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9年对越还击:实战经验丰富的越军为何惨败?双方作战指导思想不同

 炫叶楓雪 2022-05-18 发布于广东

文/文史纪事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对越自卫还击战已经过去了整整42个年头。这场发生在中越边境的局部战争最终以越南的失败而告终。关于这场战争很多人并不了解,也有人不解为何拥有20多年丰富实战经验的越军还是输了。

在1979年对越反击战打响前,越南才刚刚取得抗日抗法抗美、以及入柬作战的胜利,实战经验可谓十分丰富,是一支身经百战的部队。而反观他的对手则已经有近20年没有实战过,在双方开打前,不仅越军信心十足,就连西方国家也预判越南会赢,然而战争的结果却让所有人没想到,越军输了,而且是压倒性的。

实际上越军除了火炮和人数处于劣势外,双方作战指导思想的本质不同也是导致其失败的主要原因。越军经过长期的实战,总结了同日法美中的打交道经验,制定了12条作战指导思想。

一、积极主动灭敌,保存实力。

在越军看来,灭敌、蓄力、保存实力三位一体,只要消灭掉敌人的有生力量,破坏敌人的战争手段,就可以粉碎对方的作战企图,更好地保存自身实力,从而实现作战的胜利。

二、树立坚固的进攻思想。

越军认为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就是主动进攻,要从各个作战方向提前了解并制定出相应的连续进攻方案,击中敌人要害,打乱敌人阵脚,而后逐个歼灭。

三、军政、作战和瓦解敌人紧密结合。

在他们看来,军事和政治相结合是斗争方法,作战和瓦解敌人相结合是斗争形式,在作战过程中,要让群众参与斗争,军民结合。

四、不仅要适当集中兵力,还要用以少胜多战法。

在越军看来,在敌人数量多,机动性和火力强的情况下,如果不能集中兵力就很难全部消灭敌人,所以在适当时候,要集中比敌人多三倍甚至五倍以上的兵力,而普通情况下,采取以少胜多打法,从而达到消耗敌人的目的。

五、主力、地方部队和民兵相结合。

在自身实力不如敌人的时候,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协同配合作战有决定性意义,因而越军有一套大小规模游击战配合主力正规战的武装体制,从而逼迫敌人分散兵力,进而逐个击破。

六、工事内的敌人和工事外的敌人都要消灭,二者结合。

越军认为作战中要以消灭工事外的敌人为主,同时也要重视工事内的敌人,在敌人工事不牢固或者立足不稳时加以袭击。

七、独立作战和协同配合相结合,各兵种配合作战以步兵为主。

越军认为各部队甚至士兵个人都要有独立作战的能力,同时也要会协同配合,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要以步兵为主进行各兵种协同作战,以求发挥出各兵种的最大实力。

八、主张连续进攻,积极顽强防御。

在越军看来,作战中以进攻为主,防御也是为了创造进攻条件。防御要积极要顽强,不能消极防御,做好随时出击灭敌的准备。

九、最大程度发挥出自身夜战、近战和连续作战的长处。

越军认为自身近战、夜战和连续作战能力强,以此抗衡敌人在兵器上的优势,从而瓦解敌人士气。

十、重视预备队,将主要兵力部署在主要战场。

越军认为预备队不可忽视,它能扩大战果,应付突发状况,另外部署兵力要知道重点,这样才能将主要兵力部署在主要战场。

十一、不打无准备之仗,第一战要取胜。

越军认为首战胜利能够鼓舞士气,对接下来的作战有重大意义。因此在作战前需要进行精心部署准备,部队从上到下随时准备出击,不能贻误战机。

十二、主动积极,机动灵敏,勇敢顽强、出其不意。

以上越军制定的12条作战思想指导很显然是受到了我军的十大军事原则影响,但不同的是,越军更加注重战术方面,而我军则注重战略层面,我军的十大军事原则为:

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2、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3、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

4、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

5、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6、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

7、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

8、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守备的据点和城市相继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坚固的据点和城市等待条件成熟时夺取之;

9、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分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10、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

物质层面决定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又是物质层面的真实反映。所以这种指导思想上的不同,反映了双方在综合国力和部队方面的巨大差距。也正是因为经济物质落后,工业产能不够,从而导致他们大火力不足,在几十年的作战中大部分都是打的游击战,大规模的战斗很少,大兵力、兵种之间的协同配合欠缺,高级指挥者经验不足。

所以,在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后,越军面对这种摧枯拉朽的大火力大部队进攻毫无胜算,只能在一些小规模的作战中取得一定的战果,但这无法改变战局走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