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仲景云.卫气和名曰缓.荣气和名曰迟.缓迟相搏.名曰沉.注云缓者四肢不收.迟者身体俱重.沉者腰中直.腹内急痛.若然则三者皆病脉也.安得谓之和.注者乃以脉诀中沉缓迟论之.不知仲景伤寒脉.与杂病脉异.何以言之.上文云卫荣盛为高、章、纲.卫荣弱为、卑、损.至此三脉谓之和.则不盛不弱.乃平和脉.
盖伤寒之脉.高、章、纲者阳证类.、卑、损者阴证类.即是而言.则缓、迟、沉者阴阳向安之脉也.不特此尔.下文二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迟则阴气盛.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得.非安平而何.
来自: 朱江明 > 《《伤寒发微论》》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脉确》>散微沉牢
清代名医黄元御传人麻瑞亭治验集(3)
肾为癸水,水之气寒。弦为生长之象,肝应春而性升发,所以肝之脉弦牢。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弦又主寒,仲景曰: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又曰:脉...
柳少逸论张仲景《伤寒论》趺阳诊法脉学在脉诊临证的应用
柳少逸论张仲景《伤寒论》趺阳诊法脉学在脉诊临证的应用。古代诊法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及寸口诊法之分。但是应当指出,寸口诊法在切脉中...
脉象变动之病理方面认识(一)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疾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此证之脉象表现如按后世之法,脱然脉象没有热象就不必考虑脉的...
辨脉《辨脉提纲》《温病辨脉》《热病辨脉》
辨脉《辨脉提纲》《温病辨脉》《热病辨脉》温病由内达外,从血分出,始病不恶寒,而发热,一热即口燥咽干而渴,(杨如候曰∶此论伏气。所以伤寒多从脉,温病多从证,盖伤寒风寒外入,循经传也,温病怫...
《脉诀刋误》附録
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候者然寸口脉之大会手太隂之动脉也脉行五十度周於身而复会於手太隂太隂者寸口也即五藏六府之终始故取法於寸口【机按此以气口决死生者谓气口为五藏主也难...
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医论L008——胡希恕讲仲景脉学(一)
二、脉象在中医脉学中的意义。何谓脉象?一般临床辨证中所谓脉象,都是指病脉说的,而病脉的脉象即是与平脉相比的差相。此三者和上述脉象的两大类别,即为脉象生成的源头。举凡表、里、阴、阳、寒、热...
《订正仲景全书》
卷十六54,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平脉法篇
脉者人之根本也,脉病人不病者,谓外形不病, 而见真藏病脉,其内本已绝,虽生犹死,不过尸居余 气耳!故曰:行尸也。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