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的智慧二十五,上等的智慧顺其自然而为,下等的智慧奉行礼仪规范

 崔九霄 2022-05-15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常,也作“恒”,永远的意思。

自化,自由生长、自我化育的意思。

欲作,作是萌生,萌生欲望的意思。

启示:

衍生万物的能量本源,它本身是无为的,但也正是因为它的无为,所以它的作用才无处不在,它的无处不在成就了万事万物的存在。

一个地方的统治者若是能遵循自然运行的规律,那么,地方之中的事物也将各自遵循自然的规律,自由生长,自我化育。

当万物在自生自长的过程中产生贪欲时,我就会用质朴的自然规律去整治它,使它回归本来的自然状态。

使万物遵循自然运行的规律,万物就不会再产生自私自利的贪欲。没有自私自利的贪欲,内心就会清静平和,天下的万事万物也将因此而走向安宁和稳定。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德,自然规律的具体体现,再人而言,指德行、品德。

仁,仁爱,对人友善相亲的意思。

义,人伦关系的原则。

礼,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

攘臂,伸出手臂。

扔之,用手牵引的意思。

前识者,有先见的人。

启示:

拥有上等品德的人顺应自然运行的规律,不刻意追求功德名声,因此具备了真正的德行。拥有下等品德的人有心显示自己的德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的德行。

上等的品德是顺其自然而无心作为,下等的品德是有意为之、有所作为。

上等的仁爱是有所表现但出于无意,上等的大义是有所表现却出于有心,上等的礼仪是有所作为却得不到回应。

当具备上等礼仪的人施行礼仪,却得不到回应的时候,他就伸出胳膊,强行牵引和拉拽想影响的人。

所以说,失去了本来的自然规律,而后才有有心为之的遵循自然规律。

失去了遵循自然规律,而后才有了推崇仁爱。

失去了仁爱,而后才有了强调人伦原则。

失去了人伦原则,才主张细枝末节的礼仪。

礼仪这个东西,是忠信最末端的产物,也是一切混乱的开端。

那些所谓有先见的人,不过是流于自然规律的表面现象,他们所持有宣扬的道理,恰恰是使人愚昧的开始。

因此,真正的大丈夫不会遵循浅薄无华的“礼仪”,而是遵循厚重充实的自然运行规律。

所以说,要舍弃浅薄的人为意志,去坚守遵循自然的运行规律,这才是正道之路。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