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居家常备中成药20

 陆大夫如是说 2022-05-17 发布于上海

记得我小的时候,家家户户虽然也有贫富差距,不过并不是那种天上地下的巨大差别,父辈们茶杯里平时的口粮茶,很多都是在菜场边的茶叶摊买的。

据说在物质供应限制的年代,老北京招待客人也会选用高碎,在那个年代都算是很珍稀的茶了。

现在天南地北各色好茶,应有尽有,可能是心境的不同,早年的那些茶叶碎末,老爷子们喝的啧啧称赞,倒是现在的各色稀罕茶,饮在嘴里,也觉得稀松平常。

以前的上海老爷叔,雀巢咖啡喝完留下的玻璃大瓶子,都是舍不得扔掉的,用来当茶叶杯,现在在公园里逛逛,还时不时能看到些老爷子手里捧着这种咖啡瓶喝茶。

在当时的年代,有吃有喝就幸福满足了,平常弄点补药吃吃的人家是不太有耳闻的。

当年很少听到老一辈们讨论补药这个话题,估计平常吃穿都要抠抠搜搜精打细算,还没有消费升级到考虑养生进步这种高阶需求。

反观这些年,二三十岁的小年轻,找我咨询健康养生的都成了主力人群了,保温杯里不弄点药材泡泡,都会觉得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很多人问我:

我适合泡点枸杞喝伐?

我适合弄点虫草吃吃伐?

我适合泡点西洋参伐?

我适合泡点黄芪伐?

各种各样的咨询都有。

不可否认,当年的工作虽然不同父辈们那样比较消耗体力,但长期坐班伏案工作,文案工作,设计图纸,企划书什么的,都是相当吃力的脑力劳动。

现代都市也仍旧也有不少虚损的患者存在,不过话说回来,营养过剩的更多,代谢性疾病比起上一代人,多十倍都远远不止。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很多问我要不要进补的朋友,还都是体重超标,面红身热,容易出汗,怕热的这种明显营养过剩的这类人群最多。

只要是身体有点不适,总觉得自己虚,似乎是种人之常情。

这种思维定式,而且不止今天如此,古代也是如此。

从古到今都是喜补恶泻,听到补总是开心的。

古代的医师估计和我们一样,也经常碰到类似问题,故而很多处方给取了很有意思的名字。

比如《丹溪心法》有张处方叫大补丸,你以为是什么名贵补药吗?其实是一味黄柏制作成丸剂。黄柏是泻火药,味道蛮苦的,根本就没有补的作用。

还有张方子更有名,叫三补丸,用来泻五脏火。实际配方是黄连、黄芩、黄柏等分为末制丸。

在民国抗日战争时期,经过淞沪会战,上海沦陷,沪上众多轻工业企业受到战争的巨大冲击,很多工厂都倒闭了。

当时棉纱更是战略储备物资,棉纺厂都大受影响,上海的三友实业社也是以纺织业为主要经营项目的企业,也到了倒闭的边缘。

三友实业社的董事长王云甫和中医师刘民叔是多年相交的好友,一次闲聊中,说到企业的困境,刘民叔就建议转产自救改做中成药。

之后三友实业社真的还听取了建议,转而生产中成药,为了打造拳头产品,请教了沪上很多著名的中医师,最后听从一位医师的建议,用大黄一味制作单方销售,因大黄通治范围极广,凡药品之中,很少有能比类的药物。

有意思的是,这位医师还建议将这款成药命名为补丸,最后加上了厂家名称,正式定名为三友补丸,在市场销售。

因其效验价廉,深受老百姓欢迎,这款药品遍销大江南北,直销南洋,成为家喻户晓的畅销产品,在包装上印有道地中药,纯粹国货八字。

其实原本在古代就有以一味大黄制作的通补丸,三友补丸完全是沿用了这种思路。

为什么这些泻火、泻热、解毒、通下的处方,按照中医理论,纯粹是纯泻无补的药品,却要取一个补丸的名字?

这难道不是掩耳盗铃吗?

这其中有几方面原因:

一个是这些处方所治疗的疾病,是因实致虚。通常因实致虚,在治疗上先治其实,实去虚自复。

比如大补丸是一味黄柏,主要治疗相火伤阴,导致尿频、尿涩、盗汗、身热等症候,将火气泻去,自然阴不复伤。是以泻为补的示范。

我有位朋友有个治疗案例,很有意思。说他叔叔病了几个月,头晕眼花,牙疼,便秘,完全没有胃口,短时间瘦了十几斤。怕得了肿瘤,去医院详细查了个遍,只有一点轻微高血压,老爷子被折腾的没办法,补药都吃了不少,胃口越来越差,后来吃饭也好吃药也罢,吃一会就要吐出来。

我朋友不是他侄子嘛!正好是中医呗!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那么奇怪,亲戚朋友不舒服,往往最后才求助到自己头上,给诊了脉,沉而有力。

老爷子还问他,我这估计要不行了,弄点什么补药救救我。

我那朋友很有意思,告诉他,家里有特制的补药,叫通补丸。找了个空药瓶,把家里常备的九制大黄丸装这个瓶子里。哝,拿回去好好吃。

过了两天,打电话一问,胃口恢复的七七八八了,说这两天拉出的屎恶臭。

我以前在医院,大概是2011年左右的一个病例,床位我都记得,21床,印象比较深刻,发烧二个月,热度也不高,就几分的样子,吃不下饭,只能喝点流质,一个中年妇女,莫名其妙得的病,查不出病因,胃镜之类的检查都是正常的。

来住院的时候,消瘦了二十斤。

我们几个医生都蛮感兴趣的,摸了脉沉滑有力。我给开了个汤剂,保和丸加大黄,第二天就能吃饭了,然后热也退了,住了一个星期,自己不想再住院,要求出院了。

这些都是以泻为补的道理,物流不通畅,就算终端缺乏物资,那不也得先要物流渠道都通畅才行嘛!

就好比我们上海这次疫情初期,宝山区很多小区团购不到物资,急的敲锣打鼓,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就更发愁了。

这就是街道居委调度协调能力有问题,其中原由我想大家也都知道。我想给他们经办人员每人灌几瓶通补丸大概会长点记性了,肯定脑子给什么东西塞住了,需要以通为补。

第二个道理就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很多豪门富族对医药知识懂的不少,从官至民,喜补畏攻,老百姓听不得麻黄、芒硝、大黄、石膏之类的名字在处方上。

很多医家处方用药也随之日趋保守,有时迫不得已要用些猛剂,只能变换花样,比如明代陆养愚家传润字丸,其实就是有大黄的,比如我们上文提到的通补丸,比如晚近上海医家药肆约定俗成用麻黄炮制豆豉。

都是因为病家喜补畏攻的关系,也就让医家只能把众多攻破的处方,定了个补药的名字。

第三点,中医视角对人生命健康的观察视角是种平衡观,恰当好处才是最可贵的,五脏是藏精气的,藏而不泻。六腑是化糟粕的,满而不能实。故而六腑以通为补,以塞为病。

就好比新陈代谢,是永远不停滞的,生命是种动态平衡,所谓补泻是相对而言的,在疾病面前有固定的诊治原则,但没有固定的方案。

最高准则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恰当的处理。

因此从医师的角度讲,对药物没有好恶贵贱,只有合适不合适。

在合适的时候,大黄就是金丹妙药。

大黄推陈致新、善攻善战。定祸乱而致太平,因名之曰将军。

范成大咏《大黄花》云:大竽高荷半亩阴,玉英危缀碧瑶簪。谁知一叶莲花面,中有将军剑戟心。

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曾讲述一桩奇事,话说张锡纯有一次去邻县出诊,遇到一个杨氏少妇,得了一种非常奇特的怪病。

这怪病在县里传的神乎其神,说这个杨氏少妇赤身露体卧在围帐中,背上红肿大热,任何衣物都不能挂在身上,若有一丝一缕着身,就会觉得热不能忍,经过百般治疗,百药无效。

后来有一个从南方乘船来赴北闱参加乡试的儒生,精通医术,颇有点名声,杨家就去请来看诊。

这儒生看诊后,说这是热毒为病,使用了大黄十斤,煎了整整的十大碗药汤,关照说,只要她口渴想喝水,就用药汤代水,想喝多少喝多少,放量饮之,经过几天时间,这些汤药都饮尽了,竟霍然而愈。

近代上海名医徐小圃也有类似的医案,他曾为一富翁治腹闷痰喘的症候,徐小圃开的处方是大黄半斤,煎汤,按数次分服。

患者看到处方,很是惊愕,又怀疑又恐惧,但想到徐小圃在沪上医名颇甚,于是也就放胆服用,服后爽然痊愈。

过后去请教于徐小圃,问道:其他医生治了好多次,都没有明显的效果,徐先生却只用这一味药,却见到奇功,有什么秘诀吗?”

徐小圃回答说:君素来饮食膏粱厚味,壅塞热痰,大黄性清下,味香辛,独行则力猛功专,疏塞清秽,何秘之有?”

这大黄自古及今,多为医者赏用,是起死回生的无上妙药,在高明的中医师手里,此药无所不能,凡一切实热痰浊瘀血积滞,大黄几乎都堪大用,便秘,腹痛,眼红,咽痛,咽肿,口舌生疮,皮肤包疖,各种出血,月经衍期,黄疸,刀疮烫伤,癫狂。辨证准确,效如桴鼓。

将大黄的妙处发挥到极致的有一款中成药,叫做清宁丸,最是巧夺天工,今天我们就说她。

22、莫家清宁丸:

药物组成:

大黄,桃仁,杏仁,枳壳,厚朴,黄芩,法半夏,香附,木香,麦芽,陈皮,侧柏叶,黑豆,车前子,桑叶,绿豆,白术。

辅料:黄酒,蜂蜜,牛奶。

功能主治:清理胃肠,泻热通便,用于饮食停滞,腹肋膨胀,头昏耳鸣,口燥舌干,咽喉不利,两目红赤,牙齿疼痛,大便秘结,小便赤黄。

写这个清宁丸,我解方顺序稍作调整,此方较为特殊,配伍看似和普通处方一样,其实有很大差别。

这个清宁丸和普通处方最大的差别在于炮制,也就是药品加工工艺的差别。

这张处方,除了大黄作为主要药物外,其他的配伍用药,还有辅料,都是用来加工炮制大黄的,而不同于普通处方那样,药味等同地组合在一起制丸。

清宁丸有很多古籍收入这张处方,但加工炮制方法差别很大,各种炮制方法才是各家秘而不宣的法宝。

通常都会使用到的工序是,大黄需要九蒸九晒,需要用酒拌蒸三日。

酒制大黄后,再用鲜桑叶、鲜侧柏叶、鲜桃叶、鲜槐树叶。四味鲜叶垫蒸底,蒸透取出晒干。

一次用藕汁,二次用甘蔗汁,三次用赤苓汤,四次用泽泻汤,五次用猪苓汤,六次用鲜车前子汤,七次用川黄柏汤,八次用川朴汤,九次用炒白术汤,十次用薄荷汤,十一次用米仁汤,十二次用当归汤,十三次用韭菜汁,十四次用牡丹皮汤,十五次用木通汤,十六次用川石斛汤,十七次用连翘汤,十八次用陈皮汤,十九次用半夏汤,二十次用川萆藓汤,二十一次用地骨皮汤,二十二次用玄参汤,二十三次用知母汤,二十四次用甘草汤。

以上每次均拌蒸透,晒干,研为细末,用黄牛乳、梨汁、陈酒和蜜水泛丸。

所以从药品上,其他药物都是用来炮制大黄的伴料。通过反复加工炮制后的大黄,药性有所改变。

这种二十四制的制作法,在清朝皇室是如此加工的,在民间各大药肆也有各自加工清宁丸的独门方法,各有千秋,据说天津的莫家清宁丸,制作工艺更为复杂,故而天津的莫家清宁丸在清朝民国,都是天津一绝,销量火爆。

医家病家都喜用莫家清宁丸,解放后莫家清宁丸一度停产,到九十年代初期,莫家后人莫慧芬女士才重新献出秘方炮制方法,现在我们在市场上能够重新购得。

只是莫家清宁丸的具体加工方法,我查遍网络,不得而知,如果使用的是传统的九制二十五转的独特炮制工艺,那可能比清宫的炮制方法更复杂。

大黄酒制,通便的作用就很缓了,并不会大泻,药性趋势就更往血分走了。当然清热泻火的作用仍旧存在,但也会缓和不少,仍旧会保留些凉血的作用,化瘀的力量会加强。

桃仁,杏仁拌蒸后,药品的润性增加,进一步增加活血润肠的作用。

枳壳,厚朴,香附,木香经过拌蒸后,药品的行气作用大大增强,胸腹,肝胆,焦膜,胃肠都能通行。

陈皮,法半夏,麦芽拌蒸后,具有化痰作用,配合上面的行气药,还能导滞消食。

黄芩,侧柏叶,黑豆,车前子,桑叶,绿豆,白术拌蒸后,具有清利湿热的作用,且有增加一些凉血化浊的作用。

蜂蜜,牛奶炮制,增加药品的润性,使药性温和持久。

经过如此繁复的炮制,才有了如此别具一格的清宁丸。

可以看一下我们常用的几百味中药,有哪一品能够同样享有这种繁复的炮制过程,只有大黄有此殊荣。

这清宁丸的名字也大有来头,《老子》: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此丸药能清上宁下,故名清宁丸。

又,乾卦为天为上,坤卦为地为下,故本方亦称乾坤得一丸。

晚清养着大量提笼架鸟的八旗子弟,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不少皇亲国戚也乐得这些玩意。

道光爷以后,下馆子抽大烟,更是明面的事情了,这花天酒地,膏梁厚味,大烟床福寿膏每天这样享用着,身子骨还能没点反应吗?

这清宁丸,炮制讲究,清、通、润、下,不是正对这些爷的体质嘛!

这口臭,便秘,咽痛,牙疼,白天萎靡,夜间不睡。全仰仗这清宁丸来打理身体,否则这大烟抽得也不舒坦啊!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各家药肆,不也该制备些清宁丸吗?市场为王,这不销路好么。

与很多半路出家的药肆不同,天津莫家清宁丸,始创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

晚清,莫氏传人莫霖荪在津开“桔荫堂”药铺,莫家清宁丸是天津市著名老中医莫云樵先生的祖传秘方产品。

及至民国,莫丸在津代卖点多达340余处,时任天津市长的杜建时家中亦有经营代卖。

在今天这个时代,虽然不会再有吸鸦片烟,从而导致粪呈球状燥结难解的情况了。

但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三餐丰盛精美,营养超标,还有不少人群不辨别体质虚实,喜欢黄芪人参各种补膏随意服用,这清宁丸似乎又是很好的保健药品了。

八十年代,当时有采访山东阳谷县的赵金凤大夫,年近八旬,身体健壮,说自己常服清宁丸养生。

江西老中医肖俊逸在八十多岁时谈长寿之道:

1939年,余年仅四十岁时,曾一度患神经衰弱,头昏不能久看书报,阅读稍久,两目即困疲不堪,眼睑下垂,不克自持,非立刻释卷不可。

同时记忆力大为减退,神烦意乱,注意力难以集中,齿软酸痛,大便似闭非闭,食欲锐减,一切未老先衰之症接踵而来,颇感自悲矣。

遂每隔一、两天服通补丸一次,多至3克,少则1克,即获立竿见影之效,迄今历四十余年,未尝间断,虽年逾八旬,而精神体力基本正常,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症等常见的老年疾患尚未染身。是大黄清肠解毒之功惠我多多矣。”

今天这个时代,内热,痰热,瘀热各种实热体质人群颇多。近代温病学家赵绍琴老平素养生,经常服用防风通圣丸。

不要以为常吃补药才养生,养生的具体方案,完全按体质而定。

倘若疲劳乏力,动则短气,气虚为主的人群,吃点西洋参,人参这种补气药,未为不可。

如果口臭,肥胖,汗多,怕热,也随意服用补药,并不适合。

很多时候,我们要知道以通为补的道理。

特别是锦衣玉食的饕餮客,往往痰热食积郁火。

清代的随园主人袁枚,当年的天下第一美食博主,风雅之客,往来无白丁,谈笑有素琴,一次病痢疾,请医生看了好多回,用了好些补药,这个病反而却越来越厉害。

还好袁博主人脉广泛,有经常来望府上的好基友叫张止厚,送给袁枚特制的大黄丸,可见精工细作的特制大黄,大户人家都会特殊备制,以为不时之需,极有可能就是民间制作的清宁丸。

给袁枚诊治的医生看到张止厚送大黄,惊慌失措,劝袁枚万万不能服用。

这袁枚是性情中人,久治不效,早就没有了耐心,丝毫没有犹豫,吃了这特制大黄丸,连服三天,病情豁然开朗。

袁枚高兴极了,还赋诗一首,称赞这特制大黄丸:

药可通神信不诬,将军竞救白云夫。 

医无成见心才活,病到垂危胆亦粗。

岂有鸩人羊叔子?欣逢圣手谢夷吾!

全家感谢回天力,料理花间酒百壶。

好了,这秘制的清宁丸,使用起来颇多讲究。

使用得当,能解决诸多问题。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