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绍兴可能最先让人想起来的就是鲁迅先生。鲁迅原名周树人,绍兴是他的故乡,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在这里,一直生活到18岁去南京求学,以后回故乡任教也基本上居住于此。鲁迅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昌坊口周家新台门内,这是一幢中式两层楼房。一切陈设均按当时实际情况原样陈列。在这里可以看到鲁迅家里的客厅、卧室、厨房、菜园(百草园)以及祖居的状况等。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早年曾留学日本。“五四”时期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27年后定居上海,领导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粉碎国民党文化“围剿”。“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真实写照。


东首前半间是当年鲁迅家吃饭、会客的主要活动场所,绍兴俗称“小堂前”。鲁迅在绍任教时期,经常在这里接待来访的朋友和学生。客厅的右上角那张皮躺椅是鲁迅父亲用过的。
鲁迅母亲的房间。鲁迅的母亲鲁瑞是绍兴乡下安桥头人,性格和善而坚毅,以自修达到能够看书的文化水平。鲁迅对他的母亲很佩服,曾经说过:“我的母亲如果年轻二三十岁,也许要成为女英雄呢。”鲁瑞确实是一个很不平凡的母亲,她培养的三个儿子被现代文坛称为“周氏三杰”。
厨房。在厨房正前方的这座绍兴旧时大户人家所用的“三眼大灶”,是根据当事人回忆复原的,灶壁上绘有祈福避邪的图画和文字。北面墙上的菜罩是当年鲁迅家的“忙月”章福庆亲手制作的原物。章福庆有时将儿子运水带来帮忙,并与鲁迅结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鲁迅和运水第一次见面就在这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就是这个运水让鲁迅认识了一个在书本上见不到的陌生世界。1921年,鲁迅在创作小说《故乡》时,把运水作为模特儿,塑造了“闰土”这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百草园(菜园),童年时代的鲁迅常在这里玩耍。

水井

鲁迅祖居

德寿堂。德寿两个字是取自积善有德,福禄长寿的意思。这里是当年周家招待贵宾,举办红白喜事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客厅
厨房
屋脊上的乌纱帽装饰表示周家城市秀才之家

香火堂是周家供奉牌位和祭祀祖宗的地方,周家向来以孝为本,所以原来这个上方摆的神龛里面放的是历代祖宗的牌位,但如今替代的是一块匾额:“德祉永馨”。匾额的意思是说德行和福气在这个香火堂中源远流长。正中央的这幅画像,中间穿蓝色官袍的是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周福清是周家最出色的一位,周氏家族四百多年中,曾经出过四位举人,可四位中无一位考中进士,唯有周福清在同治十年考中进士,他被皇帝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相当于今天中科院的院士,而且在清朝时,翰林院庶吉士还有“储相”之称,可见这对当时的周家是多么大的荣耀。

小姐的的绣房
嘴书被称为中华一绝

三味书屋前的小河

鲁迅就是在这里开始的读书生活

——原文发表于2010.7.4.微卫星新浪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