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美尔的国家视角

 西一里2l6sluho 2022-05-15
文章图片1

怎么知道人类最早的国家是不是苏美尔人建立的?

文字的发明使复杂抽象的信息可以长久保存,让后人借此可以了解人类文明之初许多新事物的诞生和演化。

人类目前发现最早的可识别文字,来自苏美尔人(Sumerian)的石头和泥简。泥简制作简单,在松软的泥板上刻字,烘干后长久保存,耐久性仅次于石碑。

在中国东汉的蔡侯纸发明之前,世界范围内有纸草、羊皮、绢帛、甲骨、岩石、金属、木牍、竹简、泥简等,其中泥简应该是最早的书写工具之一。苏美尔人将文字写在湿泥上,还会使用陶制圆筒印章在泥板上进行最古老的文字印刷。

考古人员在一些古城遗址发现大量集中存放的泥简,估计可能是当时的图书馆或档案馆,对这些泥简上面的文字破译可以让人们了解很多当时的情况。

出土的苏美尔泥简内容庞大,文字非常成熟,肯定曾经存在长期的文字发展过程。但更早的情况无从得知,从已知证据出发,可确信的人类文明破晓曙光目前只能上溯苏美尔(Sumer)时期。

文章图片2

人类文明起源是个有争议的话题。西亚与埃及实在太近了,距离方便往来意味着文明容易扩散。不过主流意见认为西亚更早。从文字看,埃及文字越古老就越像西亚文字,埃及出现国家前,采用的文字与苏美尔文字如出一辙,逻辑上应该是源于苏美尔。

不仅文字,生活用品的发明也有很多案例。比如苏美尔人早就使用的陶器转盘,埃及第四王朝之后才有。铜器也确定是从西亚传入埃及。古埃及建国前的雕像、饰品都有明显的西亚特征。

国家也是。从现有的考古发掘来看,苏美尔城邦是目前人类所知的全世界最早的国家,其开端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或公元前5300年(通过放射性碳十四的断代测定不同的古城遗址)。

普遍认为,苏美尔文明是奠定人类文明的基石,西方文明的源头希腊文明也是在苏美尔文明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从现有资料的研究成果看,包括国家、神话、天文、历法、语言、文字等至少39项人类最早出现的社会现象均来自苏美尔人。

文章图片3

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语,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方”,这也是《圣经》中称为“伊甸园”的地方。这个平原大约40万平方公里,和中国的云南省差不多大。由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吸引了来自不同地区的人类定居。一些黑头发的种族,以远高于周边部落的发展程度,发展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文明,他们被后来的征服者阿卡德人称为“苏美尔”。

在当时的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既不是最早居民,也不是唯一居民,但他们在历史记录中最先建立城市。从这些城市的遗址看,已经有相当规模。要知道,上千年后的世界很多地区,例如古希腊,不少城市也不过是一些村户的集合。

苏美尔城市每城一王,不相统属,各自为政。城市以神庙为中心,也有王宫建筑,周围建城墙。互相接壤的地方以运河及界石为界。两河平原缺乏石矿和树,因此苏美尔的建筑多是泥砖建造,砖与砖之间没有灰浆或水泥连接。很多房屋用泥砖作墙壁,用芦苇作屋顶。泥砖是泥土和稻草加水混合晒干而成。

有了固定的住宅后,苏美尔人兴修水利,用纵横交错的沟渠对农田和菜地进行灌溉。根据泥简记载,苏美尔人庙里敬神的食品,有牛、羊、鸡、鸭、鸽、鱼、枣、饼、南瓜、无花果、奶油等食品,可见农业发达。

他们用牛犁田,用管状工具播种,收割后用一种木制带齿的打谷机分开穗茎,穗做粮食,茎做饲料。工具除了石器,还有象牙、兽骨、青铜器。运输工具有马车和船。使用金银做货币。这些现象出现在公元前4000年至3000年,早于中国黄帝时代。

与中国三皇五帝时期没有留下任何考古物品不同,同时期的苏美尔人留下了大量文物让后人了解当时的情况。其中包括精美的工艺品,如黄金器物、武器、金头盔、乐器等。苏美尔人的雕刻和绘画也很发达,作品流传至今。

文章图片4

根据雕刻和绘画作品,人们可以看到苏美尔人有装备复杂的军队:苏美尔轻步兵的武器是战斧、短剑和长矛,远兵器包括投石索和弓箭。正规步兵还配有铜盔、毡披风和皮革裙。战车有四个轮,上面有两名士兵,由四头野驴拉车。

先进的军队标志着国家的出现。国家需要固定的地域。人类发明农业后有条件大规模世代定居。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农业发源地之一,也因聚集和繁衍人口的迅速增加而最早产生国家。

国家的出现,意味着秩序的形成,生产生活风险的降低,财富积累速度的提高,对内维持稳定和对外防御扩张的力量增强。这是人类社会组织形式演化的新形式与新阶段。

国家与部落的区别,在于固定的辖区内具有常设的政府、军队、法律。国家是战争机器,目的是保护或掠夺资源。渔猎时代人类为争夺资源丰富的地区也会爆发部落战争,但为战争协调起来的组织会随战争结束而解散,没有固定的政府、军队和法律。

国家刚刚出现时,所辖地域有限,基本一城一国,城市也较简单。苏美尔人的早期城邦,一般由中心城市连同周围的农村组成,领土面积不大,居民二、三万。后来规模不断发展,多达十几万人。苏美尔的乌尔城遗址面积相当于9个故宫大小,已有宽厚的城墙和处处可见的拱门,里面还有大型庙宇建筑。

文章图片5

城邦的出现,意味着城邦内各阶层民众开始形成命运共同体,共同抵御天灾及入侵。城邦建有高大的城墙,最初是出于防御需求,因为自身拥有的人口和技术使得财富增长较快,需要对付周边相对落后的蛮族劫掠。但当城邦财富与军队力量增长到较高水平时,也会使统治者有能力和意愿对外征服,夺取奴隶和土地。

苏美尔的国家之间战争动机非常简单,而且坦白,常常直接宣称:“我要你那片土地”、“我要你那批粮食”、“我要你的银矿”、“我要你的绿玉”等。抢到想要的资源后,将敌人杀戮献俘活祭,或作为奴隶使用。国家内部依法律按实物课税。与后来的国家相比,苏美尔人的法律简单而宽大。

文章图片6

根据泥简记载,公元前4000年的两河流域下游,随着各城邦人口的增加和资源的稀缺,苏美尔城邦逐渐进入“战国时代”,有些强大的城邦征服了附近的城市,建立了多城市的国家。随着个别国家的版图扩大,城邦数量在减少。霸主地位也在几个中心城邦之间转换。这与中国春秋时代向战国时代过渡的情形很相似。

大约公元前2500年左右,与中国的黄帝部落称霸黄河流域同时,一个叫做拉格什的强大的苏美尔城邦开始称霸两河流域。考古学家在拉格什发现了王室的铭文,记录了公元前2500年到2350年之间约150年间的完整的拉格什国王列表以及相关史事,也使拉格什成为苏美尔各城邦中后人了解的唯一比较完整的城邦。

经过几代国王的经营,拉格什击败北方强国基什,并征服周边乌尔、乌鲁克和拉尔萨等城邦,成为苏美尔诸邦的霸主,建立起“拉格什帝国”。不过帝国很快出现内讧,几次政变之后,一个平民利益代言人登上王位。这个人(乌鲁卡基那,Urukagina,约BC2378–BC2371在位)成为“拉格什国王”之后,开始了人类文明史上已知最早的政治改革。

文章图片7

在关于这场改革的泥版文书中,可以看到当时拉格什贪官污吏横行霸道,王室侵占平民的良田,买卖不公,苛捐杂税严重,穷人得不到任何保障。新国王试图改变这些,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政治改革运动,制定一系列新的法律及政策,保护平民利益。

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国家内部统治,如同治病调理,恢复国家有机体的机能与活力。然而此次改革似乎没有成功,反而严重削弱了自身的国力。6年后,世仇的邻国(温马)率军灭亡了拉格什(第一王朝),并血屠全城,杀了这位改革之王。

在苏美尔城邦争霸的同时,有一个闪族人的城邦异军突起,逐渐灭掉了苏美尔人的早期城邦,建立了两河流域的统一国家——阿卡德(Akkadia),并延续了141年。这个国家被历史学家视为人类第一个帝国,其出现甚至早于中国的尧舜禹时代。

阿卡德人最初定居在苏美尔人以北的平原上,几百年间持续学习和吸收苏美尔人的种种知识,还学会了使用车轮,并开始组建自己的战车方队。利用苏美尔各国的内战,阿卡德人乘势南下,席卷苏美尔各城邦,建立了类似中国秦朝的君主制集权国家。

文章图片8

阿卡德虽然不是苏美尔人的国家,但却是完全的苏美尔文化,对苏美尔文化几乎全盘接受了下来,包括苏美尔的文字、宗教和经商热情,因此仍是苏美尔文明的一部分。100多年后,来自伊朗高原的新入侵者毁灭了阿卡德,使其从历史上消失。

此后,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又一个个重新出现,并享有一定程度的独立,直到乌尔城邦崛起,建立起一个纯粹的苏美尔人的帝国,国王自称“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这一帝国维持了一个世纪后被闪族人的巴比伦帝国灭掉。苏美尔文明自此结束。此时中国进入了夏朝,开启了国家时代。

苏美尔国家兴衰也同样蕴含着政治规律:资源满足人类的需求,也会引发人类的纷争。战争是解决纷争的激烈手段,却未必能实现理想结果。统治力的边界,存在于综合实力与民心向背。

文章图片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