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系指患者睡眠时周期性地出现部分或完全的上呼吸道梗阻,以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为主要特征。
咽腔前壁和侧壁没有骨性组织支撑;咽腔壁上的肌肉张力保持其开放;
睡眠时由于肌肉松弛、舌根后坠变窄。
咽腔明显变窄—打鼾;
咽腔显著变窄—低通气状态;
咽腔完全塌陷—呼吸暂停;
a.慢性缺氧、脑血流减少,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b.睡眠结构紊乱,加重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c.高血压及交感神经兴奋可促使动脉硬化;
d.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焦虑;
a.促红细胞生成素明显增加,血红蛋白明显增加,血液黏度增加;
b.夜尿增多、蛋白尿;
c.胃食管反流;
d.免疫功能下降;
01:金标准:多导睡眠记录(PSG)
成人于7h夜间睡眠过程中:
a.如呼吸气流停止(较基线水平下降≥90%),持续时间≥10s/次;
b.呼吸气流较基线水平下降≥30%,并伴有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4%且持续时间≥10s;
c.或者呼吸气流较基线水平下降≥50%并伴有SpO2下降≥3% 或微觉醒,且持续时间≥10s。
1. 临床出现以下症状任何一项或以上:
晚上失眠,醒后精力未恢复,白天嗜睡;
夜间憋气,喘息或窒息而醒;
习惯性打鼾,呼吸中断;
高血压、冠心病、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心房颤动、2型糖尿病、情绪障碍、认知障碍;
2. PSG或PM(便携式睡眠监测)监测AHI≥5次 / h;
3. PSG或PM监测AHI>15次/h;
符合条件1和2,或者只符合条件3者可以诊断为成人OSAHS.
02:OSAHS病情程度
03:OSAHS风险分级
1.所有的OSAHS患者,均应视为困难气道患者。
2.影像学技术评估:
a.头颈部X线侧位片;
b.CT和MRI三维重建技术;
c.医学内镜技术(纤支镜,电子软镜);
d.超声;
e.基于CT、MRI、超声影像的3D打印技术;
3.所有OSAHS患者均应准备常规和紧急气道管理器械,并制定备用气道管理计划:
a.了解双侧鼻腔的通畅情况;
b.表面麻醉的药品及装置;
c.经鼻异形气管导管;
d.纤维支气管镜;
e.紧急气管切开装置;
1.评估重点在于重要器官的受损程度及储备功能:
2.功能调整降低围术期风险:
a.评估重要脏器受损情况,调控处理至稳定期;
b.并存心肺并发症,可多学科会诊;
c.改善或优化患者围术期身体状况;
d.术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或无创正压通气(NIPPV),下颌前移矫正器或口腔矫正器及减肥等措施.
1.睡眠呼吸暂停状态;
2.上呼吸道解剖和生理异常程度;
3.并存疾病状态;
4.手术种类;
5.麻醉类型;
6.术后阿片类药物的需要程度;
7.患者年龄;
8.出院后观察的可靠程度;
9.门诊设施是否具备呼吸管理及紧急气道处理条件;
01.麻醉方式
1. OSAHS患者行非OSAHS相关的矫正术(浅表手术)
首选区域阻滞(局部麻醉、外周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
减少区域阻滞麻醉中气道问题的策略包括:
①以最低有效剂量持续输注镇静药或阿片类药物,避免静脉推注;
②使用短效镇静剂和阿片类药物;
③选用无呼吸抑制作用的镇静剂;
④如果手术允许,避免仰卧位;
⑤通过调整体位(嗅物位或提下颌)缓解气道阻塞;
⑥使用口咽通气道或鼻咽通气道;
⑦对于习惯持续正压通气(CPAP)的患者,术中继续使用。
2. OSAHS患者行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较大的手术,如颚咽成形手术(UPPP),首选全麻。
优点:
有效控制呼吸道,确保术中通气的安全;
为手术医师提供从容操作和止血条件;
足够的麻醉深度,可以达到满意的镇痛,还可以有效控制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3. 全身麻醉复合神经阻滞:
改善预后;
降低术后机械通气时长;
降低转入ICU率和住院时间;
减少麻醉性镇痛药用量;
02.气道管理
麻醉诱导和气道管理时推荐采取头高斜坡位,即保持外耳道水平与胸骨切迹水平齐平,上肢远离胸廓。面罩通气时采用VE手法比CE手法成功率更高,且能够产生更高的潮气量。
03.麻醉药物
区分总体重,去脂体重,理想体重,合理调整药物剂量;
肌松药 应坚持速效、短效、可拮抗的原则,术毕尽可能安全、合理拮抗肌松残余作用,术中维持以中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为主;
镇痛药:建议复合麻醉,术后采用多模式镇痛,减少或避免使用阿片类药物;
丙泊酚 丙泊酚初始剂量是低氧血症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吸入麻醉剂 地氟醚和七氟醚更适用于OSAHS患者,与七氟醚相比,地氟醚苏醒效果更佳;
苯二氮䓬类药物 不建议OSAHS患者使用此类药物;
04.麻醉管理
01:术后疼痛管理
推荐应用非阿片类镇痛药,以及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等镇痛辅助药,可多尝试区域性镇痛(外周神经阻滞、硬膜外镇痛等)。
需额外给予阿片类药物镇痛者,均应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并严密监测呼吸氧合变化。
尽量避免同时使用镇静剂,并备好各类拮抗剂。
02:PAP治疗
建议术前依从PAP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常规采用PAP治疗;
如发生低氧血症、气道梗阻、呼吸暂停或通气不足时,应使用PAP治疗;
PAP治疗最好在PACU启动,在病房和出院后康复过程中持续使用;
03:PACU管理
PACU管理的重点是维持充足的氧合及气道通畅、合理判断拔管时机、防止并发症发生。
凡重症OSAHS患者,或具有明显困难气道表现、接受腭-咽成形术(UPPP)、术后可能出血或发生气道梗阻者,均需保留气管导管直至患者完全清醒。
必要时带气管导管入ICU,辅助镇静镇痛,呼吸机控制或辅助呼吸 。插管困难或喉水肿者,使用皮质醇激素减轻水肿。
04:病房管理
OSAHS患者术后72小时内睡眠结构最为紊乱;
患者应持续监测SpO2和通气情况,尽可能避免仰卧位、脱离辅助供氧和镇痛药,并在睡眠期间维持PAP治疗。
无论OSAHS患者接受何种手术,都应视为高风险手术麻醉管理。
保障OSAHS患者围术期安全的关键:
a.加强术前访视和筛查;
b.综合评估各类风险;
c.合理抉择手术时机;
d.有效处理困难气道;
e.积极采取多模式镇痛;
f.防止术后不良事件发生;

编辑:陈青松
审核: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