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写作的10个问题,我有话要说

 王冠亚 2022-05-17 发布于湖北

文/王冠亚

第74篇推文,全文2785字,阅读时长约11分钟

1

今天跟一些写作圈的朋友和读者,聊了一些关于写作的话题。争论很激烈,碰撞出了很多思想的火花。根据今天的对话,我就写作的10个经典问题,谈谈我的个人看法,供大家交流探讨。

问题1:如何看待写作的定位?

我觉得写作可以从质量和风格两个维度去把握。

文章质量,是有高下之分的。我读高中的时候,读过韩寒的文集《毒》,他当时提到写作没有高下之分。比如一篇话题作文,他觉得没有必要用800字写,他只想写一句“A真勇猛”。现在看,他当时的评论应该是有失偏颇的。文章质量从文采和内容两方面来说,都有好坏之分、优劣之别。

文章风格,则是燕肥环瘦,各有所长。在中国文学史上,围绕“文”与“道”的离合,就开展过很多次争论。比如唐代韩愈认为“文以载道”,明代袁宏道却提倡“独抒性灵”。这只是风格的不同,一则强调文章的功用价值,一则强调文章的审美功能,并没有高下之分。也正是因为有争鸣,才有文艺上的“百花齐放”。

我对写作定位的理解,就是在具备一定写作质量的情况下,写出自己的风格。

问题2:如何看待文风的转变?

对于一名作者而言,文风的转变是正常的,因为随着阅历的增长,每个人都会有进化。

2016年我在公众号上发的第一篇文章《一蓑烟雨任平生》,以文采见长,但很多朋友反映文章太长,不容易懂。所以今年的文章风格,就跟去年很不一样。

但文章风格的转变,不是为了取悦大众。文章的进化,只与自己内心的进化有关。写作要沿着自己的风格,找到更舒适的“体位”。围绕自己的能力圈,不断拓展外延,而不要跟风模仿大V,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另起炉灶。

问题3:如何看待一篇文章的信息量?

很多朋友反映我文章的信息量偏大,这是因为我想用尽量短的篇幅,传递更多有价值的内容给我的读者。我现在的文章一般是“三段论”,三段讲的内容都不同,但都紧紧围绕着同一个主题。

有的读者认为信息量大,读后难以实操。但是反过来想,一篇文章信息量小,难道就容易实操吗?信息量小,当然读起来更轻松。就像有人看电视会看财经新闻,是为了学知识;有人看电视会看综艺节目,是为了娱乐。阅读的目的不一样,偏好自然就不一样。

2

问题4:如何看待其他作者的作品?

中国自古有一个说法,叫“文人相轻”。就是写文字的人,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篇文章,不像武术比赛,有绝对的、明确的量化标准。往往是,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前不久,我读到作家赵星的文章。赵星姐大我四岁,我看了她的文章,觉得励志鸡汤的比较多,干货比较少。但是这没有关系,至少我从她的文章里读出了很多励志,文字也很生活化,接地气。

所以,我现在读到其他作者的文章,第一反应不是给ta挑刺儿,来一句“切,这种文章我也能写”,而是虚心去学习别人的优点。缺点谁没有呢?如果老是抱着“挑刺”的心态去看待别人,自己很难进步。

问题5:如何看待读者的批评?

首先要认识到,有读者批评是很正常的。你这样想,全世界有A这样的人,就一定会有和A截然相反的一个人——B。如果A是你的铁粉,那B一定和你是相左的。

其次,就是要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固有思路,可能很难改变。在别人眼里,是如何看待一个问题的,听听总有好处,相当于给自己增加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最后,也要注意鉴别什么是真正建设性的意见,什么是纯“喷子”。范冰冰、刘亦菲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啊,所以一名作者也不可能去讨好所有人。听取合理的建议,忽视无理取闹的声音,不必全盘吸收。

问题6:如何看待作者与读者的关系?

作者与读者,是一种双向选择。读者在选择趣味相投的作者,作者也在选择志同道合的作者。

作者没有必要去刻意讨好读者,因为任何一名作者都不是人民币,做不到人人都喜欢。就算是人民币,也未必是所有人都喜欢。

读者也没有必要去强求作者,非要按照他们的喜好来写。这就像婚姻,最好就是找到志同道合的,而不是把一个三观不合的人,强行改造成你想要的样子。

我的文章,说理性较多,但是生活化还有很大改善空间。希望在未来,能够和喜爱我的读者逐渐拉近关系,拉近情感距离。

问题7:如何看待写作套路的问题?

首先,写作肯定是要有创新的。因为任何一种文字,时间长了都会引起读者的审美疲劳。如果以前的主流是《读者》或者《意林》之类的“鸡汤”,那现在文字应该要升级到2.0版本,为读者提供更多原创的、有价值的作品。

但是,创新也不能脱离一定的文字规律。现在很多人诟病文字上的“套路”,但是反过来想,如果连“套路”都没有,那还有没有可以遵循的写作规律?写作,难道就不需要有一定的技巧么?

比如我的文章,都是典型的“三段论”。我认为这是一种有益的“套路”,也是我区别于其他作者的鲜明特色。

3

问题8:如何看待写作的商业化?

短期看,写作当然是凭爱好。我相信,没有哪位作者一开始写作的时候,就是抱着去赚钱的目的。就我自己而言,我的公众号文章,连赞赏都没有开。我觉得读者的赞誉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但是从长期看,如果写作能商业化,也未尝不可。因为除了公益性事业以外,有且只有商业化的东西才能够长久。如果写作能变现,一来可以为作者带来收入,让作者更加心无旁骛地去创作更好的作品,来回馈读者。二来物质回报,本来就是一种激发人性的激励机制。

问题9:如何看待写作的细节问题?

我个人是对文字有洁癖的。有时候我跟朋友在微信上聊天,朋友就会问我,你刚才撤回了什么?我回答说,没什么,就是有个错别字,把“抱有好感”的“抱”写成“报”了。

我以前也在《咬文嚼字》上发过一些文章,都是去揪一些书籍、电视节目的细节。比如央视有个主持人,主持节目的时候说了一句“两组的悬殊是很小很小的”。这句话,大家都理解是什么意思,但是“悬殊很小”的表述,确实是用错了,我就会去指正。

写作本来就是关于文字、关于表达的游戏。所以,我觉得对于文字表述上的细节,还是严谨为好。

问题10:如何看待作者的背景问题?

我理解的作者背景,包括专业背景和从业背景。

专业背景是指,你读书的时候是念的什么。有一种认识,可能觉得写作都是中文系、新闻系学生应该去干的事儿。但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