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我在社交媒体上看见明星叶一茜晒和女儿森碟的聊天记录,吐槽“每句都是ending(结束)”。原来,母女俩讨论《哪吒》的剧情,叶一茜问女儿“哪吒好看吗”“感动吗”“哪里最好看”“最喜欢哪吒还是敖丙”,结果森碟简单地回复:“好看”“还行”“最后那里”“都喜欢”,每个问题只回答一句,一句话还不超过5个字...... 家长和孩子聊天,试着创造一个话题,让孩子多说几句,结果就是孩子们简单地处理了,最后尴尬的聊天结束了。这个场景很熟悉吗?是的,这是大多数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孩子们对自己变得无语,甚至聊天都充满了尴尬和敷衍。 孩子们越来越不愿意和父母聊天的原因 有些家长会觉得奇怪,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很喜欢依附父母,就像父母的“恋物癖”。不管他们走到哪里,他们都摆脱不了他们。当他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小嘴总是在说话,但为什么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和父母的每一次聊天似乎都结束了话题?其实,原因还在家长身上: ① 父母不理解同理心,常常忽视孩子的感受 在生活中,当父母和孩子聊天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孩子在游戏中输了会不开心,考试不及格时会郁闷。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情,反而直言不讳地说出很多道理,鼓励孩子积极面对失败的心态。家长和孩子只是说教,缺乏同情心,忽视孩子的感受,这会削弱孩子和家长沟通的积极性。 ② 父母和孩子聊天总是敷衍了事 “敷衍了事”聊天是家长和孩子聊天时常犯的错误。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太小,说的话太天真,不值得讨论。他们工作一天后累了,没有精力和孩子们谈论不健康的话题。因此,他们的孩子在和自己聊天时总是很敷衍。别让你的孩子打扰你自己。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不想和父母聊天了。 父母怎么能阻止孩子长大,无话可说? 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但是太多的父母忽视了这一点,以至于当他们的孩子长大后,他们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建议家长在日常与孩子沟通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 学会倾听和理解孩子说的话。对父母和孩子来说,学会倾听是非常重要的。倾听能让父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也能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重视。因此,无论父母工作多忙,都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努力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愿意亲近父母,愿意向父母表达。 ② 保持坦诚平等的沟通态度。父母虽然是子女的长辈,但在与子女交流时,不应利用长辈压制子女。相反,他们应该鼓励和支持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孩子觉得和父母交流是平等和自由的。 |
|
来自: 雅博学苑 > 《亲子教育,蒙以养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