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共识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围术期管理

 新用户68665845 2022-05-17 发布于江西

文章图片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系指患者睡眠时周期性地出现部分或完全的上呼吸道梗阻,以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为主要特征。


01
OSAHS的病理生理
01
解剖变化

咽腔前壁和侧壁没有骨性组织支撑;咽腔壁上的肌肉张力保持其开放;

睡眠时由于肌肉松弛、舌根后坠变窄。

文章图片2

  1. 咽腔明显变窄—打鼾;

  2. 咽腔显著变窄—低通气状态;

  3. 咽腔完全塌陷—呼吸暂停;

文章图片3

02
心血管系统

文章图片4

03
呼吸系统

文章图片5

03
中枢神经系统

a.慢性缺氧、脑血流减少,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b.睡眠结构紊乱,加重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c.高血压及交感神经兴奋可促使动脉硬化;

d.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焦虑;

03
内分泌系统

文章图片6

03
其他系统

a.促红细胞生成素明显增加,血红蛋白明显增加,血液黏度增加;

b.夜尿增多、蛋白尿;

c.胃食管反流;

d.免疫功能下降;




02
OSAHS的诊断标准

01:金标准:多导睡眠记录(PSG)

成人于7h夜间睡眠过程中:

a.如呼吸气流停止(较基线水平下降≥90%),持续时间≥10s/次;

b.呼吸气流较基线水平下降≥30%,并伴有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4%且持续时间≥10s;

c.或者呼吸气流较基线水平下降≥50%并伴有SpO2下降≥3% 或微觉醒,且持续时间≥10s。

1. 临床出现以下症状任何一项或以上:

  1. 晚上失眠,醒后精力未恢复,白天嗜睡;

  2. 夜间憋气,喘息或窒息而醒;

  3. 习惯性打鼾,呼吸中断;

  4. 高血压、冠心病、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心房颤动、2型糖尿病、情绪障碍、认知障碍;

2. PSG或PM(便携式睡眠监测)监测AHI≥5次 / h;

3. PSG或PM监测AHI>15次/h;

符合条件1和2,或者只符合条件3者可以诊断为成人OSAHS.

02:OSAHS病情程度

文章图片7

AHI(Apnea Hyponea index,AH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睡眠中平均每小时呼吸暂停与低通气的次数之和。

03:OSAHS风险分级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STOP-Bang 问卷



03
术前评估及准备

文章图片10

01
困难气道评估与准备

1.所有的OSAHS患者,均应视为困难气道患者。

文章图片11

2.影像学技术评估:

a.头颈部X线侧位片;

b.CT和MRI三维重建技术;

c.医学内镜技术(纤支镜,电子软镜);

d.超声;

e.基于CT、MRI、超声影像的3D打印技术;

3.所有OSAHS患者均应准备常规和紧急气道管理器械,并制定备用气道管理计划:

a.了解双侧鼻腔的通畅情况;

b.表面麻醉的药品及装置;

c.经鼻异形气管导管;

d.纤维支气管镜;

e.紧急气管切开装置;

文章图片12

02
重要脏器功能评估与调整

1.评估重点在于重要器官的受损程度及储备功能:

文章图片13

2.功能调整降低围术期风险:

a.评估重要脏器受损情况,调控处理至稳定期;

b.并存心肺并发症,可多学科会诊;

c.改善或优化患者围术期身体状况;

d.术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或无创正压通气(NIPPV),下颌前移矫正器或口腔矫正器及减肥等措施.

03
日间与门诊手术评估

1.睡眠呼吸暂停状态;

2.上呼吸道解剖和生理异常程度;

3.并存疾病状态;

4.手术种类;

5.麻醉类型;

6.术后阿片类药物的需要程度;

7.患者年龄;

8.出院后观察的可靠程度;

9.门诊设施是否具备呼吸管理及紧急气道处理条件;




04
患者的麻醉管理

01.麻醉方式

1. OSAHS患者行非OSAHS相关的矫正术(浅表手术)

首选区域阻滞(局部麻醉、外周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

减少区域阻滞麻醉中气道问题的策略包括:

①以最低有效剂量持续输注镇静药或阿片类药物,避免静脉推注;

②使用短效镇静剂和阿片类药物;

③选用无呼吸抑制作用的镇静剂;

④如果手术允许,避免仰卧位;

⑤通过调整体位(嗅物位或提下颌)缓解气道阻塞;

⑥使用口咽通气道或鼻咽通气道;

⑦对于习惯持续正压通气(CPAP)的患者,术中继续使用。

2. OSAHS患者行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较大的手术,如颚咽成形手术(UPPP),首选全麻。

优点:

有效控制呼吸道,确保术中通气的安全;

为手术医师提供从容操作和止血条件;

足够的麻醉深度,可以达到满意的镇痛,还可以有效控制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3. 全身麻醉复合神经阻滞:

改善预后;

降低术后机械通气时长;

降低转入ICU率和住院时间;

减少麻醉性镇痛药用量;

02.气道管理

文章图片14

麻醉诱导和气道管理时推荐采取头高斜坡位,即保持外耳道水平与胸骨切迹水平齐平,上肢远离胸廓。面罩通气时采用VE手法比CE手法成功率更高,且能够产生更高的潮气量。

03.麻醉药物

  • 区分总体重,去脂体重,理想体重,合理调整药物剂量;

  • 肌松药 应坚持速效、短效、可拮抗的原则,术毕尽可能安全、合理拮抗肌松残余作用,术中维持以中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为主;

  • 镇痛药:建议复合麻醉,术后采用多模式镇痛,减少或避免使用阿片类药物;

  • 丙泊酚 丙泊酚初始剂量是低氧血症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 吸入麻醉剂 地氟醚和七氟醚更适用于OSAHS患者,与七氟醚相比,地氟醚苏醒效果更佳;

  • 苯二氮䓬类药物 不建议OSAHS患者使用此类药物;

04.麻醉管理

文章图片15

肺保护性通气,预防术后肺不张,注意PEEP的应用,维持FiO2为0.4~0.8,在诱导后血流动力学和血容量稳定状态下,适时手法肺复张(呼吸道平台压力35-55 cmH2O,时间6s/3次)。



05
患者的术后管理

01:术后疼痛管理

  • 推荐应用非阿片类镇痛药,以及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等镇痛辅助药,可多尝试区域性镇痛(外周神经阻滞、硬膜外镇痛等)。

  • 需额外给予阿片类药物镇痛者,均应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并严密监测呼吸氧合变化。

  • 尽量避免同时使用镇静剂,并备好各类拮抗剂。

02:PAP治疗

文章图片16

  • 建议术前依从PAP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常规采用PAP治疗;

  • 如发生低氧血症、气道梗阻、呼吸暂停或通气不足时,应使用PAP治疗;

  • PAP治疗最好在PACU启动,在病房和出院后康复过程中持续使用;

03:PACU管理

文章图片17

PACU管理的重点是维持充足的氧合及气道通畅、合理判断拔管时机、防止并发症发生。

凡重症OSAHS患者,或具有明显困难气道表现、接受腭-咽成形术(UPPP)、术后可能出血或发生气道梗阻者,均需保留气管导管直至患者完全清醒。

必要时带气管导管入ICU,辅助镇静镇痛,呼吸机控制或辅助呼吸 。插管困难或喉水肿者,使用皮质醇激素减轻水肿。

04:病房管理

文章图片18

OSAHS患者术后72小时内睡眠结构最为紊乱;

患者应持续监测SpO2和通气情况,尽可能避免仰卧位、脱离辅助供氧和镇痛药,并在睡眠期间维持PAP治疗。




06
小 结
  1. 无论OSAHS患者接受何种手术,都应视为高风险手术麻醉管理。

  2. 保障OSAHS患者围术期安全的关键:

    a.加强术前访视和筛查;

    b.综合评估各类风险;

    c.合理抉择手术时机;

    d.有效处理困难气道;

    e.积极采取多模式镇痛;

    f.防止术后不良事件发生;

END
文章图片19

编辑:陈青松

审核:申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