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一直指责我们的夏朝是神话传说,所以不承认。 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一直只承认周朝,直到上世纪安阳殷墟的发现,出土了大量殷商时期的青铜礼器和甲骨文,铁证如山,西方社会才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认可我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600年之前。 在人类历史上,有两个问题堪称终极之问,一个是“我们从哪里来”,另一个是“我们要到哪里去”,这其中“我们从哪里来”其实是指人类文明起源。 文明起源问题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原本它仅仅是个科学问题,但到了今天,它却涉及到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问题。此处不赘述,大家只需要知道这事很重要就行,实在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由于中华文明起源问题事关重大,我国政府在“九五”计划期间启动了超级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 “夏商周断代工程”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争议比较大,因此我国政府又在“十五”计划期间启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由此可见中央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视程度。 “探源工程”中有六大关键点,分别是河南西坡遗址、河南王城岗城址、郑州大师姑遗址、山西陶寺遗址、河南新砦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其中国内外争论和博弈的焦点,是六大遗址关键中的关键——夏朝可能的都城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遗迹考古发掘现场 所有的问题都集中一点上: 二里头遗址是否就是我们史书记载中的“夏”?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二里头遗址和“夏”存在多处吻合。 第一:二里头遗址和“夏”存在的年代相对吻合。从司马迁《史记》以及其他历史文献资料记载推断,夏朝应始于公元前2100年左右,结束于公元前1600年。 二里头遗址一到四期地层样品的碳14的检测结果显示,二里头遗址存在于公元前1900年—1500年的范围内。 从二者对应的时间范围看,二里头遗址与“夏”存在的时期是相对吻合的,换句话说,二者年代基本一致,而国内学界的主流观点也认为二里头遗址应属于夏朝中晚期。 二里头遗迹考古发掘现场 第二:二里头已具备“早期国家”的雏形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长达数十年,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二里头已基本具备了“早期国家”的雏形。 首先,二里头遗址面积高达300万平方米,即3平方公里,规模巨大,学界推测其兴盛时期的人口规模有约1.8—3万人左右。 其次,二里头遗址属于中心城市,通俗点讲就是首都,它的影响辐射范围大约有20—30万平方公里,这个范围内有超过250处和二里头文化系出同源的遗址,包含今日河南大部、山西南部和陕西东部等地区。 二里头遗址“国土”范围内 在这其中,又有大约3万平方公里是它直接控制的“国土”,一些学者大胆推测,二里头遗址控制范围内的人口规模应有数十万人之多。 再有,遗址出土了宫殿群落、城墙遗迹、城市干道等证明其为“城市”重要证据。而考古学界通过对二里头遗址的进一步考察研究,还发现二里头已出现了典型的城市功能分区以及金字塔形的社会组织架构。 二里头遗址中,宫殿群位于地势最高处,紧挨着宫殿群的是贵族聚居区,手工业区位于宫殿群南部,祭祀区则在宫殿群北部,然后是各处大量分布的平民居住区。由此可见,二里头确已具备典型的城市功能。 二里头遗址平面图:红框为宫殿群,绿圈为手工业区,蓝圈为祭祀区 第三:二里头遗址出土了大批青铜器,证明其已跨入青铜时代。二里头至今发现的青铜器已有200余件和青铜铸造作坊。 在这些青铜器中,包括礼器、兵器以及生产生活用具等等,这表明二里头文化已掌握青铜冶炼技术,并开始大规模使用青铜器具,进入了青铜时代。 由上所述,二里头遗址已符合文明标准的大部分要素,无论怎么看,它都应该是我们历史记载中的“夏都”。 二里头乳钉纹青铜爵 但西方一些学者却始终不承认它就是夏朝都城,原因在于: 二里头遗址缺少一项文明认定标准中的关键要素——文字。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文明认定标准有三项:城市、青铜器和文字。 如果不满足这三个条件,就不能认定为“XX文明”,而只能认为是“XX文化”。 而二里头遗址,恰恰就缺少其中一项——文字,所以西方拿着这条,始终不承认二里头是文明。 事实上,二里头发现了几十例刻画符号,关于“刻画符号”算不算文字,这又是个能扯上几十年的大命题,在全球学界还未达成一致的前提下,确实暂时还不能将“刻画符号”认定为文字。 二里头遗迹中的“刻画符号” 二里头遗址是否“夏都”这个问题,无论在国内外的考古学界还是民间,都是一个极热的话题,正方和反方为此事争得头破血流,一方说二里头就是“夏都”,另一方说二里头连文明都不是,更谈不上“夏都”。 二里头遗址考古队队长许宏的说法相对谨慎一些,他曾公开讲到:
二里头1号宫殿复原图 2009年,许教授出版了一本书,叫作《最早的中国》,此书影响力极大,很多人对二里头和夏商周断代的认识就是从这本书开始。 本文不予评判各路学者包括许教授的说法哪一种更正确,在作者看来,如果理论要具备广泛的说服力,就必须要给出确凿的证据,能把二里头那几十个“刻画符号”搞清楚,比什么说法或推测都管用的多。 二里头“夏都”复原图 最后再说几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既然给出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详细结论,这就代表着在国家层面已经认可了这个结果,如果非考古专业的研究人士,就没有必要去质疑这一研究结论。 西方社会的些许言论本就是别有用心,以当今中国的实力,西方那些人也就只能靠这点嘴炮过过瘾罢了,中国的历史如何,本就不该由西方来评判,而该是由我们中国人自己说了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