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说《论语》:学而篇(十一)

 素說 2022-05-16 发布于江苏


  一、原 文  

学而第一

0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二、释 解  

先师说:“父母在世时,身为人子的人能够细心观察父母'亲仁为善’的言行举止,领悟把握父母的从道行善的志向,学习 '仁之为人’的为子之道,传承'仁之为人’的为父之道;父母去世了,能够承担起为人子的孝道义务,从父母生前的言行教诲之中,缅怀父母的教导,观察掌握父母的待人行事原则,沿袭传承家族生生不息的和善之道。三年能够持守遵循父母的教导,不更改父母从道行善的志向,自觉主动承担起家族传承延续之道,这样可以称得上孝了。”

  三、释 字  

观(觀)

《说文》:觀:谛视也。从见雚声。古玩切,《广韵》古丸切。,古文从囧。注:审谛之视也。《榖梁传》曰:“常事曰视,非常曰观。”凡以我谛视物曰观,使人得以谛视我亦曰观,犹之以我见人、使人见我皆曰视,一义之转移,本无二音也。而学者强为分别,乃使《周易》一卦,而平错出支离,殆不可读,不亦固哉。《小雅·采绿》传曰:“观,多也。”此亦引伸之义。物多而后可观,故曰“观,多也”,犹灌木之为藂木也。

《广韵》:觀:视也。又音灌。楼观。《释名》曰:“观者,于上观望也。”《说文》曰:“谛视也。”《尔雅》曰:“观谓之阙。”亦姓。又音官。

汉字“观(觀)” 从见雚声。雚,是猫头鹰、鸮,初文象飞禽之形,两个口像一对不时转头四顾的大眼睛。因为雚是善于锐目详察的猛禽,于黑暗中依然能洞察一切,看准猎物则迅猛出击,故觀有善视而能识辨之义。《说文》:“觀,谛视也”,段玉裁注:“常事曰视,非常曰观”,张舜徽《约注》按:“观之言爟也,谓以火烛物,视之审谛也。凡所处冥暗,见物不审者,辄举火照之,观之于爟,语原同也。古文观从囧,亦取闿明视物审谛意。故谛视为观,乃其本义,因引申为凡视之称。就字义细分之,见与视短暂,观则停留;见与视轻略,观则审谛;此析言之也。若浑言之,则见与观双声,其义本一。见之与观,犹坚之与刚耳。”本义为有目的地细看审察,泛指观察、审察,引申为观赏、景观、景象、外观、炫耀、给人看,使观看等义,又指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

志(

《说文》:志:意也。从心之声。职吏切。段注:《周礼·保章氏》注云:“志,古文识。”盖古文有志无识,小篆乃有识字。《保章》注曰:“志,古文识。识,记也。”《哀公问》注曰:“志读为识。识,知也。”今之识字,志韵与职韵分二解。而古不分二音。则二解义亦相通。古文作志。则志者,记也,知也。惠定宇曰:“《论语》'贤者识其大者’,蔡邕《石经》作志:'多见而识之’,《白虎通》作志;《左传》曰'以志吾过’,又曰'且曰志之’,又曰'岁聘以志业’。”又曰“吾志其目也”;《尚书》曰“若射之有志”,《士丧礼》“志矢”注云“志犹拟也”。今人分志向一字,识记一字,知识一字,古只有一字一音。又旗帜亦即用识字。则亦可用志字。《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志之所之,不能无言,故识从言。《哀公问》注云“志读为识”者,汉时志、识已殊字也。

《广韵》:志:意慕也。《诗》云:“在心为志。”《尔雅》曰:“骨镞不翦羽谓之志。”职吏切。

汉字“志”从心之声。之,有适、往、至、与等义;从心,表示心之所适、住、至、与,本义为心意、意念,表示心之所专注之意念,或将见诸行动之意向,戴侗《六书故》释:“心之所注为志。……志在焉则不亡,故因为纪念之义,与識(识)通用,又因之为志载、铭志。”引申为志向、志愿,或表示有志于、立志、目标之义,又引申为神志、记载等义。

道(

《说文》:道:所行道也。从辵从一达谓之道。徒皓切。,古文、寸。注:毛传云“行,道也。”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道之引伸为道理,亦为引道。

《玉篇》:道:徒老切。理也,路也,仁义也。

《释名》:道,蹈也。道,导也,所以通导万物也。

汉字“道”从辵从首,首,像侧面人头之形。高树藩《正中形音义综合大字典》(增订版)中释:“辵谓长行,首谓面之所向,行之所达;长行于面之所向与行之所达之涂,此涂即道。故其本义作'所行道也’解,(见说文许箸)即由此逹彼所行经之路,称之曰道。”道是人行之路,具有一定方向的路。引申指天和人所必须遵循的轨道或规律,通称为“道”。《释名》中说,道、蹈、导,古通用。本义为路、道路,引申表示取道、途径、经过,又引申出抽象意义的方法、技艺、规律、学说、道义等。又引申有引道、开道等义,此义后世多写作“導”,“導(导)”是“道”的分化字。

  四、素 说  

前一章子贡通过“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的教导,让弟子从先师“温、良、恭、俭、让”盛德气象的至善中,体悟掌握为学“克己正心”的“亲仁近道”之所“求”,把握君子“为善成德”的“从心自在”之所“与”所“得”。本章通过先师“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教导,让为学的弟子直接从生活的直观中领悟“仁之为人”的本质,体悟“孝”的“观其志、观其行而无改”的传承延续之道,从而掌握“亲仁近道而行孝”的用功着力之处。

先师说:“父母在世时,身为人子的人能够细心观察父母'亲仁为善’的言行举止,领悟把握父母的从道行善的志向,学习 '仁之为人’的为子之道,传承'仁之为人’的为父之道;父母去世了,能够承担起为人子的孝道义务,从父母生前的言行教诲之中,缅怀父母的教导,观察掌握父母的待人行事原则,沿袭传承家族生生不息的和善之道。三年能够持守遵循父母的教导,不更改父母从道行善的志向,自觉主动承担起家族传承延续之道,这样可以称得上孝了。”

本章需要注意的有三:一是“其”不是指子而是指父。《学而篇》是教导弟子们为学之道的,不是教弟子如何观人、识人的,是让弟子体悟掌握 “仁之为人”的“亲仁行道”之学的鲜活的,让弟子从身边父母那里观察体悟并能识得其父的志行之善的,从而自觉把握为学内容的。汉字“观”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可持久的觉察,虽是以视觉为主,但其中已经融入了其他感觉的一种综合知觉,因而“观”并不一定是要从当下可感觉可触摸到的现实中进行观察、分辨、识得。比如《里仁篇》第七章孔子就有“观过,斯知仁矣!”的教导, “观过”之“观”就是对过往进行的“观察分析辨识”。因此对“父没之后如何观察其行为”的质疑是不能成立的。程树德《论语集释》别解一:“范祖禹《论语说》(朱子《或问》引):为人子者,父在则能观其父之志而承顺之,父没则能观其父之行而继述之。……杨循吉谓'宜作人子之观其父解。父在时,子当观父志之所在而曲礼之;父殁则父之志不可见,而其生平行事尚有可记者,则即其行事而取法’。如此,则下'三年无改’句正是足此句之义,直接而下,自然贯注,不待下转语也。”接着引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孔子之言,论孝乎?论观人乎?以经文'可谓孝矣’证之,其为论孝,不论观人。夫人而知之也,既曰论孝,则以为观父之志行是也;不论观人,则以为观人子之志行非也。”程树德按说:“礼曰:'视于无形,听于无声。’观其志之谓也。又曰:'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观其行之谓也。孔子之言本是论孝,以为观父之志行,义实较长”。二是需要注意“三年”不是指“三年之丧”数量上的三年,而是是指持续长期、甚至终生。汪中《述学》的《释三九下》:“三年者,言其久也。何以不改也?为其为道也。若其非道,虽朝没而夕改可也。……曾子曰: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此父在而改于其子者也。是非以不改为孝也。然则何以不改也?为其为道也。三年云者,虽终其身可也。”三是需要注意“父之道”的“道”是指父母的教导,是“合理的、符合伦常道德的,可生生不息持续发展的道”,不是指父亲平时为善或为恶之道。姜厚粤在《论语浅悟》中解:“'道’字在此为教导、引导的意思。'父之道’,即父亲的教导。望子成龙乃是天下父母之通例。……希望子女有出息、不做坏事,即使有劣迹的父母也不例外。这就是'父之道’。正如刘开所说的'言道,则非不善可知’。的确,凡是引导,必是引人向善;如是引人向恶,那叫怂恿、教唆,而不能称之为引导和教导。既然是向善,当然要长期甚至终生'无改’,才能称得上孝,即所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