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想必很多人吐槽,槽点最多的可能就是翻译的问题。 虽然我也常常吐槽,但是整体上讲,这本书瑕不掩瑜,整体上还是可以让你更好的理解心理学的应用。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干货是柯尔伯格的道德理论。 看到这一章节的时候,很多人会很懵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是三水平七阶段 还是三水平六阶段? ![]() 国内的教材基本上都是按照三水平六阶段来的,《心理学与生活》是按照三水平七阶段。 比如林崇德老师编写的《发展心理学》 而国外教材《心理学与生活》中文版(19版本) 《心理学与生活》原版(20版本) 对于内容冲突的知识点,学姐认为出题的概率很低,所以大家只需要清楚国内外教材之间的区别即可。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道德两难故事举例:海因茨偷药。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400元,但销售价却要4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茨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2000元。海因茨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问题: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海因茨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海因茨有责任和义务去偷药吗?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否很重要?为什么?…… ![]() ![]() 1.前习俗水平 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该时期的特征是,儿童们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自身的利害关系。这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 ![]() 2.习俗水平(常规道德) ![]() 3.后习俗水平(有原则的道德) ![]() 难点解答 1. 王芯常在课堂上玩手机,同学肖娜提醒他学校规定不能在课堂上玩手机,可王芯不听,因此肖娜认为王芯不是好学生。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肖娜的道德发展处于( )阶段。 A.惩罚和服从 B.相对功利 C.遵守法规 D.道德伦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理解。处于遵守法规和秩序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遵守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题干中,肖娜认为王芯不是好学生,因为王芯上课玩手机,没有遵守课堂纪律,这符合遵守法规和秩序阶段的表现。C 项正确。 2. 一位出租车司机为了及时将一名有生命危险的病人送到医院抢救,闯了红灯,警察依法对出租车司机进行处罚。学生王明认为,出租车司机违反了交通法则,理应受到处罚。按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王明的道德发展水平最可能处于( )。 A.前习俗水平 B.中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习俗水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的儿童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题干中,王明认为出租车司机违反了交通法则,说明其处于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该阶段属于习俗水平。D 项正确。 3. 方雨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社会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该修改。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他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 ) A.服从与惩罚阶段 B.社会契约阶段 C.维护权威或秩序阶段 D.普遍伦理阶段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的儿童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题干所述符合此阶段的特征。B 项正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