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兜铃与青木香

 植物游记樊蓉 2022-05-15
写在前面

马兜铃是药用植物图鉴的小伙伴提供的样品,

关于马兜铃青木香天仙藤,

他有做过介绍,并拍了植物的照片,

超链接:

药用植物图鉴的马兜铃,

药用植物图鉴的青木香

药用植物图鉴的天仙藤。

我们也介绍过,他们家的植物,

超链接:

大叶马兜铃,中药安全性,

原料药材和饮片291-300,

马兜铃花的结构。

他们家的植物因含有马兜铃酸,

逐步被中药行业抛弃,

以至于每次一聊起她家的药材,

总要说一说肾毒性的马兜铃酸,

会觉得他们一无是处,但转念一想,

不能做药物就没别的用处了吗?

他还是很漂亮的,而且有攀缘的特性,

攀援在某棵树上,可以让树漂亮起来,

阳台栏杆上,如果有马兜铃攀援也是很可爱的。

他的花果叶,颜值都扛打,

马兜铃科还有些植物,花特别大,像抹布一样。

虽然马兜铃酸有毒,

但他对别的动物,也是肯定的存在,

有一种蝴蝶,喜欢吃马兜铃的叶子,

通过马兜铃酸的毒性,来保护他的幼虫,

鸟吃了这种蝴蝶的幼虫,也会头晕中毒。

小伙伴研究发现:

马兜铃酸,在马兜铃的根部分布比叶子多,

马兜铃是多年生的,我们猜测多年生植物,

为了保护根,会把毒素放在根部,

叶子即使被咬了,问题也不大,再长就是了。

但是同样含有马兜铃酸的细辛,

则是地上部分马兜铃酸含量多。

细辛是一年生的,它的根就没那么重要,

它的叶子需要给植物制造能量,还要保护种子,

于是他的马兜铃酸毒素,会比地下的根高很多。

植物的生长特性,与它的次生代谢产物分布,

仔细观察,加上思考,是非常有意思的。

植物志上的马兜铃
01
北马兜铃

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来自于马兜铃科,马兜铃属。铁扁担(陕西),臭瓜篓(山东)、茶叶包、河沟精、天仙藤(山西),万丈龙、臭罐罐(内蒙古),臭铃当、吊挂篮子、葫芦罐(甘肃)。

草质藤本,蒴果顶端圆形而微凹,成熟时黄绿色,种子三角状心形,灰褐色。花期5-7月,果期8-10月。

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和湖北。

生于海拔500-1200米的山坡灌丛、沟谷两旁以及林缘,喜气侯较温暖,湿润、肥沃、腐植质丰富的沙壤中。

本种药用,

茎叶称天仙藤,有行气治血、止痛、利尿之效。

果称马兜铃,有清热降气、止咳平喘之效。

根称青木香,有小毒,具健胃、理气止痛之效,并有降血压作用。

02
马兜铃

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来自于马兜铃科,马兜铃属,别名独行根(唐本草),青木香、一点气、天仙藤(江苏),蛇参果(四川、贵州),三百银药(福建),野木香根(江西),定海根(湖南)。

草质藤本,根圆柱形,直径3-15毫米,茎柔弱,有腐肉味。蒴果近球形,种子扁平,钝三角形,长宽均约4毫米,边缘具白色膜质宽翅。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以及山东(蒙山)、河南(伏牛山)等;广东、广西常有栽培。生于海拔200-1500米的山谷、沟边、路旁阴湿处及山坡灌丛中。

用途与北马兜铃同。

马兜铃的观赏用途

马兜铃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河以南、长江流域及云南等省,日本也有,是集观赏和药用价值于一身的好花卉。

青木香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根长而粗壮,有特殊香气,萌靡力强,是民间药用的主要部分。

青木香多生于堤岸、田野、山坡、路边等处,对土质及其他生长条件要求不严,栽培比较容易。

盆栽方法是:冬末春初(2~3月间),于灌木丛中采种“瓜”,取出种子撒在花盆中。

出苗后每盆留3~5株。也可直接挖取发苗老苗,连土带回移植于花盆中。

用废旧材料在盆中搭一小架,让青藤缠绕于架上,平时藤叶清香隐隐,令人颇感愉快。无需精心管理,便可正常开花结果。

可在园林地角等不便于种植其他植物的地方,种上一片青木香作地被。也可将其种在低矮栏杆旁,进行垂直绿化。

一:青木香

二:马兜铃

三:马兜铃属的植物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易栽易养的药用花卉青木香 湖南 唐仕荣

(2)中国植物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