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趺阳脉平脉考

 昵称1Z7nN02j 2022-11-18 发布于福建

康砚澜,翟泰然

趺阳脉诊法作为张仲景人迎、寸口、趺阳之“三部”脉诊法之一,是中医脉诊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叔和在《脉经》中亦“充实了趺阳脉学内容” [1] 。 此后王焘、徐春甫、王肯堂、 张景岳等医家在著作中皆提及趺阳脉诊法,足见其重要性。 《伤寒论· 辨脉篇》言“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 然而此后鲜有医家对趺阳脉平脉脉象再作具体论述,且对于《金匮要略· 水气病脉证并治篇》所记载之“趺阳脉当伏”条文亦有分歧,以尤怡为代表的医家认为伏乃平脉,以赵以德为代表的医家认为伏乃病脉,新世纪第 1 版与第 2 版《金匮要略》教材中承袭尤怡的观点,认为趺阳脉“候脉之处在足背二骨的凹陷处,一般当伏”,笔者认为此解欠妥。 本文将展开阐述趺阳平脉当 伏派与趺阳平脉非伏派各自 的观点及其源流,并结合参考《脉经》中记述趺阳平脉相关的内容和当代临床经验及脉图仪研究结果,以期能得出趺阳平脉之脉象。

1 历代医家观点

1. 1 趺阳平脉当迟而缓

《伤寒论· 辨脉篇》 与《脉经· 卷七· 病不可下证第六》中重复记录一句条文,其曰: “趺阳脉迟而缓,胃 气如经也。” 此条叙述胃气正常之趺阳脉象当迟而缓,《医宗金鉴》解释“是胃气不病如经脉也”,黄元御在其《伤寒悬解》中云“趺阳脉迟而缓,是胃如常也”,丹波元简在解释“趺阳脉当伏”时也附上此条的观点。 福州市人民医院校释版《脉经》将此条解释为“趺阳脉迟而缓,是胃气正常的表现”。 此外《太平圣惠方》《普济方》《医门法律》等书中均记载此条,可见历代医家对此持认同态度。

1. 2 趺阳平脉当 伏

《金匮要略· 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与《脉经》中皆有一段关于“趺阳脉当伏”的条文: “趺阳脉当伏,今反紧,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医反下之,下之即胸满短气。 趺阳脉当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消谷小便数,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清代医家尤怡在其著作《金匮要略心典》中对此解释为“趺阳虽系胃脉而出于阴部,故其脉当伏”。 他认为候趺阳脉之冲阳穴因位于足背二骨间之陷处而当伏,由此而开趺阳平脉当 伏派。 其认为“反紧”系“腹中宿有寒疾”,医反下则“阳气重伤”而“胸满短气”; “反数” 系“胃 中 有 热” “热则 当 消 谷而小便数”。 日本中医学家丹波元简在其《金匮玉函要略述义·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中 推崇尤在径之意,认为“趺阳平脉,贵沉实不贵浮露”,并记载一种观点: “此二条,前条是客,不过举其有寒者,以为对照,实无干水病,后条是主,示水之因热而生者。” 此种观点从前后 2 条的关系着手,认为前条与水病无关,仅通过列举有寒来对照后条水病因热邪而生,丹波氏认为此说法有道理,但未记载出处,然而他又认为此段与其后的条文“寒水相搏,趺阳脉伏”语义相矛盾,当考。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 1 版与第 2 版《金匮要略》中也采用尤怡的观点,说此二条“从趺阳脉的变化论述水气病的产生机理”,认为趺阳脉“候脉之处在足背二骨的凹陷处,一般当伏”。

1. 3 趺阳平脉非伏

明代赵以德在其《金匮方论衍义》中认为: “趺阳脉当伏者,非趺阳之胃 气本脉也,为水畜于下,以伏其气,故脉亦伏。” 由而开趺阳平脉非伏派。 他解释“反紧”因“寒疝瘕痛”等寒疾所致,“反数”因热浊下注,膀胱气化失司 而蓄水,“脉不伏而从其热”。 清代医家魏荔彤也当属此派,其《金匮要略方论本义》中讲: “有水邪则当伏,以胃阳为水湿阴寒所固闭,故阳明之脉不出也。” 但其认为“水盛于里” “寒甚于下”,因而“反紧” “本自 有热”,水气挟热,因而“反数”。 徐忠可亦属此派,其《金匮要略论注》中认为“水寒相搏,趺阳脉当伏”。紧是因水寒造成的腹痛所致,数是因本有热,消谷而小便不利。 陈修园在其《金匮要略浅注》 中也持此种观点,“趺阳系胃脉,脉本不伏,因水蓄于下,气伏脉亦当伏”,他对于紧与数的解释与徐忠可基本一致。 李彣也属此派,其在《金匮要略广注》 中 讲“水盛则土衰,其脉当伏”,其关于紧与数的解释并无新意。 当代刘渡舟、 苏宝刚和庞鹤编著的《金匮要略诠解》中也采用此派的观点,并将魏荔彤的观点原文附上。

2 趺阳平脉当缓而浮

诸注家对“迟而缓”为趺阳平脉基本持认同观点,而对“趺阳脉当伏”是否为叙述趺阳平脉脉象存在较大争议。 张仲景首次具体记述趺阳脉诊法,王叔和继而在其基础上完善,二人皆精通趺阳脉诊法,且学术思想与生活年代均接近,故后者的记述可有助于明晰张仲景欲述之趺阳平脉。 笔者将《脉经》相关条文、 当 代运用脉图仪实验有关结论及长期实践趺阳脉诊法的医者之经验相结合,认为趺阳平脉并非伏象,当浮缓,以下将分别论证其非伏、 当缓与当浮。

2. 1 趺阳平脉非伏

《金匮要略·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中 还有一条阐述趺阳脉伏的条文: “师曰: 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 鹜溏,胃 气衰则 身肿。” 此条述水肿之机理,对此,尤怡认为“寒水胜而胃阳不行”,因而“水谷不化” “脾胃 俱衰” “脾气主里”“衰则骛溏”“胃气主表” “衰则身肿”; 赵以德认为寸口脉之“沉而迟”因“水谷之阳不布” “五阳虚竭”则生内寒,下焦血海之“阴内竭则生水” “水寒相搏”于脾胃、 冲脉二海而致; 魏荔彤认为伏乃“阳明之阳为寒水二邪所混,故伏而不起也”。 徐忠可与程林皆认为“沉为 水,迟为 寒,水寒相 搏,则 土败矣”,故脉伏。 可见,注家皆认为此条趺阳脉伏属病脉之象。 且张仲景在原篇曰: “脉得诸沉,当 责有水,身体肿重。” 《医宗金鉴》曰: “脉得诸沉者一条,乃始论水气病之脉,当列于篇首。” 张机在此篇对寸口脉、趺阳脉和少阴脉皆有提及,故笔者认为此处“脉”并非仅指寸口 脉,当 包括趺阳脉与少阴脉在内,故“趺阳脉当伏”当属病脉,趺阳脉平脉非伏。

2. 2 趺阳平脉当缓

脾胃之脉本贵缓,笔者认为张仲景所言“迟而缓”当偏向缓。 《脉经· 卷八· 平黄疸寒热疟脉证第九》 曰: “趺阳脉缓而迟,胃 气反强。”可见“迟而缓”与“缓而迟” 并非相同,“迟而缓”为平脉,“缓而迟”则为病脉,缓脉一息四至,迟脉一息三至,迟缓二字当 有轻重之分,而字在此并非表并列,当表递进关系。 当代吴忠文先生长期运用趺阳脉诊于临床,他认为趺阳脉平脉应一息四至或者每分钟搏动 60 ~ 75 次 [3] ,这也与缓脉相符合,故“迟而缓”之趺阳脉平脉当偏向缓字,其脉当缓。

2. 3 趺阳平脉当浮

《脉经· 卷六· 肺手太阴经病证第七》曰: “趺阳脉浮缓,少阳微紧,微为血虚,紧为微寒,此为鼠乳,其病属肺。” 又《脉经· 卷八· 平肺痿肺痈咳逆上气淡饮脉证第十五》 曰: “寸口 脉数,趺阳脉紧,寒热相 搏,故振寒而咳。 趺阳脉浮缓,胃气如经,此为肺痈。” 此 2 条皆为关于“趺阳脉浮缓”的条文,且后条出现“胃气如经”字样,笔者认为 “浮缓”应属趺阳平脉之象,《脉经》原文紧邻第二条其后的一条讲( 以下简称第三条) : “其人脉数,咳唾有脓血。 设脓未成,其脉自 紧数。 紧去但数,脓为已成也。”第二条当与此对照而看,其浮缓句前当为肺痈初起,“脓未成”之脉象,肺痈在溃脓期前以咳嗽、 胸痛、 咯痰等证候为主要特点,《杂病源流犀烛· 肺病源流》中认为肺痈“皆缘土虚金弱”,脾土虚,不得运化,水饮之邪上溢于肺,肺阴亏而火邪炼液为痰,此时寸口 脉数,趺阳脉紧,故第三条云“脉自紧数”,浮缓句为肺痈发展至溃脓期之时,脓已成之脉象,此期以吐脓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脉偏数实,趺阳胃脉复归浮缓之平象,故第三条云脉“紧去但数”。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曹青山用 ZJ-3 型多功能脉图仪及采样分析程序对寸口、 趺阳脉脉图作分析,其实验三 之结论“趺阳 脉脉位较关脉表浅”[2]及“趺阳脉比寸口 脉多 软滑而有力,脉象偏浮”

[2]也可作为参照,由而可知趺阳脉正常时并非伏象。 综上,趺阳平脉当浮缓。

3 小结

趺阳脉不仅较关脉可更好地反映脾胃病变、判断疾病预后顺逆,也可单独运用或与寸口 相参以诊断与其他脏腑相关的疾病。 近年来,有学者运用其以应对部分烧伤患者手部不易脉诊的问题 [4] ,并有医者将趺阳脉诊运用于显微骨科,为临床正确选择受区血管建立一般性原则 [5] ,亦有学者结合其多年临床经验,专著《趺阳脉学》 [3] ,可见,关于趺阳脉诊的研究方兴未艾,我们有理由相信趺阳脉诊法可以更好地应用于现代诊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