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少逸论张仲景《伤寒论》趺阳诊法脉学在脉诊临证的应用

 汉方仙草 2018-10-05

柳少逸论张仲景《伤寒论》趺阳诊法脉学在脉诊临证的应用

1.脉诊学的源流

脉诊,是中医学的诊断方法之一,它与望、闻、问诊,被合称为“四诊”,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诊断体系,《难经》“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的论述,概括了中医学的诊断方法和内容。

中医学的脉诊法,源远流长,其记载不绝于世,最早的记载见于《内经》《难经》,实践于《伤寒杂病论》,演绎于《脉经》,发展于《濒湖脉学》。

古代诊法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及寸口诊法之分。考之《内经》,《素问》有“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的记载;《灵枢》有十二经脉盛衰,都可在“寸口”“人迎”“少阴”(太溪)或“附阳”按处诊之的论述。

由此可见,在《内经》时代,诊病要切众多的动脉脉搏,极不方便,因此后世便舍去九候,只诊三部——寸口、人迎、趺阳脉搏极明显的部分,即“脉之常动者也”。

今天我们所应用的脉诊法,即古代的“寸口诊法”,亦源于《内》《难》二经。如《素问》有气口(即寸口)独为五脏主的阐述;《难经》有“十二经脉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的说难。

尤其是《难经》还把寸口再分为三部九候,“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这实际上与《内经》的三部九候名同实异了,至晋·王叔和《脉经》问世,寸口诊法更趋于完善,使脉学研究得到了很大的进展,且为历代医家奉为圭臬。

这种诊桡动脉的切脉法,历经沧桑,沿用至今。百家慕奉,且著述不休,说明了它具有相当重要的实用价值,堪称一种行之有效的诊脉法。从理论上讲,上溯至《内》《难》已有专论;从实践上讲,它检查便利,兼之几千年来对于寸口脉诊法积累了大量文献资料和临床经验,是值得继续对它进行研究的。

但是应当指出,寸口诊法在切脉中,不是唯一的切脉法。上面已经谈到,在汉以前,与之并行的还有遍身诊法和三部诊法。因封建社会和旧礼教的束缚,其他诊法则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故对其他切脉法的研究,也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因此,自20世纪60年代,余重温仲景三部诊法,验诸临床,认为“趺阳脉法”在临床上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趺阳诊法的临床意义

张仲景,医林尊为医圣,是集古代医经、经方两派理论与经验之大成者,世人称之为经方之祖,其传世之作《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经典文献之一,其中脉学部分亦有很大的成就。他诊全身性疾病,用独取寸口的方法,例如伤寒、中风等病;诊杂病有关脾胃部分,则注重诊趺阳脉;诊有关妇女病,则多诊少阴脉;复杂的病则诸法兼之。

其在《伤寒论》中批判了那种“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的医疗作风,说明了仲景是重视三部诊法的。 “趺阳”在什么地方,古今学者意见颇有不同。多数学者认为趺阳诊法,即诊足背动脉,非指足太阳经之跗阳穴。

如成无己云:“趺阳者,脾胃之脉。”陆渊雷云:“趺阳即冲阳穴所在,在足背上,去陷谷三寸,动脉应手,属足阳明胃经。”仲景诊脾胃病变,多用趺阳诊法,这是由于足阳明胃经过足背属胃络脾的关系。冲阳乃足阳明胃经之原穴,原即本源,原穴是人体原气表现的部位。且“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食气入胃,浊气归心,精气淫于脉。阳明又为多气多血之脏,故王冰云:“候胃气者,当取足趺之上,冲阳之分,穴中脉应手也。”

3.趺阳诊法的应用规律

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涉及趺阳诊法共25条。其中《伤寒论》中12条:《辨脉法第一》3条,《辨脉法第二》8条,《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1条;《金匮要略》中13条:《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1条,《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1条,《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1条,《消渴小便不利淋证并治第十三》2条,《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5条,《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1条,《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2条。从这25条经文中可以看出,仲景诊脾胃病变,多用趺阳诊法。

趺阳诊法常见的脉象有如下几种:

(1)迟而缓:

趺阳之脉,以候脾胃之气,故见迟而缓,当视为常脉,不可作病脉论。

(2)浮而涩:

脉见浮而涩,证分三端:一为脾约证,予脾约丸,以通肠润燥;二为脾胃不足,证见脘冷腹胀,食入运迟,完谷不化,予建中汤、理中汤类可愈病;三为胃反证,乃脾胃不足,胃气虚之候,治宜温阳健脾,降逆和胃,大半夏汤主之,丁香透膈散亦主之。

(3)浮而数:

诊得浮数,一见于中消,为胃热亢盛,耗伤津液之候,治宜清胃泻火,主以调胃承气汤;二见于妄投攻下,伤胃动脾,邪气呈内陷之候,予以清热益阴之法,主以玉女煎化裁;三见于热留于内,与水相搏的水肿证,治宜分利湿热,主以疏凿饮子。

(4)浮而芤:

脉见浮芤,示荣卫衰弱,宗气式微,皮肉脂髓失其滋养。验诸临床,痿证者,多见此脉,而糖尿病并发末鞘神经炎者尤为明显。宗《素问》“治痿独取阳明”之旨,或和营卫,或滋津液,或养肝肾,均赖脾胃之气的不断补充。

(5)浮而紧:

脉见浮紧,乃胃气虚、脾胃寒之下利候。法当温补脾胃,涩肠固脱,理中汤或真人养脏汤主之。

(6)浮而滑:

此乃历节之病脉,浮为风犯,滑为内热盛。汗出当风,或汗出入水中,而发历节病。

(7)浮和滑: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虚,乃胃气虚竭也。趺阳脉滑,多见哕病。以上二脉常见于治疗不当之患者。

(8)沉而数:

沉主里,数为热,主胃中蕴热。

(9)伏:

趺阳脉伏而不起,乃脾胃衰弱之候,证见水谷不化,大便鹜溏,精微失运,水湿浸淫,肌肤发为水肿,可予实脾饮治之。

(10)伏而涩:

关格一证,系指胃气伏而不输,中焦关格之候。气机壅滞,故吐逆,水谷不化。涩则脾气涩而不布,邪气拒于上焦,故食不得入,启膈散主之。

(11)当伏反紧:

有水邪趺阳脉当伏,因胃阳为水湿阴寒所固闭,故阳明之脉伏而不出,今反紧,说明水盛于里,而寒盛于中,当用温化,不可用苦寒攻下之剂,宜苓桂术甘汤,或苓桂甘枣汤。

(12)当伏反数:

有水邪趺阳脉当伏,今见数,说明脾胃有邪热,水与热互结不利,有发生水肿的可能。

(13)数:

主胃热耗津所致中消证。

(14)滑而紧:

脉滑为胃实,紧为脾强,一实一强,两相搏击,脏腑自伤而作痛。

(15)大而紧:

主胃中虚寒下利,难治。

(16)微而紧:

若短气而见此脉,为中焦虚寒之候,即补中益气汤、建中汤之证。

(17)微而弦:

脉微主脾胃虚弱,脉弦属肝,主寒主痛。脾胃虚寒,厥阴之气上逆,而发腹满,当用温药,大建中汤主之。

(18)微而迟:

主气血不足而兼寒之候。法当调和营卫,温经通阳,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19)紧而数:

紧脉主脾寒,数脉主胃热。胃热故能食善饥,脾寒则运化不健,湿自内生,于是脾湿胃热,蕴蒸而成谷疸。

(20)脉不出:

脾胃为荣卫之根,脾气虚衰,生化之源不足,则荣卫之气不得通达于外,故趺阳之脉不出。身冷者,卫气不温也,肤硬者,荣卫不濡也。临床多见于脉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之阴寒证者。多予阳和汤化裁以愈其病。

综上所述,仲景用趺阳脉象解释病机,指导治疗,推断预后,充分体现了趺阳脉的变化同样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一部分,其在中医诊断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医者应当在运用寸口脉诊法的基础上,结合仲景趺阳诊法提供的宝贵经验,验诸临床,并引申之,否则,这一古老诊法,大有日趋湮灭之虞。

小编按:本文摘自《柳少逸医论医话选》,本文版权所有归原著作者所有,如有使用不妥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