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丝问,姜医生,觉得你天天分享中医医案,每个经方的疗效都是那样好,而自己的痛风虽然经过多少年的不停或间断治疗,却总是频繁发作,总是调理不好,甚至对中医失去了信心。 此时,就关注我后私信,想寻一方调理好自己的痛风,但甩给我的问题,又是如此之水,诸如——我痛风好几年,能否给个处方;要不就是我尿酸在500上下,一年发作六次,该用什么方子?甚至有更省事的——痛风,求方... 殊不知,中医治病,讲究的就是整体施治,一人一方,还要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久病十问因。女性的话,还要问经带孕产。 但是现在都是远程,这么一堆问题下来,时间还比较长,很多人就觉得很烦,就是想简单要一个方子,为什么如此繁琐呢? 要知道,医生这样不厌其烦的一番了解,难道不是为了更好的辨寒热、识阴阳、通五脏、明气血而更精准的为你遣方用药吗? 所以,今天的科普之前,啰嗦几句,目的是如果你真想达到意料中的效果,最好静下心来好好地沟通,这是对你以及你的疾病负责的初心使然。 中医对于痛风历来有很多分法,且没有统一的标准,今天就以主流的辩证方法,简述各型痛风的辩治方法: 1.湿热壅盛型痛风辩治: 湿热壅盛型痛风,也可以看做中医湿热痹,多发生在痛风初期患者,多表现为一派寒象,主要表现为关节骤然发作,多在夜间凌晨发作,关节红肿热痛,得凉则舒,昼轻夜重,痛不可触,伴有身体发热,口干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疗可用清热解毒、祛湿通络的方法,最常用的方剂为四妙散加味、宣痹汤等。 2.风寒湿盛型痛风辩治: 与上面的湿热痹不同,风寒湿盛型痛风,可以是做中医寒湿痹(风寒湿痹)。多表现为一派寒象,病患关节冷痛、肿痛,关节屈伸不利,或见皮下结节或痛风石。 风寒湿盛型痛风患者风盛者,疼痛为游走性疼痛,或遇风更痛,伴有发热。 寒邪偏盛的患者,病患关节冷痛严重,痛有定处。 湿邪偏盛的患者,则肢体困重疼痛,痛有定处,关节麻木不仁等。 风寒湿盛型痛风患者,苔薄白或白腻。 治疗方法可用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之法,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等。 3.痰瘀痹阻证痛风辩治: 痰瘀痹阻证患者,多见痛风多年以后患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迁延难愈,当病患关节疼痛明显与刚开始阶段的红肿热痛不同,表现为疼痛时轻时重,关节肿大,甚至出现关节强直,皮下有痛风结节,痛风石时,则进入痰瘀痹阻证痛风,舌淡胖、舌体有瘀斑,苔白腻等。 治疗方法为温阳通脉,散结豁痰行滞之法,方用阳和汤加减。 4.气血两虚型痛风辩治: 气血两虚型痛风患者,多见痛风久治不愈,赶赴发作,病患关节酸痛,时轻时重,但以关节功能受限,关节活动屈伸不利时症状更为明显。 患者通常因为气血两虚,所以面色咣白,心悸气短乏力,动不动就出汗,吃得少,大便糖稀小便清溲,舌淡苔白。 治疗方法可用益气养血补血,方用圣愈汤加减治疗。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会犯,远离肾结石。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源于网络,侵删):2008年10月《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糖尿病论坛》李中南文章《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中医认识》。 |
|
来自: 龍隱毉I易I譚 > 《风湿(痛证,痛风,风寒热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