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第19周复盘:我所喜爱的文字,肯定也被喜欢着

 发发执笔 2022-05-18 发布于广东

 

晚上准备写周复盘文章,无线鼠标电池没电,家里没有备用电池,顿时产生不悦,影响写作的情绪。

冷静下来时,我意识到,原来自己如此依赖这个鼠标,似乎没有它,我就无法完成今晚的写作。

那就尝试一次吧,只用笔记电脑的键盘来写作和排版。这次挑战成功,那么之后遇到类似的事情,就不要轻易动怒了。

一、上周要事清单     

1、休息4天

上周很特殊,周三和周四,市教育局考虑暴雨预警,停课2天,上早教中心的宝宝没人带,我连请2天假在家带娃。没想到星期五,还停课,我不方便继续请假,干脆带娃上班。

请假全职在家带娃,很放松,陪她玩,给她做饭,一起在雨天午睡。那两天的计划清单都简简单单,清爽干净。

2、社群组织共读

上周一开始在陪伴营组织共读《向上生长》,周一到周六布置共读作业,打卡得积分,星期天休息一天。期间我做了2次共读分享,好评如潮。

除了陪伴营,还在另一个社群同步组织;另外也在朋友圈免费招募,只有1位朋友加入了打卡小程序。周六的复盘作业,我认真回答了她的疑问。

这是继去年10月共读《人生效率手册》后,我第一次如此认真组织共读。收到很多小伙伴对这次共读方式的认可和感激。我也感到欢欣,作为组织者,责任感催生内驱力。

4、5月的两场共读,方式不同,都有正向体验。我和皮皮会一直把共读做下去,争取越做越好。

3、电影3部

请假+周末,我看了3部电影。5月的电影目标,已达成。这周电影,有2部位列豆瓣榜单top250,果然名不虚传,故事精彩,结尾发人深省,让人回味无穷。

《悲惨世界》:我没有看过原著;电影以歌剧形式,对话和独白都是唱出来的,单单电影,就感受到原著故事的厚重感,很想找原著来读一读。

《大鱼》:令人感动的电影,尤其是结尾,我意识到这是一部父子情主题特别好的电影。当时看完后,立即在朋友圈输出观后感。

《美丽心灵》:故事里的主角,是一个非常孤独的天才。他有才且自知,于是自负,导致精神分裂。结局是好的,他最终实现了理想,站上人生最高的颁奖台。

4、朋友圈输出

上周一共输出19条朋友圈,内容有:

  • 每日复盘日记;

  • 电影/纪录片观后感;

  • 亲子日记;

  • 读书学习随记。

5月的计划里有一条就是稳定发布朋友圈,目前做得不错,而我也喜欢且习惯在朋友圈持续输出的感觉。

其中最让我受益的输出内容是写观后感。工作日午休,我会在饭后站着消化时,打开b站看半小时的纪录片。一边看我会一边截图喜欢的画面,之后在朋友圈分享,附上我的感想。

其实,每一次在发圈之前,我并不知道自己会写出怎样的段落。但往往当我开始写了,就发现很多文字和感想自己迸发出来了。

甚至呢,每一次我的写法都不同。从一开始分享有趣的小动物,到关注配乐,欣赏配乐,发觉有趣逗乐的片段,到今天升华到看纪录片的意义的层面。

我不清楚有多少人在读我的纪录片观后感,但我个人是非常喜爱的。我相信,既是我自己喜爱的文字,定是有人也喜欢着的。

二、一周最大感悟 

上周共读时,有一位小伙伴提出问题:《向上生长》倡导大量积累,甚至说数量是最重要的质量。而《认知觉醒》说,要读得深入读得慢,不贪多求快。

一个说数量重要,一个说质量重要,这二者是不是相互矛盾。

我的理解是,这两个观点没有对错,只有适合和不适合。

对于刚开始养成阅读习惯的人而言,确实需要从数量累积,先从简单的畅销书入手,如《向上生长》,《认知觉醒》,《好好学习》等,这类书易懂,有知识增量,获得大众认可。阅读小白看得懂,学得到。

读书积累数量,我总结3个好处:

①熟能生巧,用畅销书建立阅读手感,践行阅读方法,看多了,阅读速度自然提高;

②留下钩子,广泛大量的阅读,接触新概念、模型、思想理论等,有个印象,为进阶阅读打好基础,有了钩子,更容易产生关联,掌握知识更牢固;

③建立自信心,很多人不认可“1年读100本书”,但不可否认,短期内大量阅读,通过量的积累,能有效提高信心,数字带来成就感。

要以当前自己的情况出发,适合追数量,就尽情地快速阅读,别太在意别人的评判。


说完了【数量】,来说说【质量】。很多学习大咖说:速读10本不如深读1本。我认为有前提条件,这“1本”必须是好书,经典,才值得深度阅读。
 
在《认知觉醒》里,作者说“阅读是一个技术活”,选书是读书的第一步,比读书本身更重要。所以吖,不是什么书都适合深度阅读,值得精雕细琢。
 
如何找到可以深读的书呢?
1、问别人。但个人阅读经验和能力水平不同,他人推崇的书籍,你可能看不懂。

2、自己找。选书能力需要大量阅读来锻炼,看书多了,养出选书能力,而且领悟力提高,就能读懂经典书了
另外,不同时期,适合深度阅读、精读的书籍也不同。

比如,有的人花1个月读《认知觉醒》,觉得醍醐灌顶。但大咖们或许觉得这本书只配快速阅读,没有知识增量。
 
这些言论都没错,判断标准在于个人。
 
就像购物要选择能力范围内能接受的价格;学习和读书也是,选择理解能力范围内偏高的那部分。

在拉伸区挑战自己,每一次在能力圈往外一点点,才能进步。
 
总结一下,只追求数量,容易陷入低水平勤奋;盲目要求质量,野心大于能力,让信心折损;要努力找好其中的平衡点。

三、下周计划 

1、共读《向上生长》第二周,分享共读感悟
2、小红书至少3更
3、认真、高效工作

四、小结 

今天看了一位好友的公众号文章,她提到因为公众号阅读量低,失去更新的动力,经常不自知地变成“月更”。

我深有感触,本想在这篇周复盘里分享心得,写着居然有1000多字,干脆另起一篇,单独成文来跟大家分享我的经历和体悟。

这里先说一点,无论是否有人看,只要公众号不是你的赚钱工具,那么就只要写自己喜欢的文字就好了。

我一直相信,每一位写作者要先喜爱自己的文字,这文字才会被别人喜欢。这就跟爱别人,要先会爱自己,是一个道理。

与你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