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子与小人之不同,孔子早有定论

 行云流水vmmxd6 2022-05-18 发布于辽宁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所作,从字面上来看,意思是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能徇私护短,这是没有预定的成见或者私心的,而小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经常结党营私。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所作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什么?

此句中提及的“周”,即包罗万象的意思,如同一个圆满的圆圈。作为一个君子,为人处世的标准就是对谁都一样,而不能说这人好,那人不好,这是不对的,这是比而不周。在古代,一个大政治家如同教育家是一样的,爱人这一块,他是不能分彼此的。对任何人都是如此,他好,要爱他。如果他不好,更要爱他,想办法让他好起来。教育家也是如此,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或者基础不好,就放弃了对该学生的教育。所以作为君子,要做到周而不比,做事为人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

甲骨文、篆书中的“比”,是两个人行为相同,通向同一个方向,意思是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所以君子要做到周而不比。而小人正好相反,它是比而不周,只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做什么事都是以自己为中心,以利益为标准,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孔子画像。

现实中的君子。

社会竞争激烈的当下,对于周围的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处理关系的方式。比如君子,他们会想办法将周边的人都变成自己的合作伙伴,与他们成为朋友,亲近他们,团结他们。但如果是小人,他们对于周围的人,个个都视为竞争对手,只要不顺从自己,或者没有大的利益可言,就会敌视对方,他们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拉帮结派,将异己铲除。这就是两种不同的人的鲜明特点。

在君子看来,他们拥有着完整的价值观,这给了他们使命。有了使命以后,他们就有了方向和目标,然后沿着目标前进。在他们的心中,使命是遥远的,目标是远大的,是独一无二的。在他们看来,如果自己的目标定下来了,那些名利真的只是“浮云”而已。对此他们根本不会在意,每天只盯着自己的目标如何靠近,最终实现目标。君子的眼光与一般人不同,他们的眼光永远都是超前的,看到的是更远的目标,而眼前的名声或者金钱,却不是他们的人生目标。

换言之,他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有自己的使命,而不是看中金钱或者社会地位。这些都是高尚的人,他们不会与自甘堕落的人为伍,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始终是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信念,这是真正的君子。在他们的眼里,人人都是平等的,也是可以争取一起合作共赢的,有着大格局的他们,他们希望看到的是更多的朋友,以及更多的发展渠道,更多通向自己人生目标的路子,而不是给自己增加更多的敌人。

君子拥有着完整的价值观,有自己的使命

小人的存在,是有必然性的。

现实中的小人,根本没有完备的价值观,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价值观。在他们看来,眼前的利益抢到手才是正确的。所以指引他们行动的,往往就是私欲。这些小人,只会吃喝玩乐,只看中眼前的蛋糕,没有任何未来的展望,更不用说人生的价值了。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只是曾经活过,但离开这个世界以后,不会给这个世界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如果说有什么留下的,或许只有恶名或者不好的形象而已。

他们只看到眼前的那一小块蛋糕,然后小人的本性让他们不仅盯住它,而且要抢了它,即使这不是他们自己的蛋糕。为此,一群小人就开始明争暗斗,你来我往。有时候看到自己单打独斗效率不高,于是他们这些小人会自动组成利益同盟,看人不顺,就出手伤害对方,根本没有任何道德可言。于是,与君子的共赢共助思想不一样,小人则是拉帮结派,互相争斗。

对于君子来说,他们做任何事都是出于公心的,会考虑到所有人。

“周”是什么,“比”又是什么?

周,是周遍的意思;比,是偏私的意思。从肤浅的角度来说,作为君子,是与一圈人的关系都好,但小人,只跟其他个别的关系好。有一个成语是:朋比为奸。这里所说的比,就是“比而不同”当中的“比”。当然,这里所说的“周”,并不是表面上与所有人的关系都好,这种理解是不对的。比如有的人谄上媚下,与一圈人都搞好了关系,只为得到好处,这就不叫周了。这里所说的“周”。指的是周遍的意思,即一圈人都要顾及到。这里说的“顾及到”也是有讲究的,它有一个次序问题,有亲疏远近之分。因此,对于君子来说,他们做任何事都是出于公心的,会考虑到所有人。对于小人来说,他们只会从私利出发,不会考虑所有人。

面对问题,君子考虑的是如何做比较妥当,他们会从长远计,做事从全局出发。但小人考虑的则不一样,他们考虑的是,如何做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小人的行为举止,围绕着一个字来展开,那就是“利”,所以不能处理得当。有时候不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处理最妥当,实际上他们有私心,所以影响了他们对“是非”的判断。那么,想做一个君子还是小人,得由自己来定。

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礼》、《乐》,《四书》,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著《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在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家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国家的祖先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