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贾平凹的《我的老师》,学了创新的写人方法。今天我们来读作家迟子建的《寒冷也是一种温暖》。这个标题一亮出来就让我们禁不住脑袋一歪,话还能这么说?寒冷也是一种温暖?那我是不是可以说高大也是一种矮小?哭泣也是一种微笑?方形也是一种三角?妈呀,这不乱了套?不过上过我课的同学们一定不会慌,狄更斯的双城记,我们的矛盾结尾法,都告诉我们,一对相反的形容词就像硬币的两面,是可以同时存在在一个事物身上的。那你先来猜一猜啊,作家迟子建的笔下,寒冷为什么是温暖呢?寒风中有温暖的回忆?寒冬后是温暖的春天?在北方,一年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寒冷时刻,让人觉得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但在这喷嚏和咳嗽声之间,还是夹杂着春风温柔的吟唱,夹杂着夏雨滋润万物的淅沥之音和秋日田野上农人们收获的笑声。故乡是我每年必须要住一段时日的地方。(作者迟子建的故乡,在漠河北极村,非常冷的一个地方)在那里,生活因寂静、单纯而显得格外有韵致。八月,我回到那里。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拂来的清新空气。吃过早饭,我一边喝茶一边写作,或者看书。累了的时候,随便靠在哪里都可以打个盹,养养神。大约是心里松弛的缘故吧,我在故乡很少失眠。(窗外有青山、写作、养神,不失眠,这种感觉温暖吗?)每日黄昏,我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饭。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手中往往要攥块石头。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妈妈知道我怕狗接我去吃饭,温暖)家中的菜园到了这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莹莹的茄子、油绿的芹菜、细嫩的西葫芦、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不过这些绿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的配角,主角呢,是农人们自己宰杀的猪,是刚从河里打捞 上来的野生的鱼类。这样的晚餐,又怎能不让人对生活顿生感念之情呢?(丰盛的晚餐就是对生活的热爱,温暖)吃过晚饭,天快黑了,我也许会在花圃上剪上几枝花:粉色的地瓜花、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 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把它们插入瓶中,摆在书桌上。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把黑夜照亮。(自家花圃的花,伴我入眠,照亮黑夜,温暖)如果不是因为十月份要赴港,我一定要在故乡住到飞雪来临时。我去香港两次,但唯有这次时间最长,整整一个月。浸会大学邀请了来自美国、尼日利亚、爱尔兰、新西兰、肯尼亚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八位作家,聚集香港,进行文学交流和写作,这一期的主题是“大自然和写作”。为了配合这个主题,浸会大学组织了一些亲近大自然的活动,如去西贡西湾爬山,去大屿山的小岛看渔民的生活,去凤凰山以及湿地公园等。香港的十月仍然炽热,阳光把我的皮肤晒得黝黑。运动是惹人上瘾的,逢到没有活动的日子,我便穿着一身运动装出门了。去海边,去钻石山的禅院等。(作者在香港的这段日子,跟“寒冷”真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香港本就处于热带,年平均最高气温二十度,棉袄都可以没有。夏天,香港室内空调是很足,但作者说了,在香港总是去亲近自然,天气炽热,晒得黝黑。)有一天下午,我外出归来,乘地铁在乐富站下车后,觉得浑身酸软,困倦难挡,于是在地铁对面的联合道公园睡觉去了。别看街上车水马龙的,公园游人极少。我躺在回廊的长椅上,枕着旅行包,听着鸟鸣,闻着花香,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向西了,我听见有人喊“迟----迟---”原来是爱尔兰女诗人希斯金,她正坐在我相邻的椅子上看书哪。我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在国外,蜷在公园长椅上睡觉的,基本都是乞丐。(公园里睡觉的这一件小事,足以证明两点,第一,香港真的很暖和,在公园睡觉不会着凉;第二,作者在香港过得挺惬意。)在香港,我每天晚上跟妈妈通个电话。她一跟我说故乡下雪的时候,我就向她炫耀香港的扶桑、杜鹃开得多么鲜艳,树多么绿,等等。(继续说明异乡没什么不好)但时间久了,尤其进入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我想念雪花,想念寒冷了。有一天参加一个座谈,当被问起对香港的印象时,我 说我可怜这里的“绿”,我喜欢故乡四季分明的气候,想念寒冷。他们一定在想:寒冷有什么好想念的?而他们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啊!(铺垫这么久,本文主题终于浮出水面。纵然这里四季常绿,纵然周围无人理解,但我对故乡的思念,是那样的鲜明)十一月上旬,我从香港赴京参加作代会,会后返回哈尔滨。当我终于迎来了对我而言的第一场雪时,兴奋极了。我下楼,在飞雪中走了一个小时。能够回到冬天,回到寒冷中,真好。 读了这篇《寒冷也是一种温暖》的节选,我们明白了,作者的家乡非常寒冷,但她居住在家乡的时光却充满了温暖的回忆。当她旅居异乡时间长了就怀念起那份寒冷了。一个看似没道理的开头,却传递出一份浓浓的感情。试想如果标题直接是《我想念北方的家乡》,然后文章里就说香港好是好,暖是暖,但太无聊了,没有四季真可悲,还是我们东北老家好啊,嘎嘎冷,人跟人都是一家子的,得劲!你是不是会觉得,就没有那么耐人寻味了?既然这个标题,这种写法比较耐人寻
味,那么我们寻到了什么味呢?我想大概就是“正话反说”,“颠倒黑白”的这种技巧吧。 年级升高以后,你会遇到一些很难下
手的作文题。经典母题就是“xx也是一种Xx”
如:xx也是一种美,你得填一个不太美的,落花也是一种美,落叶也是一种美,残缺也是一种美。如:xx也是一种幸福,你得填一个不太幸福的:受挫也是一种幸福,挨骂也是一种幸福,遗忘也是一种幸福。我的学生还遇到过:xx也是一种学习,xx也是一种享受,xx也是一种收获。你能不能想一想,你可以填什么呢?好,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里。下节
课我们分享梁晓声的《一支钢笔》,让你们知道我教过你们的那些制造感动的魔法是怎么研究出来的!就像一棵树的成长过程, 最诚实,最外显, 浇灌什么,就长出什么。 “教孩子的时候我全身心投入,因为我知道, 在这短暂的岁月里,我会对孩子产生终身的影响。 我不浪费一分一秒,我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并视自己为教师和家长兼具的角色,而非仅仅是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