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教十问

 饮罢风轻扬 2022-05-18 发布于北京

『写在前面的话』

我们热衷于说教?

对于我们,屡试屡败,却执迷不悟。

对于孩子,说了八百遍,还是不听。

这里面,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或哪个环节缺失了,或干脆平行宇宙了。

明白了那么多的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明白了哪些道理?这里面哪些与我们的言行、生活和工作有关,哪些又仅仅是秀秀凡尔赛?如果是前者,那我们到底了解了哪些,涉及到我们日常的哪些方面?我们到底是略知一二,还是心领神会,还是内化为我所用?如果叫起真来,我们真的明白了什么?

对于孩子,那八百遍,是孩子没有get到我们,还是我们的想法过时了?还是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互动脱节了?是否我们在应该改变时而没有改变,没有改变的我们又是否能够影响到孩子发生改变?

我们的说教其实是希望孩子发生改变。如果我们自己没有改变,孩子会积极发生改变吗?

『正文』

说教是什么?

说教既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是一种标签化的行为。

说教是我告诉你,我是对的。我要试图说服你的背后是你没有按着我说的来,或者你可能将不会按着我说的来;如果你没有按着我说的来,你可能会犯错误,可能会犯严重的错误。

从表面上来,说教是一种善意的劝阻或指导。

从本质上看,说教是一种担忧。我当时要是没有说,而因此没有阻止一个不可挽回的可能后果该怎么办?这会是谁的错,这会给谁带来麻烦?说严重一点,担忧的背后,是否是为了撇清关系,是否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推责?

说教的错误目的?

从人性角度,当下,双方并没有形成信任。这种信任包括我相信你行,也包括假使你犯了错误,我也不会改变你我的亲密关系,相反,我愿意在你愿意时提供支持。

而说教者的眼里揉不进沙子,容不得对方犯错误而给自己带来麻烦,便不得不通过说教的方式引起对方的注意,并希望通过说教建立联结。我希望你能听我的,这是一种不易被察觉的求关注行为,即四大错误目的表之一。

因为不被接受,强势的说教者可能会撕破脸皮,通过一些狠话进一步吓阻或胁迫对方,愤怒的强求进一步暴露说教者的不自信。为了挽回面子,说教很容易演变成为权力的争夺,即四大错误目的表之二。

因为不被接受,弱势的说教者往往自己很委屈,为你好反而不被理解。长此以往,说教者便放弃说教,任其自生自灭。说教者先对方一步自暴自弃,双方的联结进一步弱化,即四大错误目的表之三。

说教者因自身的善意而不被接受,而同时说教者如果过于在意付出一定要有回报,然而事与愿违之后,可能会走上极端。这种说教者往往严重丧失边界感,会被对方的回应看成是一种冒犯,他会觉得好心没好报,进而寻求各种变相的嘲讽、报复,即四大错误目的表之四。

说教的悖论?

有趣的是,说教者本身也许并不喜欢被说教。说教者才是那个真正抵触说教的人。

一件具体的事情,被反复说教,这是特殊性和一般性的混淆,也是标签化说教的自我矛盾

家庭说教与社会说教是对等的吗?在家不说教,等着去社会说教吗?如果我们反过来说,我们希望孩子以对社会的回应来回应我们吗?

说教者被说教,进而说教,这更像是镜子中的我们,不断迭代。说教是始料不及的镜映。

说教的养成?

当我们回忆第一次说教时,也许我们无法回忆那一刻是何时、何种情形下发生。也许,那是一次有效的说教,在我们与孩子之间还存在着较强的联结。也许,一次次的说教使我们更加依赖说教;或者说,每次说教都在减弱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联结,直至打破平衡,说教不有效,联结也虚弱了很多很多。

说教更像是习惯,养成就在那第一次的那一刻。因为我们内心的驱使,说教更容易在不被察觉下所遵守。除非我们有一天改变了我们的内心,说教也会在突然间如潮水般退去。

习惯不是简单的次数和时间累计,如果我们内心不相信,习惯迟早会被摈弃。说教亦是如此。

说教的觉察?

喜欢说教的人更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以为自己在输出正确,并帮助到人,他们并不关注对方听到了什么,听进去了多少,这就好比是一个有去无回的行为。

说教者更需要自我心理建设,否则说教对说教者本身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反噬说教者。

当说教者开始尝试了解自己,接纳自己,也便能够接纳孩子,理解孩子。这种接纳的本身便于说教对立,说教不再被热衷,取代的是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说教与讲道理?

说教包含讲道理,但讲道理又是说教中的另类。

我们常说一个讲道理,那么说说那个人明事理,理解他人。从这个角度,说教与讲道理截然不同。


说教本质是说教与被说教谁有需求、什么样的需求。当说教仅是满足说教者自身的需求,那么说教便携带了私货。

说教是一般性行为,讲道理是特殊性的单次行为。换句话说,从战术上,我们需要讲道理;而从战略上,我们否定说教。

讲道理看中的是时机。讲道理之前,想想对方懂这个道理吗?不懂又是为什么?我能讲明白吗?

说教的时机?

说教并非攻击性极强的绊脚石,也不是万万不可用的绊脚石。在不滥用的情况下,说教是可以使用的。那么,在什么情形下可以使用?

我们先要来回顾一下四个基本情绪,喜悦、愤怒、悲伤和恐惧。

试着回想一下,当我们分别处于这四种情绪之一时,我们能不能听进去别人的劝说。答案很明确,当我们喜悦时,平时不爱听的话都能听进去;当我们恐惧时,感觉到生命收到威胁时,无论别人说什么,我们都像想要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而当我们愤怒和悲伤时,情感战胜了理智,我们却什么也听不进去了。

当对方轻松愉悦,我们的说教可以锦上添花时,当对方处于危难之中,需要雪中送炭时,说教也便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说教的方式?

共情式的说教不啻为上上策。简单来说,就是我理解你,我真诚地愿意为你提供帮助。在这种情形下,讲道理与双方需求结合,便实现了“这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我们大多数情形下,无法证明说教的正确性;因此,以身作则比说教更有效。

说教的意义

说教不能被全盘否定,但不能被一种情形所滥用。

说教也是一种预防。

预防的本身即是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限制。然后在风险之外,自由发挥,顺其自然。当风险转为隐患时,启动预防机制。

说教者本身发现了问题,或预判到了问题,可能采取了不适当的方式。但过程,充满了说教者的爱与关切,说教者试图在说教中建立联结。

因此,预防与联结便成了说教的两大主题,也是育儿的两大主题。在适合的预防措施下,建立适当的联结,即可远观,但无亵玩。

『写在后面的话』

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下来,与天斗,与地斗,与猛兽斗,甚至与人斗。

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不得不进深山,涉险滩,与力量、速度都数倍与我们的猛兽搏斗,尽可能地确保部落里人人都有口肉吃。

如何勠力同心,共同捕获一头猛兽,一定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许多代人的牺牲,换得了宝贵的捕获经验。这里面包括侦查、跟踪、设套、诱饵、追捕、分工、合围、捕获,当然也包括各种武器的制作、试用、改良、定型、传承。

而如何传承,便不得不摆在先民的面前。在语言尚未完善的上古时期,既要言传,又要身教,而许多讲解不得不就发生在捕猎的现场。简单直白的传授,既为了捕猎的当下,也为了以后。

千钧一发之时,人与兽,剑拔弩张,传授要快,理解要快。也许一次很难理解,便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告知,直至明白会用。

讲解中包括期切,也包括愤怒、抱怨和焦虑。拿命换来的经验,只有传授者本身才能理解,也容不得学习者质疑。

习惯性重复讲解便融入了我们的基因。

我们与先民一样,说教是一种担忧的情绪在作怪,这是说教的起源。

『棉棉细语』

“为什么有人要告密?”

— END —

写生

*** 第二百五十九篇原创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