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于2018年11月11日在“飞翔出色”公众号首次发表,现转发头条号。此图文为本人原创作品。 曾经,石太铁路上运行着一趟非空调的真绿皮车。然而近几年,这趟列车却悄悄停运了。 2018年的国庆节,我结束了北京运转来到石家庄,体验了石太小票全程。恰逢阳光明媚,秋高气爽,眼看老天爷照顾,不料却在阳泉遭遇汹涌的“春运模式”,当真是“晴天霹雳”。 ![]() 石家庄北的板房站 石家庄北站,因石太客专而兴起,自2008年扩建改造至今,竟然还是个“板房车站”。这跟河北省会大都市的石家庄简直格格不入。 ![]() 2018年10月7日,恰逢国庆最后一天返程高峰,汹涌的客流已经将这狭小的板房候车室塞满了。 ![]() 石家庄北站设四座站台,最初是作为石太客专起点,如今动车高铁早已挪到石家庄站,这里只有普速车了。 ![]() 当年的非空调、能开窗绿皮车——6031次,起点是石家庄北站,终点是太原站。 ![]() 这趟小票车有点不同,首先座位“戴套”,看上去略显舒适,若非能开窗和“站站乐”,真的不太像寻常的小票车。 ![]() ![]() 返程高峰,客流不少 由于是国庆节返程高峰,6031次列车特别加挂了两节硬卧,采用卧铺代座,而且车底特别新,特别干净,实在难得! ![]() 深秋阳光灿烂,一路好天气 早上7:08分,6031次列车准时从石家庄北站发车,列车通过石家庄西1场,沿途皆看到清一色的SS4G机车,它是石太铁路的货运主力。 ![]() ![]() 7:41分,列车停靠的第一个站——获鹿站,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从地形来看,石太铁路从这里开始走上坡路了。这里有联络线上石太客专,往井陉北方向去。 ![]() ![]() 那一天阳光明媚,远眺太行山脉,群峰蜿蜒起伏,层峦叠嶂,当然,这只是开始。 ![]() ![]() 石太客运专线自2009年4月1日通车,成为全国铁路“八横”的一部分,如今,无论高铁动车还是普速,大部分都上了客专。眼下这条石太铁路沦为货运线,客车也仅剩3对,主要还是为了照顾阳泉市区居民出行。 ![]() 头泉站 ![]() ![]() 石太客专特大桥 ![]() 这里有一段U型展线,因山阻隔看不到 上安站,建于1920年,这里还有一座老站房,作为历史见证保养不错,只不过站台处却成了停车场。 ![]() ![]() 另一边是火力发电厂 岩峰站,站如其名,远处有岩有峰,站房位于前进方向左侧。 ![]() ![]() 井陉,这里有山还有矿 井陉,“太行八陉”的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当年修建铁路选择井陉,是因为其地质条件稳定,有利于铺设铁路。这条路线穿过娘子关——井陉,是一条最佳的线路。 ![]() ![]() 井陉站,原名微水站,只因路过之处属于井陉县微水镇,这里也是全县的中心。放眼回顾2000多年前,历史上著名的韩信背水阵攻克赵国之战,就发生在该镇的微水村。 ![]() 井陉站客流蛮多,不止节假日,据说平时也如此,这里的客流主要是矿区职工,几乎都在中途小站,或在阳泉下车。 ![]() 井陉是河北乃至中国少有的非金属资源大县。遥想当年,袁世凯将该矿收为官有,与德国人亨内肯订立官商合办契约,设立“井陉矿务局”。 ![]() 两台京局石段的DF机车,一红一蓝 离开井陉不远,上下行线时而分开,毕竟当年石太改造复线,不过是在老线基础上曾修一条新线罢了。 ![]() ![]() 跨越干涸的甘陶河 ![]() 老线的拱桥 ![]() ![]() 小站南张村偶遇一台SS4G机车 ![]() 曾经的煤炭输送口,如今废弃了吗? 井南站又上了一拨人,山里头的居民目前仍依靠这趟绿皮车前往阳泉与太原。 ![]() ![]() 娘子关,兵家必争之地 从南峪开始,我们的列车已经驶入山里,周围的风景清一色是延绵不断且雄伟的太行山。 ![]() ![]() ![]() ![]() 南峪站,山中小站,客流一般 ![]() ![]() 太行山里的民居 ![]() 离开南峪,列车穿梭在山涧,跨越桃河上游 过了一座隧道后,列车抵达娘子关站,这是一座颇有特色的车站。据说唐代的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驻守于此,后来明朝在此修建关城,成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 ![]() 娘子关站的客流特别多,毕竟这里是旅游胜地,游客们结束了国庆长假,纷纷乘车返回太原、阳泉。 ![]() 说起娘子关,不得不提 80年前那场惊天动地的抗日战争——娘子关战役。当年国军守关不力,让日寇入侵山西,直至一年后,八路军进行的百团大战中,才一度攻入娘子关。 ![]() 蜿蜒于太行山下 从娘子关到阳泉,石太铁路几乎沿山边走,正因如此,这段区间弯道特别多,可谓峰回路转,恰好满足了本人透过窗外拍全列的愿望。 ![]() ![]() 石太铁路上下行线时而分开,时而并行,时高时低。放眼远眺,太行山脉绵延巍峨、崇山峻岭。列车背后与之擦肩而过则是一片峭壁悬崖,如刀削斧劈,此情此景,真令我折服。 ![]() 置身真正的非空调小票车,享受其中的乐趣,放眼外面的雄伟的太行山,令人惊羡,亦叹为观止。 ![]() ![]() ![]() ![]() 沿途山壁都是硬生生开凿出来 这里经过一段废弃的老线,或许是因为地质原因被迫改道了,由此可见,老线皆贴着山边行走。 ![]() ![]() ![]() ![]() 岩会站,莫不是指刚才峻峭的山壁? ![]() ![]() ![]() 乱流站,名字很特别,莫非因桃河而得来吗? ![]() ![]() ![]() 现在已经进入山西地界了。仔细观察,山西民居与陕西民居有着微妙而相似的地方。 ![]() 白羊墅站,这里已经是阳泉市郊了。偶然发现了两节掉色的SYZ25Z车底,上面还贴着水牌,貌似曾经跑秦皇岛的车底。 ![]() ![]() ![]() 阳泉,遭遇“春运” 阳泉站是一个弯道站,是石太铁路上的大站。颇有历史年代感的铁架雨棚依旧在,昔日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如今一去不复返。 ![]() 石太客专通车,使大部分列车纷纷改停阳泉北站,它位于50公里外的盂(yu)县境内,号称全国远离市区的“四大北站”之一。2020年9月25日,阳泉东—阳泉北市郊城际铁路开通,拉近了阳泉市区到盂县的距离,但令我不解的是,为何市郊铁路没有引入阳泉站? ![]() 由于是国庆节返程高峰,阳泉站的客流量非常恐怖,全是返回太原的大学生。原本空荡荡的车厢,一下子挤满了许多人,个别学生实在挤得不行,都爬到上铺去,堪比春运。 ![]() 原本那一次我计划在阳泉站下车,然后前往阳泉北站乘坐动车去平遥,由于同行的香港车迷没有跟来,平遥之行也就没意义了,于是在出发前更改计划。 ![]() 列车载满学生们,缓缓驶出阳泉站。赛鱼站是石太铁路北京铁路局管辖内最后一站,出站不久就看到了界碑,从这起,列车进入了太原铁路局的地盘。 ![]() ![]() 1947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并取得正太战役胜利的硕果。5月2日阳泉获得解放,回到人民手中。因此,阳泉是中共创建的第一个城市,故称:“中共第一城”。 ![]() 测石展线 列车进入测石站,此站过后,上下行线将分开很大一段跨度,尤其是我们所走的下行线属于老线,将进入石太铁路的测石展线,这段也是石太铁路的精华。 ![]() 当时由于车内人太多,无法在两边窗口拍摄,再且外面树木遮挡,未能成功拍到铁路展线。 ![]() ![]() ![]() 展线下层就在下面,被树挡住了 ![]() ![]() 对面上行线旁疑似老线痕迹 过不多时,上下行线高低交错,在这山坳中穿梭。仔细一看,运煤专列的煤炭上面似乎印有字。 ![]() ![]() 小站芹泉,站台上一片荒草,再往前,竟有一小段“高站台”。 ![]() ![]() 脸贴着窗欣赏三晋风光 寿阳站,同为百年老站,站房颇有一定规模,这里上车的人也有不少,全部都是去太原的。 ![]() ![]() ![]() ![]() 寿阳过后,这一带的山少了一分险峻,多了一分清秀。只是本人却不似先前的自由自在,车上人太多,中途走动的人也多,有些时候还真是脸贴着窗看风景。 ![]() ![]() 一座废弃的小站 ![]() 山清水秀,溪流飞瀑,老线桥若隐若现,阳光灿烂,三晋风光也并非破旧荒凉。 ![]() ![]() ![]() ![]() ![]() ![]() 周围的山体岩石偏红色,倒让我想起了前年去焦作云台山的红石峡。 ![]() ![]() ![]() 小站东赵通过 ![]() 小站北合流通过 从榆次到太原 午后一点,列车进入晋中市榆次区。这里是晋中市的行政文化中心,素有山西“省城门户”之称。 ![]() 回想起2010年12月,本人第一次来到榆次,时值隆冬造访老城,印象深刻。 ![]() ![]() 榆次到太原区间几乎就是拍车,曾经一些经典的机车,如今已经看不到了。 ![]() ![]() ![]() 太原南站,是石太客专和大西客专的交会站,动车组聚集地。 ![]() ![]() 从太原南站到太原站区间,普速线与客专线并行,经常看到动车组呼啸而过。 ![]() ![]() ![]() ![]() 最后,列车早点3分钟抵达终点站——太原站。至此,精彩而拥挤的石太小票之旅到此结束。 ![]() ![]() 作者有话说 第一次坐着崭新的真绿皮车抵达太原,而且我的绿皮车之旅还未结束,歇息片刻又将踏上忻州之行,惊奇留意下一期《绿皮车的故事》。 提醒:原文于2018年11月11日发表于“飞翔出色”微信公众号,文章发表不久遭到多个媒体盗取图文。本人在此声明:本人从未授权同意自己以外的任何媒体转载图文,一经查出将追究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