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商隐的《泪》

 晨曦深处 2022-05-18 发布于河南

唐诗学习之五十五

李商隐的《泪》

     泪是眼睛里分泌出来的液体,物理现象是因为强风、强光等外界自然因素刺激引起的;心理因素则是因为高兴、悲痛等感情冲动引起的。杜甫的“漫卷诗书喜欲狂”,那是将要回家兴奋冲动流下欣喜的泪花;李白的“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那是将要辞别好友宋之悌的依依不舍的泪花。那么李商隐的《泪》又属于哪一类呢?

李商隐曾经任过县尉、秘书郎等职,但因为一生卷进牛李两党斗争的政治漩涡,一直受人排挤,郁郁不得志。这种苦涩在他的七律《泪》中,得到了真实体现。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这首七律不同于一般七律的写法,前六句分别列出了不同形式的泪,最后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第一句是宫娥失宠之泪,感叹常年幽闭在永巷中哀怨的宫妃,成年累月地泪洒绮罗。永巷,就是宫中长巷,专门用于幽闭宫女之有罪者。汉武帝时改为掖庭。《史记·吕后本纪》载"乃令永巷囚戚夫人"。

第二句是闺中思妇之泪,感叹闺中人思念羁旅在外的游子,为他可能遇到的风风雨雨担忧,正所谓“独坐纱窗别恨长,几回偷滴断鸾肠”。

第三句写女英娥皇之泪,感叹她们为失去舜帝而悲痛,泪洒竹子成了斑竹。任昉《述异记》曰:“湘水去岸三十许里有相思宫、望帝台。舜南巡不返殁葬于苍梧之野,尧之二女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相思恸哭,泪下沾竹,文悉为之班班然”。正是“君看峰上斑斑竹,尽是湘妃泣泪痕”。李商隐在另一首诗里曾写道,“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第四句写羊祜碑前之泪,感叹襄阳太守羊祜卓有政绩,后人凭吊纷纷落泪。《晋书·羊祜传》:“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唐代诗人李涉有诗,“歇马独来寻故事,逢人唯说岘山碑”。

第五句写异域明妃之泪,感叹王昭君告别紫台,在萧瑟秋风中远赴塞外和亲。正如杜甫的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当然,这异域之泪,岂止是明妃一人,还有持节不屈的苏武,“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第六句写霸王别姬之泪,感叹楚霸王勇武一世,最后在四面楚歌中兵困垓下,在一首“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垓下歌》中,挥泪自刎。让五代的徐钧慨叹”一曲虞歌数行泪,悬知无面见江东“;让”凄凄惨惨戚戚“的李清照也惋惜”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商隐罗列了这六种泪,似乎把人间的泪已经写尽。正当读者这样思考的时候,他却大笔一挥,向人们宣告,你们以为这就是人间最悲催的泪了吗?不是的,当我在灞桥上看到青袍寒士唯唯诺诺地相送达官贵人的时候,悟出来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悲催。

有人说,李商隐在诗里前面说了那么多种泪,最后自己的感慨却没有见到泪。是,字面上是没有泪,可李商隐的这种感受比泪更辛酸。

读李商隐《泪》感思

惆怅休言收一罗,竹痕碑迹入江波。

离人望断雁飞少,易水辞行韵自多。

翻梦几回沧海月,怜珠百度锦弦歌。

悲莫悲兮听子夜,晓色催人振佩珂。

悠雲作于虢州拾叶斋

2022/05/15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