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语言的点、线、字构、章法均蕴含着对节律美作用与表达的诉求

 影谭翰墨 2022-05-16

李泽厚先生在《美学三书》里说书法是“线的艺术”最直接和最充分的展露,并有种特殊的提法很是形象,他认为书法这种“线的艺术”是“普遍性的情感形式的音乐艺术在造型领域内的呈现。”我对这句话的印象很深刻,一方面当然是出于对这一观点的高度认同,大体艺术各领域之间都有着相当的联系与融通,包括英国文艺批评家沃尔特·佩特(W.pater)也曾说过:“一切艺术都是趋向音乐的状态。”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的朋友——郝君惠谋。

书法语言的点、线、字构、章法均蕴含着对节律美作用与表达的诉求

行书《“壹”声天籁》

之所以这么说,熟悉大非的朋友恐怕不难理解。大非是少见的能把书法这种“空间艺术”与音乐这种“时间艺术”都能修至相当高度的多栖艺术家。相应地,这一特质也赋予了大非身上一种特有的灵性。

书法语言的点、线、字构、章法均蕴含着对节律美作用与表达的诉求

隶书《宜未、毋临联》

书法语言的点、线、字构、章法均蕴含着对节律美作用与表达的诉求,简而言之这种空间艺术似静而实动,书写中的流动性和轻重提按所表现的节奏感,又何尝不能来自于书者本身对乐律的细腻体验?脱离了声、色这些具体有形的东西,书法与音乐的情感形式实相吻合同构,因而它们之间也就具备了相互滋养、相互支持的基础,即便二者一种协奏于耳畔,一种凝化于笔端。也无怪乎张怀瓘对于书法有“无声之音”、“无形之相”的说法了。

书法语言的点、线、字构、章法均蕴含着对节律美作用与表达的诉求

草书《论语·尧曰》

细观大非之书法,尤其是对书写方向、节奏有着极高要求的行草作品,在线条内涵、表现形式等方面常常有着令人叹服的成功塑造。飞文洒落,自在悠扬,极富灵动之美,我想这大概也是对书法、音乐二美能够相互观照成就的很好诠释吧。

书法语言的点、线、字构、章法均蕴含着对节律美作用与表达的诉求

隶书《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书肇于自然。书法艺术的形态美来源于宇宙自然美,书法的艺术形态也须体现自然美,因而“气韵”长久以来一直作为书法领域高层次的审美要求存在。书画之工,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努力达到,但要达到所谓的“气韵生动”,却又经常不是人工巧密可得,郭思《画论》即谓“如其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将其与创作者个体的人格境界建立了联系。这与数百年后苏姗·朗格(S.Langer)的认知不谋而合。

书法语言的点、线、字构、章法均蕴含着对节律美作用与表达的诉求

草书《自作诗》

“你愈是深入地研究艺术品的结构,你就愈加清楚地发现艺术结构与生命结构的相似之处。”(《艺术问题》)大非书法家学师承渊源有自,更兼数十年勤奋不辍,笔秃千管、墨磨万铤,其书之技法精工纯熟,已无需累笔赘墨。唯其作品之气韵,殊为绵长,似蕴含有无穷张力,耐人品寻,特值详叙。

书法语言的点、线、字构、章法均蕴含着对节律美作用与表达的诉求

隶书《一帘、四壁联》

草书为写意之尤,不妨取以观之。大非之草书主要取法黄庭坚、祝允明,二者书法创作均以重韵尚意闻世,尤其黄山谷更是多有“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等惊世之语以示绝俗之追求,黄庭坚认为“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致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

书法语言的点、线、字构、章法均蕴含着对节律美作用与表达的诉求

隶书《自作诗》

我与大非相交数年,其为学也笃敬,其为人也旷达,观其所临之帖,悉遗貌取神,取华存质,不必一笔一画以为准,老守一窟,尽求精备。瞻其所作之书,则笔势流畅无碍,意态洒脱,却又能寓森严于纵逸,蓄圆劲于蹈厉,内藏精气,外耀神采,流水行云,余意无穷。韦端己“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净中生”,真卷端境耶!大非的隶书则系植根汉碑,主要取法《礼器碑》、《张迁碑》、《西狭碑》、《石门颂》等,上追汉人气象。

书法语言的点、线、字构、章法均蕴含着对节律美作用与表达的诉求

行书《宋诗二首》

难得之处在于,大非能够有意识地兼顾灵性和趣味而不泥古,因而于学古之外,其作品常能入化成独得之境,亦广为业内友人称道。无论是擘窠大字,还是蝇头小书,大非的字于笔墨勾连点画之间,均透着一股自然率真,心灵合辙,赏时令人自觉“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这真是一种难以摹状的特殊魅力!

书法语言的点、线、字构、章法均蕴含着对节律美作用与表达的诉求

隶书《论书绝句》

亚里士多德《诗学》第二十五章指出过三种不同的创作方法,即:“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按照事物为人所说所想的样子去模仿,或是照事物的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这对于书法创作同样适用。这里的“照事物的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指向的就是所谓的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大非是一个浪漫的人,我常谓其行事待人有士人气度、古人之风,故而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很难找到一丝匠气。大非更是一个热爱生活、洒脱随性的人,因之他的作品绝少横秋之态,更无矫揉之饰。

书法语言的点、线、字构、章法均蕴含着对节律美作用与表达的诉求

行书《小品五帧》

大非现今正师从于当代著名书法家朱天曙先生从事书法史研究。事、文、史是史学研究基本的三要素,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历史学家章学诚有过这样一段表述,他说:“史所贵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也。”并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譬人之身,事者其骨,文者其肤,义者其精神也。”(《文史通义·方志立三书议》)事为基础,文以表事,义从事出,三者血肉关联。章氏认为“非识无以断其义,非才无以善其文,非学无以练其事。”(《文史通义·史德》)如无洞见卓识,善于继承,便巨细莫辩,方向不明,如无批判的创新精神,因袭旧惯,谨守绳墨,便不敢攀登,更无从鼎故革新。之所以谈这些,是因为我认为大非具备了成为一位书法史领域优秀学者的德才学识。窥一斑而知全豹,即从其人其作以观,大非在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并行的道路上,未来都是可期的。

书法语言的点、线、字构、章法均蕴含着对节律美作用与表达的诉求

隶书《春游湖》

800多年前,陆象山曾道:“今天下学者,惟有两途:一途朴实,一途议论。”800多年后,亦然!正如余英时先生言,今天的文史学界弥漫着“议论”,而“朴实”一途则空前的寂寞。尽管如此,我仍对大非充满了信心,“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诚愿未来的行进中,能与大非兄同取前者为途,一路并肩。其共勉之!


(本文作者:游帅,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博士后,现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