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栏/ 乱世不倒翁

 左手作文法 2022-05-17 发布于浙江

乱世不倒翁——颜之推

文/陆方野

《三国演义》放眼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范仲淹悲悯江上渔者,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此生为人,本是大幸,倘若生逢乱世,却又不幸,犹如风波里的一叶舟,起起伏伏,身不由己,免不了深深浅浅挨上几刀。颜之推,就是这么一叶扁舟,生在乱糟糟的南北朝,从南梁刮到西魏,从西魏逃到北齐,从北齐转到北周,最终斑驳地停靠在短命的隋朝。
颜之推小时候家境不错,父亲颜协在湘东王萧绎手下做事。萧绎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子,颜协能跟着王子混饭吃,自然有两把刷子,也能保证颜之推受到良好的教育。不幸的是,颜协在颜之推七岁的时候,去世了。长兄为父,年幼的颜之推由长兄抚养成人。他博览群书,肚子里装了不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墨水,十九岁进入官场,像父亲当年一样为湘东王萧绎服务。一年之后,他又跟随萧绎的儿子萧方诸从江陵去了江夏。
古人说,学成文武艺,售于帝王家。颜之推让自己的学问有用武之地,内心一定是喜悦的、充实的;再者,他年纪轻轻,胸怀大志,怎么不想轰轰烈烈干出点名堂来?可惜,天下大势的转折与他的个人命运撞车了,南梁爆发了武装叛乱事件,史称侯景之乱,颜之推被俘,性命堪忧。
侯景是从东魏来的叛将,被梁武帝萧衍所收留,因南梁与东魏建立了外交关系,成了友好邻邦,侯景便心怀不满,起兵叛乱,攻占了南梁的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将梁武帝活活饿死。一国之主都被饿死了,颜之推还能活下去?不幸之中,颜之推还是幸运的,侯景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叫王则,欣赏颜之推的一肚子才学,几次出手相救,保了他一条命。但,颜之推还是被关在大牢里,直到侯景之乱被平息。此时,当年的湘东王萧绎已经称帝了,颜之推迎来了春天,升了官,继续为帝王家服务。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颜之推每天忙于家事、国事、天下事。太平时间不足两年,二十四岁的颜之推,遭到了第二次俘虏,犹如浓密的阴云遮蔽了太阳。这一次遭难,是西魏派兵攻打南梁,颜之推作为战俘,被带往长安。从南往北一路走,肉体的苦痛自不必说,让颜之推钻心的是精神上的苦痛——满眼所见,是故土,是心灵的归宿,是南迁中原士族魂牵梦绕的华夏神州,而今已是胡人的跑马场,身为北方士大夫的后人颜之推怎能接受呢?如果有神兵天降,颜之推多想洒血疆场,助君王一统神州,重现华夏泱泱风采。可,身处长安,颜之推不过一介俘虏,他能做的,只有无时无刻思念江南。
在西魏与南梁的博弈中,梁元帝萧绎率太子等人到西魏军营投降,不久,他被人闷死,南梁亡国。北齐站在南梁这一边,好好安顿跑来避难的萧氏皇族,又送他们南归复国。就凭这一条,颜之推对北齐充满了好感。西魏有一位将军,叫李显卿,非常器重颜之推,就推荐他出任官职。颜之推趁赴职的机会,逃到了北齐,受到热烈欢迎,但他南回的计划还是落空了,陈霸先取代南梁建立了陈朝,南梁彻底亡国了。
后来,北齐被北周灭掉,北周又被隋朝灭掉。颜之推在乱世中得出一条安身立命的经验: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求人不如求己,他就是靠着自身才学,怀爱国之心,倔强地立于乱世。
后世多推崇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其实,他在音韵、训诂、书法等多方面都很有成就,堪称一代大家。

《颜氏家训》

该书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记述了颜之推的个人经历、思想、学识。在书中,颜之推认为,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读书学习——幼年学习,像太阳初升;老年学习,像秉烛夜行,总比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要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