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种常见错误的午睡习惯 ![]() 1 睡得过久 我们的睡眠有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和快速动眼期等阶段,午睡和晚上睡觉不同,时间短,没有足够时间完成整个睡眠周期,所以午睡睡多久就比较关键。一般人睡到30分钟会进入深睡眠,如果在深睡眠的时期醒过来,大脑的皮脂层在抑制,供血不足,我们就会出现头晕眼花、全身不舒服、疲惫的状态。所以午睡保持在20~30分钟即可。 另外,如果午睡睡得过久,对心血管有伤害。2020年欧洲还有一项新研究表明:如果每晚睡眠比较充足,午睡还超过1小时,可能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还可能增加30%的死亡风险,增加34%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2 姿势不对 短暂的午睡,很多人会选择趴着睡,殊不知「趴着睡真的不如不睡」,为什么?这种「睡姿」对心脏、颈椎、眼球、血液都会有影响。 心脏: 窝着胸部,影响呼吸的同时加重心脏负担,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 颈椎: 趴着睡觉时我们是弯着脖子,脖子与颈椎肌肉无法真正放松,也会引发头晕情形; 眼球: 趴着睡觉很容易压住眼睛,增加眼压,醒来后会导致视物不清,长期容易形成青光眼; 血液: 压着胳膊睡,血液回流受到阻碍,睡后手麻胳膊麻,还容易大脑缺血、耳鸣。 3 饭后睡觉 饭后1~2小时,胃肠道的血液供应都是增加的,大脑血液减少,会有嗜睡感。而马上睡觉,大脑会持续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容易发生中风。另外刚吃完就睡觉会导致新陈代谢减缓,引起消化不良、肚子胀气、打嗝现象。建议大家饭后20分钟后再睡觉。 ![]() ![]() ![]() 这几类人,其实不适合午睡 ![]() 除了注意以上3点之外,我们还要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合不适合午睡。德国的科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认为,以下人群不适合午睡: 低血压的中老年人 冬天还好,夏天如果天气闷热对低血压人群并不友好,午睡后人的血压会相对变低,低血午睡会让血压更低,从而出现呼吸困难。 脑血管硬化头晕者 这种人群会认为吃完饭了需要午睡休息,实际上午睡血液大部分都聚集在胃部,脑部较少,饭后午睡可能会因为全身血液循环减缓而导致脑部缺氧。 体重超过20%的肥胖者 吃完饭是会均衡长肉的,本来体重就偏重的朋友,午饭后午睡会给脂肪囤积的机会,为了身体减重,肥胖的中老年人不适合饭后午睡。 65岁以上的老年人 对于65岁以上的老人,多数血液黏稠度较高,午睡也会增加血液粘稠程度,引发中风。 除此之外,大家在午睡起来之后,可以先按摩一下手、胳膊,缓缓地直立颈椎,几分钟之后再做事。你了解午睡了吗? 参考文献: [1]仲安坤. 怎样正确午睡[J]. 双足与保健, 2016(4):1. [2]潘露茜. 怎样才是"午睡"的正确打开方式[J]. 科学生活, 2019(6):2. [3]赵大勇, 符明秋, 汤永隆,等. 关于午睡研究的概述[J]. 心理科学进展, 2009(2):5. |
|