達,道無亟而立陰陽,為萬物之綱紀。網者,綱領也;紀者,規律也。實乃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萬物之砥柱,立極之源泉也。故有言:積气以負鵬,言天乃陽之所象也;積水以載舟,言地乃陰之所凝也。則天爲陽而地爲陰,其顯也。則陽動而陰靜,陽升而陰降,陽主生而陰主長,陽爲衝龢,陰爲柔順,陽燥陰濕,陽表陰斂,陽躁陰寒,陽生 陰成,陽清陰濁,陽長陰藏,往陽至陰,數陽遲陰,抱陽負陰,內陰外陽,淡陽濃陰。故曰:陽者生气之母,陰者形象之根者矣。若[髟下付字],陰陽之變化,有方無端,磋乎!疆弱盛衰之應驗,隨時化變,是以熱極而生寒,寒極而生熱,熱散而寒凝,火升而水降,反此曰病。何謂耶?逆陰陽之質性,內變生焉。

【甲丙】

故《经》曰:順四時之變,勿違勿逆,承天地之沖龢,應順應虛,養生之道成矣。

故曰:陰藏於內而陽之守也,陽在乎外而陰之使也

清陽實於四肢,獨陰歸乎六府。內化而益,外化而實,陰陽相守,天地交化,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故治必求於本,求其本則能除末,故日形衛,陽在外也;月形管,陰在内也。陽化气,陰成形。寒氣生濁,熱气生濕,濕氣清下則生肢痺,清气在下則爲飱泄,濁氣在上則生嗔脹。故陰陽反作,病有從逆。

水爲陰,火爲陽,陽化气,陰歸味,味歸形,形歸气,气歸精,精歸化。

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傷形,气傷精,精化爲气,气傷於味。

陰之味出下竅,陽之气出上竅。

味厚者陰,薄為陰之陽;

气厚者爲陽,薄爲陽之陰;

味厚泄,薄則通。

气厚則發泄,味厚則發熱。

壯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壯。

壯火食气,气食少火。

壯火散气,少火生气。

(重音)寒則熱,多(重音)熱則寒。陽閉生熱,陰閉生寒,寒則蝕形,熱則蝕气。气蝕形,傷為痛;形蝕气,傷覓腫。風勝則動,動則為風。熱則爲腫,腫爲鬱成。燥勝則乾,乾為津衰。寒勝則浮,浮罵積涎。濕勝濡瀉,瀉為火焱。

喜怒傷者,血气;寒暑傷者,形骸。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气上侵,滿脈去形。喜怒不節,譬若寒暑過度,寒暑過度,生乃不固。

故申而言曰:重陰其象必陽,重陽其象必陰。冬傷於寒,春必温病;春傷於風,夏當飱泄;夏傷於暑,秋必[疒下亥字]疟。

長夏傷於濕,冬必欬嗽;秋傷於燥,冬必涎喘。

故上古聖人,論理人形,列別臟腑,端絡經脉,會通六合,各從其经。

气穴所發,各有處名,經藏絡腑,屬有所部,谿谷屬骨,皆有所起,分布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

外内之應,皆有表裏,人之能常,得之程一矣。

2022.05.15.醒真整理于深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