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俗澧州‖火连坡董永与七仙女:暖水街因御赐董永“献宝状元”而得名,董永墓静静躺在炉子山,与天供山仙女洞遥相呼应

 城头山视窗 2022-05-16

爱情经典七仙女

                    文/易宗明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耳熟心详,流传甚广,关于他们的身世在国内更是众说纷纭。有的说董永是文学故事人物,有的称董永确有其人。据称,山西万荣县、江苏东台市、河南武陟县、湖北孝感市等地不仅有与董永相关的遗迹,地方志也多有记载,都称董永是当地人,纷纷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澧县董永与七湘姑的传说源自火连坡镇边山河,其暖水街因皇上御赐董永为“献宝状元”而得名。如今,火连坡境内董永墓依旧,董永头枕御书金匾静静躺在金架山侧峰炉子山。董永与七湘姑动人的爱情故事曾于解放初被摄制成电影《七仙女下凡》,电影外景拍摄地就在暖水街,连通湘鄂两省的六合桥与千年槐荫树如今依在;七仙女下凡时所踩的一块岩石,敲击之时,咚咚有声,清脆悦耳,当地冠之“仙女儿脚踩咚咚岩”。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后被移植为黄梅戏《天仙配》经年不衰。
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历来说法不一。一说《孟姜女》、《牛郎织女》(即《天河配》)、《梁山伯和祝英台》和《白蛇传》,一说《孟姜女》、《董永和七仙女》(即《天仙配》)、《梁山伯和祝英台》和《白蛇传》。可见差异在于《牛郎织女》和《董永和七仙女》这两个神话传说上,被混淆的董永和七仙女的“天仙配”故事比牛郎织女的“天河配”传说成形要晚。形成这种说法不一的原因,不外乎两者的故事内容极其相似,甚至连名称也仅一字之差,七仙女传说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女儿七公主,而织女就有好些个说法,或说织女是天上织布造霞的仙女,或说织女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外孙女,总之,织女身份的不确定性更是造成它们互相替代的重要原因。
据有关考证,董永遇仙传说发生于东汉中叶。董永家贫,卖身为奴葬父被后世传为佳话,拥为孝子楷模,列为二十四孝之一。应宣传之需,后世人在有意无意间将其神化,遂有董永至孝、感动天地、仙女助织还债、槐树证媒等故事。于是,演绎出了牛郎织女缠绵悱恻、感天动地的爱情!“天仙配”大同小异,相传,玉帝女儿在云海深处的仙宫也很孤单寂寞。一天,姐妹七人同在凌虚台游玩之际,拨开云雾见到了人间男婚女嫁、勤劳耕作的生活,十分羡慕。七仙女看到卖身葬父的董永忠厚老实,遂生爱慕之情。大姐碍于天宫戒律,但终禁不住七仙女再三恳求,临别赠下凡的七妹难香一枝,嘱其遇难时焚香招姐解救。凡间,七仙女与董永结为夫妻。傅员外怕七仙女干不了活白吃饭,先不收留,继而刁难,要七仙女一夜织十匹锦绢,称织成董永三年长工改百日,织不成则工期延一倍。七仙女燃起了难香,姐姐们闻讯借织女天梭前来相助,织成了锦绢十匹。傅员外只得缩短董永工期;做工期满,夫妻双双把家还。途中,他们一路憧憬着男耕女织的美好生活,董永得知妻子已有身孕,惊喜异常,赶忙前往村里讨水为妻解渴。这时,狂风骤起,天昏地暗,天空现天将传玉帝谕旨:限七仙女午时三刻返回天庭,否则便将董永碎尸万段。七仙女不忍伤害董永,等不及董永回来讲明原委,在槐荫树上留下“来年春暖花开日,槐荫树下把子交,不怕天规重重活拆散,天上人间心一条”的誓言,带着满腹悲伤返回天宫。


至于说起澧县流传的七仙女下凡,需追溯到边山河的滴水岩。滴水岩乃因周遭金架山、木岗头、水桶湾、火连坡、土桥沟的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而生的奇异景观。滴水岩是巍峨高山之腹孕生的一颗巨大岩石,岩顶一股永不干涸的喷泉喷薄直泻洈水,似龙涎,如银练,行人穿越其下,凉气悚然,衣襟不粘。
话说清顺治年间,一玄衣百结、虬髯银须的阴阳师手扶铜杖云游至此,不禁失声吟哦:“玉龙天上飞,金兔地上跑,祥云自东来,尘缘今了了。”事有凑巧,住在滴水岩旁的伯年无意听见后,忙上前施礼,引阴阳师至家中款待。伯年已过而立,正愁婚配十载尚无子嗣,于是唤出妻子,双双跪地,纳头相拜,苦苦哀求:“仙师度我迷津,我将尊您为父,早晚请安,奉养天年。”“天机不可泄,吾若坦言,必遭天谴,戕瞎双眼啊!”阴阳师闭目捋须,沉思良久,终又开言,“这泥屋正居龙脉,龙主金,土生金,金金相扶,金已盛过,以致天地失和,阴阳失衡。尔需屋后遍植翠竹,以泄重金,中和木土,方可家道畅达。他日,尔需采南山之石,伐北山原木筑起木石围房,则子孙发达,富贵万年。”话毕,只见两道金光袭来,阴阳师顿觉一片漆黑,双目失明。
伯年谨遵阴阳师所言行事,自此果然家道兴旺,富甲一方;而且一朵乌云常年罩在木石围房终日不散,晚上则化为一只黑狗伏于屋顶守家护财。伯年又继娶两房姨太,三个老婆连续生了七个女儿。七个千斤个个貌若天仙,如花似玉,尤数七女湘姑更加聪明伶俐,人称“七仙女”。伯年教湘姑理财,指望将其在家招赘,日后延续香火家业。
话说天供山上董石山夫妇育得一子董永,四岁那年遭遇大旱,颗粒无收,母亲一命归西,董石山带着幼子外出谋生,流落到了火连坡镇暖市一带。董石山被贯头场孙老板怜许收留打工,稍后又把其子董永介绍给当地秀才孙觉哉家放牛。孙秀才见董永勤快聪明,把一群牛喂得牛毛水光,便时不时教他读书识字,数年下来,竟也能晓四书,识五经,懂六义。可天不遂人愿,董永16岁那年,父亲董石山因积劳成疾撒手人寰。
董永家无积蓄,举目无亲,只得头插草标,卖身葬父,被洈水北岸傅员外买作家奴。因董永忠实厚道,又略通文墨,傅员外升其为账房。傅员外与伯年一直有生意往来,董永因此常到伯家核对账目,收讫银两。为主效劳的董永与代父理财的七湘姑一来二去慢慢熟识。日久生情,两情相悦,七湘姑于是私许了终身。
暗结珠胎的七湘姑终归被伯年所知,可打得皮开肉绽也不肯祸及董永而透露实情。碍于家丑不可外扬及掌上明珠之故,伯年不忍将七湘姑沉塘而是改绑于楠竹筏深夜推于洈水任其死生。
真应了“天若有灵”,第二日适逢清明,董永向傅员外告假,天不亮就赶去为父上坟。渡过洈水之时,忽见上游飘来一巨大竹筏,董永费力截住,发现筏上搁有不少绫罗绸缎、银两衣物,缚着的竟然是满是伤痕的心上人。悲喜交加之际,董永细问原委,二人又抱头痛哭。及至洈水南岸,他们便请岸边槐荫树为媒,槐荫土地神为证,拜天叩地,正式结为夫妻,一同回到了天供山老家。董永去向傅员外辞别,不料傅员外趁机勒索百匹绫罗绸缎的赎身费用,颇费了一番周折。这年十月,湘姑生下了董麒、董麟一对孪生兄弟,这是后话不表。
再说伯年虽已年老体迈,但恃财倚势,欲求一子,强抢民女,又纳数房小妾,邻里乡亲已深恶痛绝。一日,从傅员外口里终于得知是落魄奴才董永坏了金枝玉叶的女儿身子,伯年恼羞成怒,带了数十名凶神恶煞般的家丁赶到天供山,痛打了董永一顿,并抢走湘姑母子带回去严加看管。
董永一路瘸拐着追寻妻儿,无奈被深院重门所阻。从后院越墙而入后,董永发现一间小石屋内一须发似银的瞎眼老人正在吃一些残羹断粥,忙上前施礼相问:“敢问老先生何许人也,何以独自在此食些残羹冷汁?”老者闻言,遽然惨色,悲恸不已,交谈之后,从身后抽出一根乌亮铜杖,清泪长流道:“缘生缘来,人聚人散,这手杖乃师传之宝,师嘱传有缘之人。你我有缘,望妥善收藏,他日必有鸿运。你且回去,明日定保你全家团圆。”董永惊愕不已,将信将疑,虔诚接杖,拜谢而去。
翌日,家丁又来送饭,阴阳师故意自言自语道:“伯年无子,求我方成。铳打黑狗,后挖宝盆,前架柏枝,添财添子。”伯年闻家丁密报,想起阴阳师确非等闲之辈,赶忙入石屋垂安:“父尊在上,恕孩儿忙于生意,疏于日日请安之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初您授孩儿玄机,方得七女。今祈望还念在照料您多年的份上,点化迷津,赐小辈一秋儿晚子。”言毕,作痛哭流涕状。阴阳师点头哂笑道:“龙为阳,水为阴,女属水命。汝天生贵命,命中有子,无奈汝命犯煞星,黑狗星白天罩于屋顶,晚上歇于屋檐,木石围房难承天露,阴阳难调,故汝连连得女。汝当择于鸡鸣前夕,用铳将其魂魄打散。此外,于竹林挖一聚宝盆,上承天露,下纳地阴;屋前架一石桥,覆上柏枝若干;沐浴净身,于洈水沉玉璧一双祭祀。大功告成之前,汝闭门焚香,诚心祷拜,口中轻唤'伯子来伯子来!’如此这般,大事可定也。切记外姓之人速速打发,免得冲撞!呜呼,此番帮汝,折寿十年啊!”伯年听完,激动不已,大声拜谢:“亲父灵德,赐我爱子!皇天后土,不绝伯年!”
当天,伯年便驱走湘姑母子及异姓长工。湘姑母子与董永一家,躲进了天供山一岩洞内,这就是后人称之的仙女洞。伯年挖聚宝盆,建柏枝桥(即后世六合桥),祭祀水神。桥建成之后,伯年集鸟铳数杆齐发,终将黑狗打散。据说,连续两晚,无数金兔如流萤闪动,从竹林跑出奔柏枝桥坠入洈水,煞是壮观。第四日,阴阳师双目突亮,一声长笑,飘然而去。当晚,雷鸣电闪,一场无名大火将木石围屋烧得只剩下断垣残壁,伯年全家无一幸免于难。


不久,躲在岩洞的董永、七湘姑全家迁往暖市,只是湘姑原来的家只剩下那一些高大门柱孤零零矗立着,其侧的聚宝盆蓄着半池锈水,滴水岩奇景因聚宝盆挖断了龙脉也早就失去了阳刚隽美。康熙年间,圆明园始建,皇上搜集天下奇珍异宝,董永便献出青铜古杖,皇上御封为“献宝状元”,并赐御书金匾。董永披红挂彩,打马游街三条半;暖市因地方出了状元从此也就正式被叫做暖水街。从小聪敏灵慧的董麒、董麟长大后双双考中进士,异地为官,将董永、七湘姑接去任上颐养天年。后来,董永死后被送回暖水街葬在了炉子山。
董永与七湘姑动人的爱情故事因生意相识,因生意相恋,见证他们爱情的那个街市边山河至今仍然商贾云集。边山河是连接滴水岩和暖水街的一条古老小街,曾是湘鄂边交易集散地。她依山傍水,古老的木板门面,还有店前黑亮的青石,构筑成脚下斑驳的石坡路面。街面上那些被人马踩踏得光溜平滑的石板,似乎还能照见往日的繁华。如今,洈水蜿蜒于古镇道旁,远近汩汩有声,错落有致的民居房舍,徽式建筑林立的边山河市场,重又勾勒出了边山河的自然本色,让人不由自主放慢脚步。

进澧州——以“城”相见 以“澧”相待》是2010年澧县文化局、澧县旅游局共同编辑出版的一本地方文献,图文并茂。主  编:余长国 黄德武;副主编:龚道权 李志民 马 骅 陈克发;执行主编:易宗明;封面设计:田 劲;封面题字:杜修岳;撰 文:易宗明;摄 影:陈克发 龚朝阳;版式装帧:田 劲  李悦  张文武;责任编辑:胡国勇 段传云。

主编/易宗明| 编辑/黄 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