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荒谬与执念的沃土、中企的通病:目标置换效应

 若悟369 2022-05-17 发布于安徽

导读:中企的领导者经常存在莫名的执念和荒谬的管理,在流程管控方面也是如此。其根源在于一种心理学效应,因为无知,所以没有防范,让执念与荒谬泛滥成灾。

目录:

1、中企的通病:严重的目标置换效应

2、体现目标置换效应的真实案例

3、当特殊情况有标准和规则,就不再特殊

Slogan:组织管理不是思想体系,而是专业的科学技术,定律和效应如同数理化的公式般清晰。

1、中企的通病:严重的目标置换效应

1.1、山中贼好破,心中贼太多

如之前两节所述,流程管控其实非常简单,抛开如同废纸般的流程文件,采用制作合理的表单,省时、省力还规范、高效,是那些现代组织管理的外企,流程得以有效管控的诀窍。

但是,正所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方法虽然简单有效,但中企领导者们原本奉为天经地义的错误执念太多,这些“心中贼”不破,再好的方法也只怕难以接受。

为什么中企领导者心中的“贼”那么多呢?为什么中企的流程管控有那么多荒谬,却一直难以改善呢?宏观来说是不懂人性,组织管理处于原始阶段,落后百年所致。具体来说则是一种心理学效应的典型表现,那就是:目标置换效应!是荒谬与执念的沃土。

1.2、中企的通病:严重的目标置换效应

所谓目标置换效应,通俗来说就是做事的过程中,逐渐忘了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为什么做。转而过度关注做事的方法,把如何做变成了目的,也就是常说的把手段当目的。这属于正常的人性,如果不有意识地进行规避,任何人和组织都非常容易深陷其中。

中企因为普遍不懂组织管理,更不懂人性,自然不知道目标置换效应,也就没有防范意识。所以把手段当目的的情况普遍非常严重,各种执念泛滥成灾,管理荒谬莫名,在流程管控方面自然不会例外。

流程管控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说起来似乎都知道,应该是提高效率、促进经营,为实际业务服务。但中企的实际情况呢?几乎都不符合这些目的,且大多背道而驰,最终流程规定不但不解决问题,反而成为最大的问题。

2、体现目标置换效应的真实案例

2.1、案例一:流程至上,一切为了流程服务

一知名大型中企,为了彻底解决规定、执行两层皮的问题,不去反省流程规定是否合理,以及为什么无法落地,而是一味强调业务操作要符合流程规定,并以此为目标,花费巨资上了一套IT系统。领导者认为这样就可以“焊”死流程,规范操作了。

可好景不长,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没过两年连组织机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实际业务操作更是与IT系统设定相去甚远。但谁敢说修改流程呢?那样不仅费时费力、花费不菲,还要否定领导的完美设想。

于是,荒谬的情形出现了:业务部门先实际操作,再由一些专职人员按流程设定进行转换,在IT系统上再操作一遍。本意规范流程的IT系统,变成需要专门伺候的累赘。

这种流程至上、一切为了流程服务的现象,在中企十分普遍。无论流程规定有多荒谬,都不可质疑和更改,一味要求业务操作想办法去迎合,至于是否牺牲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则完全不关心,彻底忘了流程规定的真正目的。

2.2、案例二:得便宜卖乖的处罚

中企的出差流程规定中,出行待遇都会根据职级不同存在差异,比如正常情况下员工乘飞机只能坐经济舱。但特殊情况该如何处理,比如:需要坐飞机,但只有头等舱时怎么办?则大多空白,最多保留个特批的条款,但没有明确的规则和标准,这是中企的通病。

在一个号称把流程文件视作“法”的知名大型中企,两名员工就遭遇了这种情况:为了给企业救急出差,回程赶上春运,机票只有头等舱。面对流程规定的空白情况该怎么办呢?滞留要产生高额的补贴,而且回家过年也很重要,是不是该申请特批呢?

两名员工觉悟非常高,没想给企业添麻烦,而是自己贴钱买了头等舱。按说此举员工虽然有些损失,但解决了回家过年问题,不算输家;企业更是节省了补贴费用,是受益的赢家。但结果这两名员工反而被严厉处罚,理由是:违反了流程规定。

这种处罚的意义是什么?维护流程吗?但流程规定这方面是空白,实在谈不上违反。那是让其他员工引以为戒?可是戒什么呢?难道是不可以自己出钱为企业省钱?一定要双输?怎么看这种处罚都是企业得便宜卖乖,毫无道理。

其实中企发生这种情况,大概率是如同封建朝堂一样,领导者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两名员工其他方面不好言说的不满。之所以不好言说,大多是合规但不合心意,无法责罚只得旁敲侧击,并自认为手段高明,帝王心术的潜规则玩的溜。

只是不知道这两名员工政治修养如何,能否体察“上意”,反省自己其他方面的问题,再通过什么渠道反馈回去。也不知道别的员工会作何感想,可能会想到提高政治觉悟、学会揣摩上意、如何自保,但肯定不是想着如何严格遵守流程。

2.3、案例三:自相矛盾,鼓励违“法”

有人可能觉得无规矩不成方圆,潜规则也是规则,案例二虽然有些小题大做、矫枉过正、更多是作秀,但通过整治员工“立规矩”,双输也值得。如果哪个中企真的如此重视规则,并且始终如一,至少说明管理原则很明确,也算有可取之处。

可对于目标置换效应十分严重的中企来说,想做到这一点也是很难的。还是这个企业,就存在完全相悖、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案例:

一名员工接受了一项紧急任务,其中一个重要审批环节,如果按照流程规定操作无论如何时间都来不及。于是,这名员工就通过伪造文件骗取了审批。可这个远比案例二恶劣的行为,结果却截然相反,不仅没被惩治,还被领导称赞执行力强,并说:规定就是用来打破的。

请问,这个中企的管理原则是什么?全凭领导者的心血来潮吗?那流程规定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员工该何去何从?这样的流程管控,除了荒谬和混乱,还会有什么?是不是员工都要挖空心思去揣摩“上意”?

2.4、小结:防范特别简单

这些案例体现了中企的普遍共性,就是都没有考虑管理方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所以本末倒置,使管理方法本身成为最大的问题。流程管控如此,问责处罚也是如此,都表现出非常典型的目标置换效应。

不信可以试一下,把中企的各种管理规定翻出来,都问一下最终目的是什么,每一个条款都是为什么,就会发现荒谬无处不在。国内一知名电商平台,其招商条款应用了多年,结果在与一外企合作的时候被问到崩溃:很多条款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存在。

对此,那些现代组织管理的外企是如何防范的呢?其实只要知道了这种人性的存在,防范就变得非常简单。以PDCA为例,开头第一步首要明确的,就是最终目的是什么,而且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反复自问为什么,与最终目的是否一致。既不高级,也不复杂,但十分有效。

当然,方法的功效与最终目标是否一致的评判,需要领导者躬身入局,从每一个当事员工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能像当下中企的大部分领导者那样拍脑袋想当然(下节讲这个问题)。

3、当特殊情况有标准和规则,就不再特殊

3.1、中企头疼的“特殊情况”

中企推崇流程至上的一大成因,就是为了逃避特殊情况。因为存在思维缺陷(后文会讲),中企的流程规定几乎都只针对正常或理想情况,特殊情况普遍空白。有的会留一个出口,规定特殊情况需领导特批,但何为特殊?如何特批?标准和规则依然是空白。

这往往造成一种结果:只要有可能,都尽量按特殊情况处理,让领导特批,因为最快捷。最终特批变成了日常,流程规定名存实亡。因此,很多中企对特殊情况深恶痛绝,但应对之道不是如何解决,而是把头埋在沙子里,不允许出现特殊情况:不留出口、不许特批。

但特殊情况是客观存在的,为了符合流程规定,只有进行各种转换操作去迎合流程。由此带来的,是业务操作的扭曲、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下降。很多中企流程僵化到无法应对任何意外情况,“走流程”已经成为很多中企发展的拦路虎。

3.2、让特殊情况也有对应的表单,成为正常情况

其实应对之道非常简单,前文讲表单的时候讲过:让每一项业务操作都有对应的表单。通过选择、填空,最多一两句话的简答,为特殊情况建立详细的标准和规则,如此一来,特殊情况还特殊吗?只是需要有专门的表单,或表单中有专门的选项而已。

就以案例二为例,出差申请、报销的表单中,可以增加交通工具超标判断项(Y/N);列出各种可能的原因(1/2/3……);超额费用解决方法:自费、报销;并预留相应领导审批栏。如果超标了就勾几个选项,然后请相应领导审批,是不是很简单?

如此一来,再遇到此类情况员工还需要纠结吗?还需要揣摩“上意”吗?唯独失落的可能是领导,因为没了潜规则无法玩弄帝王心术了,不过是坏事吗?

撰稿:张宇华

校审:徐千千

敬请谅解:为了提高互动质量,文章屏蔽了评论,如有需要,请私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