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家典籍中100句经典名言名句,每一句都充满智慧

 河边垂钓N 2022-05-16 发布于甘肃

标题:法家典籍中100句经典名言名句,每一句都充满智慧

法家,诸子百家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 《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法家不是纯粹的理论家,而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法家思想包括伦理思想、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等诸多方面。法家伦理思想指的是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诚信观和义利观。

法家成熟很晚,但成型很早,最早可追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成熟在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之学,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期,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其范围涉及法律、经济、行政、组织、管理的社会科学,涉及社会改革、法学、经济学、金融、货币、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及运筹学等。

法家是战国时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在政治上可谓是“独步天下”。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

【韩非子】

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韩非子》

解释:因为他人的话才对我友好,也一定会因为他人的话来怪罪我。

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

——《韩非子》

解释:不要掩盖别人的优点,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缺点。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韩非子》

解释:一个人立志的境界,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胜过自己。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韩非子》

解释:文人们总是靠笔杆子扰乱法制,侠客们总是用暴力触犯律例。

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

——《韩非子》

解释:祸难的产生是由于心生邪念,而所以产生邪念是受了欲望的诱惑。

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韩非子》

解释:置身事外,才会看清真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

——《韩非子》

解释:兔子没了,抓兔子的狗就没用了,可以杀了吃肉,敌国被灭后,谋士也就没用了可以杀了。

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韩非子》

解释:江海对细流不加拒绝,所以能够形成他的浩瀚。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韩非子》

解释:宰相都是从基层州部中锻炼上来的,而猛将都是从军队卒伍中摔打出来的。

势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

——《韩非子》

解释: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也总有办不到的事。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韩非子》

解释:个人右手画圆形,左手又要画方形,那么一定不能同时画好两种形状。

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

——《韩非子》

解释:看见就好像没看见,听到好像没听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韩非子》

解释:用肉来驱赶蚂蚁,蚂蚁只会越来越多;用鱼来驱赶苍蝇,苍蝇只会越来越多。

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

——《韩非子》

解释:有小聪明的人不可让他参与谋划大事,只忠主子不忠国家的人不可让他掌管法制。

人处疾则贵医,有祸则畏鬼。

——《韩非子》

解释:人有病就尊重医生,有祸患时就害怕鬼怪。

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

解释:惩罚有罪行的人,不能因是高官显宦而回避;奖赏有功劳的人,不能因是小民百姓而遗忘,主张以法治国曲韩非。

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

——《韩非子》

解释:国家的生存和灭亡,在于国力的强与弱,而不在于人员的多与少。

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君。

——《韩非子》

解释:道是看不见的,在运用道的时候,不能被觉察出来。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韩非子》

解释:不要吹开皮上的毛发去寻找其间的小疤痕,不要洗掉污垢去细察难以知晓的毛病。

利莫长乎简,福莫久于安。

——《韩非子》

解释:没有什么利益比简朴来得更长久,没有什么福分比安心更久长。

贤者用之则天下治,不肖者用之则天下乱。

——《韩非子》

解释:贤人用它天下就太平,不贤的人用它天下就混乱

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韩非子》

解释:智慧好比眼睛,能看见百步以外的东西,却不能看见自己的眼睫毛。

圣人之治民也,先治者强,先战者胜。

——《韩非子》

解释:圣人治国,未等用刑,人民就服法,这样国力就强大;未等开战,就稳操胜券,这样必胜无疑。

峻法,所以凌过游外私也;严刑,所以遂令惩下也。

——《韩非子》

解释:峻法是用来禁止过失、排除私心的,严刑是用来执行命令。

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

——《韩非子》

解释:旁落,于是君与臣的位置发生变化。这就是说,不能将权势借给大臣。

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

——《韩非子》

解释:君主听凭臣下私自施予刑罚与恩德,这样一来就会反为臣下所控制。

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

——《韩非子》

解释: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叫做重,稳健执掌权位叫做静。权重的,就能驱使权轻的;虚静以待的,就能控制浮躁不安的。

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

——《韩非子》

解释:如果是君主所厌恶的,那么群臣就会将其隐匿起来;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么群臣就会弄虚作假来迎合。

主失其神,虎随其后。主上不知,虎将为狗。

——《韩非子》

解释:君主丧失神威,那么奸臣就会步步紧逼;如果主上对此不了解,凶猛的乱臣贼子会伪装成忠实的狗。

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

——《韩非子》

解释:确实有功劳的话,即使是(和自己)关系疏远、身份低贱的人也一定要奖励;确实有过错,即使是(自己)亲近、宠爱的人也一定要惩罚。

【管子】

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

——《管子》

解释:自然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发展到尽头,就会走向反面;发展到极盛之后,就会趋于衰落。

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管子》

解释:谋划事情没有主见,就会被事情困住;做事情没有准备,肯定会失败。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管子》

解释: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

俭则金贱,金贱则事不成,故伤事。

——《管子》

解释:国用过少,则金价低了,金价低则各项事业不好办,故对事业不利。

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管子》

解释:观察与他交游的人,就知道他的品行好坏。

得众而不得其心,则与独行者同实。

——《管子》

解释:拥有众多军队但不得军心,实质上和单人行动一样。

兵不完利,与无操者同实

——《管子》

解释:兵器既不齐全又不锋利,实质上和没有兵器一样!

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

——《管子》

解释:所谓把粮食积存在取之不尽的粮仓里,就是要努力从事粮食生产。

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

——《管子》

解释:如果说话繁多且不恰当,还不如少言寡语。

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

——《管子》

解释:骄纵、傲慢、急躁、暴戾的人,不可与他交朋友。

知者善谋,不如当时。

——《管子》

解释:智者善于谋事,但不如抓好时机。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管子》

解释:但凡治理国家的方法,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

名进而身退,天之道也。

——《管子》

解释:在名声显赫的时候隐退,才合乎天道。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管子》

解释:深谋远虑才能创造事业,务实才能成就事业,刚愎自用会导致事业失败。

圣人畏微,而愚人畏明。

——《管子》

解释:圣人总是戒慎事物细小的苗头,而愚人只看到事物暴露之后。

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管子》

解释:成就霸业的开始,要以百姓为根本。

量力而知攻,攻得而知时。

——《管子》

解释:能够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才能知道什么时候向敌人进攻。

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管子》

解释:懒惰而又奢侈,就会贫困;勤劳而又节俭,则会富足。

商贾在朝,则货财上流。

——《管子》

解释:商人在朝中掌权,财货贿赂就流往上层。

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

——《管子》

解释:名满天下的人,不如早些隐退。

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管子》

解释:国富则兵力可以强大,兵强则战争可以取胜,战胜则土地也就广阔了。

工事竞于刻镂,女事繁于文章,国之贫也。

——《管子》

解释:工匠追逐过于繁复的雕镂,妇女做女红追求华丽的色彩和纹样,国家就会贫穷。

币重则民死利,币轻则决而不用,故轻重调于数而止。

——《管子》

解释:钱币贵重则人们拼命追求,钱币贬值则人们弃而不用。所以,应控制好货币价值的高低。

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

——《管子》

解释:明确制度和标准,节约衣服,俭省财用,禁止奢侈,是治国的当务之急。

六畜不育于家,瓜瓠荤菜百果不备具,国之贫也。

——《管子》

解释:农家不养六畜,蔬菜瓜果不齐备,国家就会贫穷。

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而正方圜。

——《管子》

解释:心灵手巧的人创造了圆规和曲尺,人们离开这两样工具就不能使方圆显得规整。

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

———《管子》

解释:不遵循法律法规办事情,那么办事情就没有规律可循;不依从法律,政令就行不通。

草茅弗去,则害禾谷;盗贼弗诛,则伤良民。

——《管子》

解释:杂草不铲除,就危害庄稼;盗贼不惩治,就伤害良民。

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

——《管子》

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

——《管子》

解释:按照法律来办事,天下就有秩序,法是天下的准则,是用来解决疑难判明是非的,百姓的命运都系于法。

【商君书】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商君书》

解释:行动犹豫疑虑,就不能成功;工作信心不足,就不会有效果。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商君书》

解释:无论治理天下还是国家,都不能按照死板的方法去做,要灵活根据实际情况变通。

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

解释: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先战胜自己。

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

——《商君书》

解释:普通的人安于旧有的习俗,学者则沉溺于旧闻之中。

说者成伍,烦言饰辞,而无实用。

——《商君书》

解释:说的人很多,但都是一些啰里八嗦,浮夸吹嘘之词,起不到实际作用。

战必覆人之军,攻必凌人之城。

——《商君书》

解释:战就要消灭敌人的军队,进攻就能夺取敌方的城池。

穷巷多怪,曲学多辩。

——《商君书》

解释:从偏僻小巷走出来的人爱少见多怪。

怯于邑斗,而勇于寇战。

——《商君书》

解释:国家的法令应使民众不敢在乡里私斗,而勇于为国而战。

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

——《商君书》

解释:所谓统一刑罚,就是量刑不论人们的等级。

蠹众而木析,隙大而墙坏。

——《商君书》

解释:蛀虫多了木头就会折断,裂缝大了墙就会倒塌。比喻不及时治理小问题,就会酿出大祸。

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商君书》

解释:用战争来消灭战争,虽然要先发动战争,却是可以采取的。

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

——《商君书》

解释:四面都有敌国的国家要注重防守,背靠大海的国家注重进攻。

边利尽归于兵,市利尽归于农。

——《商君书》

解释:治理国家,边疆的利益要全部归功于军队,市场交易的利益要全部归功于农民。

亲亲则别,爱私则险。

——《商君书》

解释:亲疏有别,血缘近则亲,远则疏,以此为标准;喜爱和厌恶即是贵贱有别的缘由。

取之以力,持之以义。

——《商君书》

解释:夺取天下靠的是实力,守住天下用的是礼制。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商君书》

解释:法令就是人民的生命,治国的根本。

有道之国,治不听君,民不从官。

——《商君书》

解释:治理有道的国家,治国不听国君的,民众不盲目追随官吏,而是一切遵循法律。

民之生,不知则学,力尽则服。

——《商君书》

解释:人的本性如此,对于不懂得的就去学习,力量用尽就服输。

强存则弱,强去则王。

——《商君书》

解释:强民存在,国家便会衰弱;强民被消灭,就可以建立王霸之业。

人主使其民信此如日月,则无敌矣。

——《商君书》

解释:君主如果对百姓的承诺像日月那么明确,这个国家必定无敌。

技艺之士资在于手,商贾之士资在于身。

——《商君书》

解释:手工业者的资本在于手中的技艺;工商业者的资本在于才智。

圣人之为治也,刑人无国位,戮人无官任。

——《商君书》

解释:圣人治国,受过刑的人在国家没有地位,犯过罪的人不能在朝廷上做官。

故以王天下者并刑,力征诸侯者退德。

——《商君书》

解释:靠智慧称王天下的人就会放弃刑罚,凭借实力征服诸侯的人就不用德政。

以刑治则民威,民威则无奸,无奸则民安其所乐。

——《商君书》

解释:用刑罚治理民众就会畏惧,就不会有邪恶的事发生,没有邪恶的事发生,民众就可以享受他们的快乐了。

治民能使大邪不生、细过不失,则国治。

——《商君书》

解释:管治人民能够使大的罪过不出现,小的罪行不漏掉,国家就得到治理了。

得天下者,先自得者也;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

解释:要想取得天下,先要管理好自己;想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先要战胜自己。

【慎子】

两贵不相事,两贱不相使。

——《慎子》

解释:两个同样高贵的人不能互相侍奉,两个同样卑贱的人不能互相役使。

家富则疏族聚,家贫则兄弟离,非不相爱,利不足相容也。

——《慎子》

解释:家有万贯,远亲也要攀附过来;家贫如洗,兄弟也会相互背离。并不是不能够相亲相爱,而是利益冲突不足以相互包容。

官不私亲,法不遗爱。

——《慎子》

解释:官职不施于自己的亲人,法网不遗漏自己喜爱的人。

凡立公,所以弃私也。

——《慎子》

解释:凡是为公众确立的共同规范,都是排斥只适合少数私人的规范的。

【扬子法言】

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

——《扬子法言》

解释:人有生存的时候,就会有死亡的一天;万物有开始的时候,就会有结束的一天。

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扬子法言》

解释:人一定要先自爱,然后才能得到他人的爱戴;人一定要先自尊,然后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自后者,人先之。自下者,人高之。

——《扬子法言》

解释:自愿甘于后的人,人们反而会让他在前面;自愿处于下位的人,人们反而会让他占据高位。

君子好人之好,而忘己之好;小人好己之恶,而忘人之好。

——《扬子法言》

解释:君子能褒扬别人的优点,而不炫耀自己的优点; 小人身有恶习却不自知,而总是记不住别人的优点。

女恶华丹之乱窈窕也,书恶淫辞之淈法度也。

——《扬子法言》

解释:女子最忌讳乱用脂粉,使自己丧失了自然的美感;写文章最忌讳乱用修辞,使文章失去了章法。

师者,人之模范也。

——《扬子法言》

解释:老师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邓析子】

一声而非,驷马勿追,一言而急,驷马不及。

——《邓析子》

解释:一句话说得不对,即使是四匹马也不能挽回;一句话急于出口,即使是四匹马也追赶不上。

明者不以其短,疾人之长;不以其拙,疾人之工。

——《邓析子》

解释:聪明人不因自己的短处,妒忌别人的长处;不因自己笨拙,而憎恨别人的精巧。

不进则退,不喜则忧,不得则亡,此世人之常。

——《邓析子》

解释:不进步就要后退,不欢喜就有忧愁,没有得到就是失去,这是世间的常态。

恶言不出口,苟语不留耳。

——《邓析子》

解释:不说恶意中伤他人的话,别人说自己的坏话也不要放在心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